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楊媽媽”22年資助13名貧困孩子

“春霞和娃們上了中央電視臺啦!”

“我是流着眼淚把這期節目看完的。”

……

6月26日,運城市區紅旗東街的迎賓飯店,用餐的人們談論着飯店經理楊春霞上央視的事情。

3天前,央視欄目《向幸福出發》播出楊春霞和她資助上學的娃娃們的事兒,成了老顧客們的談資,有人還專門來告訴楊春霞,說在電視裏看到她了。隨着節目播出,運城“飯店媽媽”楊春霞資助貧困孩子上學的事再次引發關注。

節目裏播着她的故事 熒屏外看哭很多人

“4月17日,節目組邀請我們和孩子們到北京錄節目,一共去了11個孩子,節目錄制用了7天的時間。”楊春霞的愛人徐生榮說。

6月23日節目播出的晚上,迎賓飯店熱鬧非凡。得到信兒的街坊朋友、老顧客相約來到飯店,一起來看節目。節目20分鐘,講述了楊春霞從1997年開始資助13名貧困學生上學,用心培育他們成才的暖心故事。孩子們給楊春霞和徐生榮獻唱歌曲《孝敬爹和媽》的時候,節目現場的觀衆和電視機前的人們掌聲響成一片。主持人哭了,現場觀衆哭了,節目裏有孩子哭了,看電視的很多人也是流着眼淚。

迎賓飯店在運城市區開業已有40多年的歷史,是附近很多人早晚餐首選之處。這些忠實的顧客,有很多是衝着店裏運城口味飯菜的名聲來的,也有很多是衝着楊春霞來的。“楊大姐這樣的人開飯店,教她使壞她都不會。飯菜質量沒有一點兒不放心的。”

“味道好,都是正宗老運城味兒,價格實惠。再說,去哪兒喫不是喫,春霞做好事兒,我們到她店裏喫飯,就當是支持她。”

……

6月26日,山西晚報記者在迎賓飯店採訪時,老顧客們說出了給楊春霞捧場的理由。

自己因貧輟學 對此她感同身受

楊春霞於1962年出生,小時因爲父親下放,楊春霞跟隨家人在運城市附近的一個小村子生活。家裏生活貧困,初中畢業,楊春霞高分考上了高中,可是考慮到貧困的家庭,她選擇了放棄,去上班掙錢。

在印刷廠幹了5年臨時工後,楊春霞被國營迎賓飯店招工。因爲踏實、能喫苦,她從洗碗工、服務員、保管員升到了飯店經理。

改革開放後,楊春霞承包了飯店,家中的生活條件漸漸地好轉。

1997年的一天,哥哥來到餐館閒聊,楊春霞得知,哥哥資助了一名家境貧困的孩子讀高中。哥哥告訴楊春霞,運城中學還有一對兄弟倆,家庭條件困難,很是讓人同情。“兩個孩子一同考上了重點高中,家裏實在困難,每個週日,當媽的到學校給兄弟倆送一包饅頭和鹹菜,這就是他們一週的口糧。寒冬臘月,兄弟兩人只有一牀被子。”哥哥說。

“不能讓娃們像我一樣,因爲家裏困難耽誤上學!”楊春霞說。第二天一早,楊春霞就去了運城中學,老師帶着她去見了吳家小哥倆。

“從今往後,你們的學費和生活費阿姨出,你們一日三餐來阿姨飯店喫。你們只管好好唸書,別的不用考慮,阿姨給你們辦好。”楊春霞當下就把兄弟二人安置好,還置辦了被褥、衣服和生活用品。每天喫飯時間,楊春霞怕他們不來,還會安排人接兄弟倆到飯店喫飯。

高中三年,楊春霞事無鉅細照顧着兄弟倆的飲食起居。高中畢業,哥哥吳家民考上了太原理工大學,弟弟吳宏民考上了湖北某大學。吳宏民大學上了一年後,告訴楊春霞,自己想復讀重考,重新選擇大學就讀。楊春霞表示支持,帶着他辦了復讀手續。一年後,吳宏民考上了中央財經大學,大學畢業後又考中北京大學的研究生。

吳家民兄弟倆大學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全部都是楊春霞負擔,放假回到運城,楊春霞還會爲他們備好新衣服,一直到各自參加工作。兄弟倆上大學期間,他們的父親病故了。楊春霞帶領着員工去料理了後事。看着當時一貧如洗的家境,楊春霞把吳家母親和年幼的弟弟帶回運城市裏,給他們找好住處,吳家媽媽被安排在飯店上班,弟弟被聯繫安頓到城裏讀書。

現在,吳家兩兄弟都在北京就業。

自從開始資助貧困生 她就再也沒停止過

自從開始資助貧困學生,楊春霞就再也沒有停下來。之後,她又連續資助了11個貧困大學生。

這些孩子,每人都有不幸的境況。

邵寧從小父母病故,和爺爺奶奶在農村相依爲命。楊春霞見到他的時候,他才7歲,她把他接到了運城市裏。喫、住、上學,楊春霞全管,真的就成了他的家長。邵寧參加高考的那兩天,楊春霞放下生意,全程陪着。考試結束,楊春霞又爲他報了駕校,讓他考駕照。

“楊媽媽說,駕照是必須要考的,以後人人都開車,咱不能落後了。她爲我考慮得很周到。”邵寧說。

大學畢業後,邵寧選擇去烏魯木齊參軍,楊春霞滿心支持。邵寧參軍走的當天,她去火車站送行,邵寧身穿軍裝,胸前戴着大紅花,格外帥氣,他緊緊攬着楊媽媽的肩,留下一張陽光燦爛的合影。

今年32歲的秦潔敏,9歲時父母雙雙離家,秦潔敏就開始一個人生活。“白天,就在鄰居家喫飯。東家喫午飯,西家喫晚飯。到了晚上,空蕩蕩的家裏只有我,經常是哭到累了才睡着。”秦潔敏回憶說。

楊春霞從報紙上得知秦潔敏的事情,找到了秦潔敏,把秦潔敏帶回迎賓飯店,那時她12歲,至此,她認識了很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併成爲楊媽媽大家庭中的一分子。

因爲學習成績不好,秦潔敏沒有考上高中,這件事也成了楊春霞的心病。“爲了讓她以後長大有養活自己的本事。”楊春霞說,“我就讓孩子去衛校學醫護。”

和秦潔敏商量並徵得同意後,楊春霞找到了衛校。校方瞭解了秦潔敏的身世,建議楊春霞給她報普通醫護的專業,每年學費4000多元,三年就可以畢業。楊春霞不同意,她給秦潔敏選了高級醫護專業,每年學費要7000多元,5年畢業。當然,所有費用都是由楊春霞負擔。

秦潔敏現在已經結婚生子,是運城市鹽湖區人民醫院的一名外科護士。

“我所擁有的一切,都離不開楊媽媽的付出。如果沒有楊媽媽,我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我都不敢想。”秦潔敏說。

13個孩子在全國各地就業 這些都是她的驕傲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楊春霞資助的13個孩子,考中了好多名校,畢業後在北京、南京等全國各地工作,有的還去了美國就業定居。說起來,楊春霞滿臉驕傲。也有人懷疑過楊春霞的動機,說她沽名釣譽、作秀,還有人找上門來,聽說她有錢,愛資助學生,讓她給自己的孩子買個鋼琴……對於外界的種種質疑和誤會,楊春霞一直很堅定自己所做的事情,從來沒有過猶豫和放棄。

看着孩子們一個個成才,成家立業,成爲國家棟梁,成爲生活強者,楊春霞忽略了所有的不愉快,依舊心甘情願地付出。

愛人徐生榮是她堅強的後盾。徐生榮對楊春霞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你想好就去做,我和孩子都支持你。”

楊春霞的兒子徐金鵬說:“媽媽資助了很多貧困學生,但給予我和姐姐的關愛卻從沒有一絲減少。媽媽有13個孩子,我們多了13個兄弟姐妹,他們替我們孝順爸爸媽媽,我們也收穫了很多親情,姐姐和我都是受益者。”

她幫助了孩子們 孩子們也將愛繼續傳遞

楊春霞資助的孩子,融成了一個大家庭。天南地北,相距千里,都擋不住愛心的流動。

楊春霞的女兒出嫁、兒子結婚,孩子們都回到運城參加婚禮,送上自己的祝福。

2018年,徐生榮迎來60歲生日。在外地的孩子們在微信上商量好,一起訂好了趕回運城的機票和車票。楊春霞和徐生榮知道後,打電話給孩子們說,希望他們都安心工作,不用因爲這件事耗費時間和心思。可任憑老兩口怎麼說,孩子們還是在徐生榮生日那天,準時回到了飯店。他們爲徐叔叔送上了鮮花,當時在場的人都對楊春霞說:“你這麼多年的付出值了!”

“我這個大家庭,現在有40多口人,第三代就有12個,這對我來說就是無價之寶。別人都可羨慕我呢!”楊春霞說。

楊春霞的行爲得到了肯定,歷年來她也獲得了各級各種榮譽,“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好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山西省勞動模範”“山西省道德模範”“山西省十大女傑”……

楊春霞的孩子們還自發成立了“楊春霞愛心基金”,目前已經資助了兩名學生。今年中考剛剛結束,他們又和學校聯繫,如果有考上高中的貧困學生,他們願意盡力資助,一直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

“楊阿姨對我的關愛,我都記在心上。我想親口告訴楊阿姨,感謝這麼多年來對我們的照顧,也想告訴社會上關心我們的人,我們會把愛心繼續傳承下去。”節目錄制時,劉麗娟說道。

山西晚報記者 胡增春 通訊員 王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