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貴州,正力爭成爲中國最大茶產品加工基地和最大茶產品出口基地,預計到2020年,全省優質茶園面積穩定在700萬畝,茶葉產量達到50萬噸,並將形成“貴州綠茶”“遵義紅”“貴州抹茶”“貴州黑茶”4個茶葉公共品牌。在很早以前,貴州的茶就已經有些名氣了,農耕文明語境下的茶文化,蘊含的是人們對於生態的基本認知,對於生產的真正理解,對於生活的悉心裝扮,因此,茶產業的興盛,就成了一種生命的自覺。

空氣溼潤、涼爽、清新,這樣的自然條件,在貴州已成爲一種生態標配。而基於這個自然條件呈現出來的700多萬畝茶園和香飄萬里的貴州茶,讓這個標配有了具體實在的、可感知的承載物。

貴州茶多,貴州茶事更多。6月27日在貴陽市花果園藝術中心舉辦的2019黔茶文化季暨第13屆南明“黔茶飄香·品茗健康”茶文化系列活動啓動儀式,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月20日的第11屆中國·貴州國際茶文化節(茶產業博覽會)宣傳推介暨“我有貴州半畝茶”網絡名人公益活動上,著名演員寧靜、聶遠,奧運會拳擊冠軍鄒市明,著名歌唱家龔琳娜,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楊茗茗,我省著名主播景偉健,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杜少中,經濟學者梅新育,中國製茶大師劉建輝,“都勻毛尖茶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子全,“綠寶石”茶創始人牟春林,貴州省製茶能手張貝貝,應邀擔任“貴州茶星大使”,他們以主題海報、微視頻等方式,參與“我有貴州半畝茶”網絡名人公益活動,爲貴州茶代言,爲貴州茶發聲。

北京是貴州茶展示魅力的重地,近10餘年來,貴州茶葉多次進京,開展宣傳推介活動,總次數不下百場,北京市民笑言:“每當北京櫻花綻放、紅葉變紅時,貴州茶葉就來了。”在馬連道市場、吳裕泰專賣店、老舍茶館等地,貴州茶香吸引北京市民流連忘返,“貴州茶品質好”的口碑,演繹成各種版本的茶事佳話。

今年5月16日至20日舉行的第15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貴州茶香彌飄鵬城。茶文化成爲此次貴州對外展示的一大亮點。貴州館內350平方米的茶文化宣傳展示區,讓“黔茶出山·風行天下”的主題推薦更具魅力。展示區中以“三綠一紅一黑一白一抹”爲主,集中推出貴州省代表性茶企及產品,並通過高標準建設生態茶園、推進茶葉加工清潔化標準化、不斷延伸的茶產業鏈條等重點內容,全面展示貴州省茶產業發展情況。貴州茶,在大山之外更廣大的地方再次“勾魂攝魄”,其姿其態,盡顯貴州好山好水好風物的內在和蘊含,對茶文化賦予新時代的生態定義、生產定義和生活定義。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本身就有穿越時空、抵達歷史深處的魅力。

貴州茶事層出不窮,而且今後會越來越富有創意。所有的茶事,均從那一分一畝的茶園出發,最後走進人們的生活細節。在很早以前,貴州的茶就已經有些名氣了,農耕文明語境下的茶文化,蘊含的是人們對於生態的基本認知,對於生產的真正理解,對於生活的悉心裝扮,因此,茶產業的興盛,就成了一種生命的自覺。

而不知不覺間,貴州的茶產業已然走在全國的前面,跨越式發展的態勢,盡在人們的預料之中。這些年,貴州的茶園規模和集中度不斷提高,茶樹資源得到保護,茶園生態系統得到優化。2018年,貴州茶園面積已達到752萬畝,全省57%的森林覆蓋率,每年新增1個百分點的10%由茶葉貢獻,相當於半畝茶園背後,有10畝森林的支撐,靠着生物的多樣性防蟲治蟲,茶山更美好、更環保。

752萬畝的基數,成就36.2萬噸產量、394億元總產值、連續6年排名全國第一的輝煌篇章,貴州的茶產業,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此外,貴州實施的茶旅融合基地建設工程,實現了旅遊景區與茶葉園區的互融互通。貴州那一片片蔥蔥郁郁的、如詩如畫的茶園畫面,讓人們在購茶的同時,也欣賞到了美不勝收的茶園風光。

與突飛猛進的面積和產量規模相對應的是綠色的生產理念。早在2008年,貴州就檢測未來規劃種植茶園的400多萬畝土壤的pH值、重金屬元素,確保其不超標;在全國率先禁止使用水溶性農藥,提出“寧要草,不要草甘膦”的生產理念,禁限農藥在全國54種的基礎上提高到120種,確保茶山乾淨,茶葉乾淨。

貴州茶園禁用農藥參照歐盟及日本標準,在湄潭、鳳岡、正安、松桃、雷山、思南、普安、餘慶、甕安等9個縣成功創建“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在推進茶葉標準化生產、延伸茶產業鏈方面,貴州也從資金、政策、用地等助推茶葉加工企業做大做優。在此背景下,貴州茶葉質量安全水平穩定提高,生態乾淨茶的質量安全體系初步建立。在貴州,除了“吸乾淨空氣”的養生理念外,“喝乾淨茶”也成爲一種文化時尚。

貴州茶產業大廈的基礎,是萬千茶農和數千家企業。2018年,貴州省註冊茶葉加工企業(合作社)達到4990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7家,省級龍頭企業228家。其中,300餘家茶葉精深加工企業大力提升茶產值,開發出茶籽油、車用茶枕、茶酒、茶食品、茶護理品等衆多產品。貴州,正力爭成爲中國最大茶產品加工基地和最大茶產品出口基地,預計到2020年,全省優質茶園面積穩定在700萬畝,茶葉產量達到50萬噸,並將形成“貴州綠茶”“遵義紅”“貴州抹茶”“貴州黑茶”4個茶葉公共品牌。

貴州具有悠久的種茶製茶歷史,更是茶樹的原產地。這樣的深厚積澱,成就“三綠一紅一黑一白一抹”的響亮品牌,夯實了貴州的茶文化底蘊。而由著名詞作家清風作詞、著名作曲家孟慶雲於2015年作曲的歌曲《貴州茶香》,無疑爲貴州的茶文化添注了鮮亮的枝葉。這首歌拍成MV後在中央電視臺3套播出,讓海內外觀衆從一幀幀高清影像中,領略到貴州茶的優雅與尊貴、從容與自信。(陸青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