摘要:作爲銀行部門,扶持實體經濟是應有之義,對房地產企業正常資金需要,只要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應進行信貸扶持,不讓房地產企業參與民間非法集資活動,這既是支持地方經濟發展需要,也是穩定金融本身需要。作爲各級政府,守土有責,應樹立高度社會責任感,把防範非法集 資放在施政重要目標,不能爲了地方經濟發展利益而對非法集資睜隻眼閉隻眼。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非法集資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今年又發生好幾起驚天大案,給民衆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那麼,非法集資何日纔是盡頭?在筆者看來,只要政府監管機制不完善,企業冒險擴張意識不抑制,民衆金融風險意識不增強,這種悲劇還要一直往下演,還會有更多“演員”登臺表演。爲此,社會應高度意識到非法集資的危害,傾全力與其殊死決鬥,非法集資陰魂纔會遠去。

你覺得遏制社會非法集資有哪些根治藥方?

作爲各級政府,守土有責,應樹立高度社會責任感,把防範非法集 資放在施政重要目標,不能爲了地方經濟發展利益而對非法集資睜隻眼閉隻眼;要懂得慫恿非法集資,雖可給地方經濟帶來短暫“繁榮”,但最終要付出巨大政治代價,影響社會穩定。因爲非法集資一旦資金斷鏈,各級政府推脫不了干係,老百姓爲討回“血汗錢”,會採取圍堵政府大門等過激行爲,嚴重影響政府正常工作秩序,也損害政府公信力。從湖南、河南兩起非法集資案看,政府存在不作爲之嫌,不少開發商圈地之後,什麼手續都沒有辦,就買房子收錢,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如果早介入監管,對民衆進行提醒,悲劇可以避免。 而且兩起案件,涉案資金大都流向了房地產企業,這與政府默許行爲密不可分。同時,中央政府抓緊出臺民間融資監管機制,對民間融資權利義務、准入機制、運行程序、法律責任等進行明確規定,將民間融資活動儘快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你覺得遏制社會非法集資有哪些根治藥方?

作爲銀行部門,扶持實體經濟是應有之義,對房地產企業正常資金需要,只要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應進行信貸扶持,不讓房地產企業參與民間非法集資活動,這既是支持地方經濟發展需要,也是穩定金融本身需要。今天兩起案例實質都與銀行信貸支持不力有關。南陽一房地產商吐露真言:“地產企業靠自有資金根本不可能發展,近年政策不支持地產,銀行不貸款,但企業要生存,只能從民間找錢。”可見,很多房地產企業進行非法集資也是出於無奈。且這次兩會李總理再次提出確保房地產業健康發展,需銀行保持正確心態,對該支持的房地產一定要支持,讓其走上正確融資軌道,降低融資成本降,讓大部分房地產企業“迷途知返”。

作爲房地產企業,要正確把握經營規模和擴張速度,做到量入爲出,在拿地、新開發項目等方面,要科學規劃、仔細權衡,避免爲了盲目擴大規模而違規進行非法集資。尤其認識到,經濟進入新常態,房地產業只能處在平穩發展水平,暴利時代已遠去,在發展策略上持理性謹慎態度。如果不顧客觀經濟實際,繼續進行非法集資活動,危害的不僅是老百姓財產安,更讓企業陷入自我毀滅。無論從哪方面講都得不償失,房地產企業應引以爲戒,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任性,幹着“飲鴆止渴”的蠢事。

你覺得遏制社會非法集資有哪些根治藥方?

作爲民衆,應樹立正確投資理財意識,尤應增強金融風險意識,“天上不會掉餡餅”,要懂得高回報必有高風險的道理,壓制貪圖高利之慾,不能陷入非法集資圈套。且要懂得一點經濟常識,2分、3分甚至5分、1角的高利率,在當今產業項目中,除了製毒販毒等非法營生活動,中國哪有這麼高利潤的產業投資?再說了,房地產受宏觀經濟放緩、居民收入增長有限等因素影響,利潤已今非昔比,不要聽信一些非法集資者搖舌鼓譟的欺騙宣傳,更不要聽信親朋好友的高利“傳銷”。否則,除了“血汗錢”、“養老錢”、“救命錢”打水漂之外,即便再去圍堵政府大門、哭天喊地,也無濟於事。所以提醒一句,廣大民衆要攥緊手中的錢,在決定投資之前,要多長几個心眼,纔會避遭被騙之痛。

你覺得遏制社會非法集資有哪些根治藥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