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表演。(李宇攝)

人民網貴陽6月16日電 “誰曾想,長灘村有一天也喫上旅遊飯。”說起長灘村的發展,熊慶來感嘆道。

長灘村位於貴州省臺江縣老屯鄉,全村308戶1125人,均爲苗族人口,其歷史可追溯到元朝末年。長灘村現有保存完好的清代徽派建築4棟,遺址2處,上百年曆史的苗族房屋17棟,擁有“獨木龍舟節”這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第二批傳統村落、第二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黔東南州傳統村落保護示範村寨。

熊慶來曾擔任長灘村的村支書,他告訴記者,以前長灘村產業結構單一,以種植水稻爲主,加上村裏環境衛生差,發展滯後。

爲改善鄉村環境,調整產業佈局,幫助老百姓增收。2015年4月,長灘村按照居住相鄰、農戶產業發展意願和技能相似的原則,把全村308戶農戶劃分成19個管理主體,將基層黨建、民主監督、產業發展、文明鄉村建設等納入捆綁主題。通過農戶間相互督促、相互制約、相互管理的發展方式,實現資源有效整合,創新新農村建設格局。

在長灘村的廣場上,一段由村民自編自演的舞蹈吸引了人們的注意。簸箕、扁擔、鐮刀這些平時做農活的工具,此刻成爲了舞蹈表演的道具,表現了長灘村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腳踏實地發展產業的決心。

長灘村的表演隊共有60餘人,都是村裏的婦女。張銀花是長灘村表演隊的一員,據張銀花介紹,每當有遊客來時村裏就會組織表演,表演的費用都會平均分到每個人手裏,多的時候會拿到80元到100元不等。

“去年,村表演隊廣演40多場,還多次外出表演,一年的收益就達到30多萬。”熊慶來表示,至從表演隊成立以來,不僅把當地的民族文化傳播了出去,還帶動了村裏的經濟發展。

除了表演隊的身份外,張銀花還是村裏的繡娘,張銀花告訴記者:“村裏長期每月給縣城裏的公司提供500餘件刺繡作品,每人平均每月能賺取800元,到了年底,還能拿到合作社5000元左右的分紅,收入和以前大不一樣。”

“2017年,村集體收入78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000元。”熊慶來表示,長灘村因地制宜,以“農文旅”一體化發展爲目標,通過“十戶一體 村企合營”的發展模式,整合同時結合產業發展,以“十戶一體”爲載體,創建了養殖、刺繡、蓮藕、農家樂、精品水果等產業體。

2017年,長灘村成立了長灘農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組建旗下的八個運營部門,將全村236戶的土地、房屋等變成公司股份,對689名村民實行企業員工化管理。長灘村圍繞山、田、水、寨的獨特資源,形成了苗寨美食、長灘大舞臺、民宿度假、苗族文化和農耕互動體驗、情醉巴拉河等鄉村旅遊業態的主導產業。(李宇)

村民表演。(李宇攝)

高鐵線從長灘村經過。(李宇攝)

長灘村村民表演的道具。(李宇攝)

長灘村一隅。(李宇攝)

長灘村素有中國獨木龍舟冠軍之鄉的稱號。(李宇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