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新蕾

春節剛過,在壽光田柳鎮崔家村的蔬菜工業園區裏,一排排大棚整整齊齊,棚內一派生機盎然。“再過一週,我們的蔬菜就可以上市了,而且能賣一個好價錢。”正在忙碌的李大姐笑容滿面。

崔家村綠意盎然的新大棚,是濰坊市與恆豐銀行深度合作,推動災後重建、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也是恆豐銀行打造鄉村振興“恆豐模式”結出的碩果。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去年8月份,受“摩羯”“溫比亞”颱風疊加影響,濰坊市遭遇洪水災害,大量蔬菜種植基地被損壞。災後重建過程中,濰坊市將恢復生產與新舊動能轉換、鄉村產業振興結合起來,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推進,高標準建設一批現代化農業園區。恆豐銀行精準對接濰坊災後重建的資金需求,以敏捷的金融服務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濰坊受災後,恆豐銀行第一時間響應,派出工作組,出臺災後重建金融服務方案。洪水尚未完全退去,恆豐銀行災後重建項目資金10億元已經落地,成爲首筆支持壽光災後蔬菜大棚重建的貸款。

目前,恆豐銀行已審批通過蔬菜大棚建設項目貸款30億元,其中壽光市中南部蔬菜大棚建設、壽光市禹澤農業智能化大棚擴建等項目共計17億元貸款先後落地,大大提振了農業企業恢復農業生產、農民重建美好家園的信心,得到了濰坊市委、市政府和受災企業、農戶的高度評價。

推動蔬菜產業升級換代

濰坊市將受災大棚重建作爲推動鄉村振興、發展農業“新六產”的重大機遇。據介紹,濰坊在蔬菜大棚重建過程中,將重點做好大棚的“升級換代”。

恆豐銀行把建設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升級作爲濰坊受災地區金融服務的重點,採取多種方式支持重建大棚集約化管理,提升科技含量。

據瞭解,洪災損毀的大棚多爲老舊大棚,抗災害能力差,技術含量低,環境污染重。升級重建的新一代大棚擁有配套的水電路溝渠等基礎設施,統一管理;大棚內部採用水肥一體化滴灌、自動噴藥、補光等智能化管理模式,農戶可實現拎包式生產,大大縮短了農民的勞作時間,切實推動了蔬菜產業的升級換代。

採訪中,田柳鎮崔家村村支部書記表示:“園區大棚建成後,我們村的菜農交上租金直接拎包入棚,比原來輕快了,不用付出那麼多勞動力了。之前,一天能幹7個半小時,現在只用幹4個小時,按照目前的產量和市場價格,掙得肯定比去年多,真的要感謝政府和銀行的支持,尤其是恆豐銀行的大力支持。”

弘揚儒商精神 實現商業可持續

作爲唯一一家發軔于山東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恆豐銀行傳承和發揚新時代儒商精神,堅持“義在先,利在後”,在支持濰坊災後重建方面,堅持以德爲本、以義爲先、以義致利,在提高農業企業和農戶收入的基礎上,實現商業可持續。

據瞭解,恆豐銀行與濰坊市政府已簽署災後重建金融支持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災區恢復重建、鄉村振興、產業升級等方面加強合作。其中恆豐銀行向濰坊市災後重建、產業升級及新舊動能轉換等領域提供100億元的綜合金融服務。當前,致力於建設“用心傾聽的敏捷銀行”、努力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齊魯標杆的恆豐銀行,正在以實際行動打造鄉村振興的“恆豐模式”。

金融活水助力災後重建煥生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