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神探”烏國慶的破案人生

6月24日,烏國慶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復興醫院去世,享年83歲。

新京報訊(記者李玉坤)6月24日,烏國慶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復興醫院去世,享年83歲。6月30日上午,烏國慶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

烏國慶曆任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大要案處處長、助理巡視員、巡視員,生前是公安部首席特邀刑偵專家,國家處置爆炸恐怖襲擊事件諮詢組專家。

作爲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刑偵專家,烏國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參與偵破了幾乎所有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特大案件和疑難案件,包括吉林省吉林市博物館特大縱火案、張君等人系列持槍殺人搶劫案、河北省石家莊市“3·16”系列爆炸案、遼寧省大連市“5·7”空難案、北大清華餐廳爆炸案、陝西省橫山縣“7·16”爆炸案、周克華蘇湘渝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等,被國內外同行讚譽爲“中國的福爾摩斯”。

在2011年第四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頒獎典禮上,組委會給烏國慶的致敬辭是,“走近你的世界,就像翻開一部共和國的刑偵檔案”,“你或許並不與犯罪分子直接搏鬥,但你的存在就是對犯罪分子極大的震懾”!

出生在少數民族農村,13歲仍不識漢字

1936年12月5日,烏國慶出生於內蒙古科爾沁旗。

在自述中,烏國慶說,他出生在內蒙古農村的一個少數民族家庭,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他已經13歲,卻連漢字都不認識一個。

“是黨組織把我送到承德衛校學習,後來又送我到上海司法鑑定科學研究所深造,一步步把我培養成爲一名司法鑑定科學的研究生。從此,奠定了我從事刑偵工作的業務基礎。”這是2011年,烏國慶榮獲第四屆全國“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評選活動終身成就獎後,在一次全國公安機關的電視電話會議上的發言。

烏國慶當時說,幾十年來,他一直懷着回饋黨恩、回報社會的信念,本着高度負責的態度,堅守在偵查破案的崗位上認真嚴謹地對待每一起案件、每一個證據。數十年來,他參與了近百起重特大案件的偵辦工作,沒有一起案件因他的過失導致事實認定錯誤,沒有一起案件因爲他的過失導致案件定性錯誤。

  破案不靠“第六感”,靠仔細勘查現場

破獲那麼多大案、要案,很多人猜測烏國慶有特殊的“第六感”。烏國慶說,破案並沒有什麼捷徑,他在每起案件中研究犯罪特點,總結犯罪規律,纔有了所謂的“第六感”。

現任公安部國際合作局東盟處處長的仵建民1998年大學畢業來到公安部工作。那時候,烏國慶其實已經退休返聘,和仵建民差不多大的人,都尊敬地稱烏國慶爲“烏老”。

仵建民經常跟隨烏老出現場。他現在仍清楚地記得,雖然當時烏老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每次都去現場,還會親自去篩篩子尋找證據。

“那時候技術偵查手段不太多,要想破案,必須要從現場一點一滴的發現構建起來,因爲爆炸的裝置碎屑都在廢墟里,篩篩子可以發現細小的證據。”仵建民說,“我剛開始辦案的時候,我都懷疑,公安部的專家到了當地,會自己上手篩篩子。”

2005年12月,河南鄢陵縣一輛停放在路邊準備發車的長途客車發生爆炸,11人死亡。事件發生在市中心,影響很大。並且初步勘驗後,一些專家傾向認定爲意外事故。烏國慶被公安部指派爲刑偵專家參與案件偵破,他組織民警將現場所有殘留物都收集起來,用水洗、用篩子篩,仔細辨認了每一個細小物品,經過三天三夜的工作,終於發現一個細小的石英鐘零件,並據此找到一批物證,查明瞭犯罪嫌疑人。

  熱愛破案,返聘工資幾百塊錢

烏國慶1997年3月退休,隨後就被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返聘,每當有大要案件的時候,都會參與偵破。

“我印象中,那時候返聘的這個費用很低的,只有幾百塊錢,我現在說出來,可能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仵建民說,烏老肯回來工作,不在意工資,是出於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仵建民回憶,他剛參加工作時,甚至沒有覺得烏老已經退休,因爲烏老對自己的要求就不像退休人員,“每天早上比我們還早到辦公室,堅持研究每一起案件”。

烏國慶還將自己幾十年積累的案例做成課件,共享給全國的刑警。

“烏老PPT都是自己做的,有的年輕人可能都沒有他做得好。因爲後來眼睛看不見了,把字打得特別特別大。他去現場一定會收集很多照片,都是他自己拍的。不去部裏上班以後,他還堅持在家整理以前的一些案件。因爲案例都是他親身經歷的案件,講起來很生動,很有說服力。 ”公安部刑偵局刑偵基礎工作處調研員程偉說。

“有些人到人間來,是帶着使命來的。烏老就是帶着偵查破案的使命, 打擊犯罪的使命, 爲民衆來伸張正義的使命。”仵建民動情地說。

高溫排查爆炸坑中暑,去部裏都是騎自行車

程偉也跟烏國慶去過很多現場。

“有些現場很艱苦,我們年輕人體力可能還跟得上,對七八十歲的老人來講,是很大考驗。關鍵是,烏老每次去現場肯定要親自去看。”程偉說。

2007年7月,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發生爆炸事件,造成多人傷亡。“現場有一個一米多深的大坑。烏老完全可以站在旁邊指揮技術員進行勘查,但是他不放心,一定要在坑裏。七月的東北山區,很潮溼,高溫將近40度。雖然拿着水不停地往臉上滴灌,但烏老還是中暑了。大家趕緊把他抬到車上,他好一點後,還要下去接着幹。”程偉說。

2012年7月,公安部刑偵局在四川組織偵辦蘇湘渝持槍殺人搶劫系列案件,邀請烏老“出山”。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忠義說,那次天氣也異常炎熱,考慮到烏老年紀大身體差,建議烏老多休息,關鍵時刻再幫着研究研究、出出點子,但烏老哪也不去,謝絕一切特殊照顧,全程參與案件研究,堅持和大家一塊翻山越嶺,實地踏勘現場。

“烏老在70多歲的高齡,每次到部裏來,從不提前打招呼,拒絕車接車送,都是自己騎自行車或坐公交車。”劉忠義說,“最近幾年生病期間,我多次詢問是否需要組織照顧,都說不需要,實際上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家人、保姆陪同打車上醫院。受病患折磨,即便心臟疼得厲害,也從不和我們提及。”

  破案後馬上返回,唯一“奢侈”是泡澡

在公安部刑偵局涉槍案件偵查處處長柳佳看來,烏國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本身的生活習慣很好,不抽菸,不喝酒,“生活方面越簡單越好”。

“烏老到各地去破案,去了就研究案件,研究完了以後馬上就走,從來不遊山玩水。一方面因爲他的檔期非常滿,另外一個是他也不會提這種要求。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給地方添麻煩。”柳佳說。

程偉回憶,烏老唯一的奢望就是破案後洗澡搓泥。“我們在案發現場,有些屍體散發出的腐臭味兒都鑽進毛孔裏了。烏老和我們都有個習慣,案子破完以後一定要洗個澡,互相搓搓泥。但就這樣一個小小的要求,他一般也不跟當地說,因爲他覺得要給人添麻煩”。

劉忠義也覺得烏老固執到不通人情世故的程度。

“記得2005年的某天,他到黑龍江出差,去的時候是夏天,天氣比較熱,穿的還是短袖,不料天氣突然轉涼,考慮到他的身體,我給他買了件260元的夾克衫,他反覆索要發票,問我多少錢,直到把錢給我才罷休。後來我到部刑偵局工作後,每次出差回來,都會抽空去看看他,買點水果,也會習慣性地帶上發票。2017年後,烏老身體不太好,視力下降得厲害,他纔不再看發票了。”劉忠義說。

  桃李天下,培養衆多刑偵人才

烏國慶理論和實踐經驗都很豐富,先後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以及多省份的警察學院聘爲研究生導師。僅2001到2002年,他爲33期偵破爆炸案件培訓班授課,就培訓了4500名技術骨幹;2005年上半年的偵破命案培訓班,培訓基層民警7500多人。

當年,烏國慶曾受委託,從全國挑選刑偵人才培養對象。現任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忠義就是當時烏國慶選拔的培養對象之一。

劉忠義回憶了當時被烏老選中的前因後果。

“2004年,我在黑龍江省廳刑偵總隊工作,烏老過來協助指導偵辦一起命案積案,當時吉林發生一起一家7口被殺案,案件的性質還存在較大爭議,他從那邊參與研究案件後直接過來,用隨身攜帶的電腦給我們看了看現場情況,我仗着年輕敢說,認爲犯罪的動機是侵財。工作結束後,烏老又趕回吉林,10多天後案件破獲了,犯罪的動機的確是侵財。烏老專程從吉林趕到黑龍江,問我當時認定的依據。那幾年,只要全國有大的案件,烏老就帶着我,有意識地培養我、鍛鍊我。”

2008年,烏國慶又推薦劉忠義到部裏工作。

“烏老說國家的需要是第一位的。跟烏老工作的幾年來,他無私的家國情懷早已深深感染了我。隨後,到公安部刑偵局當了一名副巡視員。報到後的第二天,烏老又連着3天把多年來工作所得,尤其是偵辦爆炸案件方面的心得給我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講解。”劉忠義說,在他走上公安部刑偵局局領導崗位後,烏老仍然十分關心他的成長,告誡他要廉潔自律,千萬不能搞腐敗,堅決守住底線。

回憶往事,劉忠義幾度哽咽。

  鏈接:烏國慶破獲的大要案件

一、1998年某地爆炸殺人案

1998年6月,某地發生一起爆炸殺人案,由於這種案件在當地是首次發生,偵查技術人員對現場勘查、技術檢驗和分析判斷缺乏實踐經驗,對案情分析特別是引爆方式有爭議。而引爆方式問題關係着對犯罪嫌疑人的刻畫和偵查方向、範圍的確定。

烏國慶到達現場後沒有輕易下結論,而是冒着酷暑高溫,連續三天三夜在爆炸現場和殯儀館進行全面細緻的勘查,對提取的大大小小的爆炸殘留物,逐一在立體顯微鏡下進行檢驗比對,最後在玉米籽大小的殘片上發現了電池盒的標識,由此斷定是遙控爆炸。據此烏國慶提出指導性意見,很快破案。

二、寧夏銀川特大爆炸襲警案件

1999年4月20日,寧夏銀川發生特大爆炸襲警案件,4名警察被炸死,其中1名民警被炸傷後,又被捅了21刀致死。

案發當日,烏國慶正在長春講課,按照安排他輾轉北京、西安,連夜趕到銀川,立即投入現場複查工作。烏國慶親自與當地偵査、技術人員用篩子篩選爆炸廢墟,搜尋爆炸殘留物等痕跡物證。經過連續2天的工作,發現了案犯在現場試爆雷管的殘留腳線等重要物證,並對案件性質、犯罪分子的動機、目的等關鍵性的問題提出了科學的分析意見。破案後證明,烏國慶對案件性質、爆炸裝置的引爆方式、炸藥量等方面的分析意見準確無誤。

三、石家莊特大爆炸案件

2001年3月16日,石家莊市市區發生一起特大爆炸案件,致使108人死亡,38人受傷,案件發生後,公安部立即派人趕赴石家莊組織現場勘查和案件偵破工作。案發當日,烏國慶等公安部特邀刑偵專家趕到案發現場。

烏國慶會同其他專家和當地公安機關偵查技術人員負責現場勘查工作,由於爆炸範圍大、現場分散而且比較混亂,烏國慶幾天幾夜沒有休息。一個被炸的居民樓僅剩下一道承重牆而且中間裂了個大縫,隨時可能倒塌,但烏國慶不顧危險攀爬到樓上,勘查現場,收集證據。最後,僅用一個星期案件就偵破了,其中烏國慶同志功不可沒。

四、2002年某地爆炸案件

2002年8月,某地發生一起爆炸事件,炸燬了一棟三層樓房,7人死亡,22人受傷。

烏國慶到達現場後,會同當地公安機關偵查技術人員全面複查了現場,進行了認真分析,最後對案件性質提出了不同意見,認定不是一起刑事案件,而是一起事故。是住在該樓內的一名路盜(專門盜竊高速公路上的來往車輛)從高速公路上盜竊來的三袋氯酸鹽類煙火劑,在特殊環境中,鋁粉發生熱分解反應,溫度升高,導致炸藥自爆造成的。

五、瀋陽爆炸持槍殺人搶劫銀行案

2003年1月18日,瀋陽市發生一起震驚全國的爆炸持槍殺人搶劫銀行鉅款案件,4人死亡,5人受傷,200多萬元現金被搶。

公安部刑偵局派烏國慶趕赴現場,烏國慶與專案組晝夜奮戰在一線,根據現場勘查和調查訪問情況,組織分析了爆炸裝置和炸藥成分,對爆炸裝置構成進行了準確描述,刻畫了作案團伙具備的基本條件和活動區域,爲最終確定偵查方向、劃定偵查範圍奠定基礎。

六、河南、陝西連環殺人案

2003年,在河南、陝西交界區域發生了幾十條人命的系列殺人案。

烏國慶隨公安部工作組趕至現場,對案件現場逐個進行復查,走訪羣衆、研究物證、分析案情,提出了併案偵查的意見,運用邏輯推理方式,確定了作案人數,犯罪嫌疑人的居住範圍和形象特徵。由於制定的偵查方向明確,案件很快偵破,抓獲犯罪嫌疑人的特徵與烏國慶的分析完全吻合。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見習編輯 丁天 校對 李項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