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族財富管理專家李南特別提醒,家庭債務有三宗罪,除了夫妻共債,還有兩個不得不防:擔保和對賭。這次的草案審議,意味着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有極大可能將被歸爲個人債務,對於正在經歷“夫債妻償”或“妻債夫償”的人來說,是法律爲他們帶來的一線希望。

本週發生了一件事,它值得每一個人留心留意,後續的發展不如意外將影響着諸多人的生活和軌跡。

#個人超日常負債不屬夫妻共債# 債務的坑,在家庭之路上究竟還能怎麼躲?

6月25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將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上提交二審。在這個草案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有望納入夫妻債務“共債共籤”的原則。

這次的草案審議,意味着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有極大可能將被歸爲個人債務對於正在經歷“夫債妻償”或“妻債夫償”的人來說,是法律爲他們帶來的一線希望。

#個人超日常負債不屬夫妻共債# 債務的坑,在家庭之路上究竟還能怎麼躲?#個人超日常負債不屬夫妻共債# 債務的坑,在家庭之路上究竟還能怎麼躲?

說起夫妻債務,相信很多人腦海裏都繃着弦。畢竟現在社會中,婚前查徵信,已經開始成了潮流和必需。

以前物質條件優越的標準很簡單,工資高、有存款、有資產。如果你從親戚處借10萬,親戚朋友包括鄰居都會聽到風聲。這種民間互助的一個必備條件就是大範圍的知情,就像當下流行的區塊鏈技術,所有人知道所有人,一旦某個節點出了問題,你將寸步難行。

而從要是各類機構借來的錢,只要當事人不開口,外人很難了解。先是信用卡的普及,後來,民間借貸開始流行;再到互聯網金融興起後,各類小額貸款下沉到各個角落,消費金融受到鼓勵,超前消費需求不斷被滿足:要創業的、想週轉的、貪虛榮的……種種變化,反映到人際關係領域,就是大家越來越不瞭解彼此了。

一邊是越來越難了解的對象,一邊又是社會上血淋淋的案子反覆提醒:在過去的五年中,小馬奔騰創始人李明的遺孀金燕多以“突遭悲劇”“奮力打官司”的形象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目前,她肩上還揹負着丈夫留下的兩億債務。在接受採訪時,她表示,自己是全國夫妻共債案中被索賠數額巨大的一例……

#個人超日常負債不屬夫妻共債# 債務的坑,在家庭之路上究竟還能怎麼躲?

債,在中國人的概念裏,一直都是偏負面的詞。它是未來的枷鎖,是沉重的擔子。而在家庭裏,它又是緊密的關聯,不確定的炸彈。

家族財富管理專家李南特別提醒,家庭債務有三宗罪,除了夫妻共債,還有兩個不得不防:擔保和對賭!

我有個客戶有一天找到我,說李南我很鬱悶,我說爲什麼?她說我本來名下有一些房產,但是從前年開始老公就把房產逐漸地過戶到我的兒子名下了。我問她你老公的理由是什麼?他說因爲公司的股權抵押貸款了,如果債務有風險的時候,夫妻有連帶責任,兒子是沒有的。

我覺得OK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前一陣,銀行朋友跟我說,我們現在在籤擔保責任的時候,需要孩子一起簽字了。

擔保

現在創業的朋友越來越多,創業的過程當中,企業不斷的發展壯大,小資金需要引進投資方,A輪B輪,羨煞旁人。有一天我的一個女朋友聊起她先生準備吸引投資的事情,她說,不融資吧,企業可能會喪失發展機會;但是融資要對賭,感覺沒有安全感。

因爲承擔對賭後果的往往是公司的創始人股東和企業主。如有不慎,賭光身家的案例也屢見不鮮。這種連帶責任,在離婚甚至當事人離世時,都難以免除。

對賭

面對這嚴峻的三大挑戰,

我們該如何迎難而上,

克服債的威脅,守護家庭保全自己?

#個人超日常負債不屬夫妻共債# 債務的坑,在家庭之路上究竟還能怎麼躲?

家族財富管理專家李南認爲

還記得我們總結的五大工具嗎?

遺囑、協議、保險、信託、基金會。

遺囑是五種:口頭、錄音、代書、自書、公證。

協議有四種:婚姻財產協議、贈與協議、代持協議還有其他協議,比如家族的一些協議等等。

沒有完美的工具,只有完善的組合。

那麼,這些工具具體應該怎麼搭配呢?

在不同的婚姻時期又該如何使用?

使用時又有哪些要點?

關於資產代持的風險又該如何規避?

有沒有更加安全靠譜的代持方式呢?

……

更多詳解盡在

《人人都需要的家庭財富安全課》

之第五課:

家庭債務風險三宗罪,這樣破最有效!

#個人超日常負債不屬夫妻共債# 債務的坑,在家庭之路上究竟還能怎麼躲?

更多家庭財富管理的理念與實戰,

盡在財咖最新推出的

《人人都需要的家庭財富安全課》

課程僅售¥199元

每天花費不到0.55元

助你保衛全家財富安全!

(*按一年365天計,可長期收看)

#個人超日常負債不屬夫妻共債# 債務的坑,在家庭之路上究竟還能怎麼躲?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訂閱課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