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

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召开的第三十届遗产大会上,中国河南省的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继长城、故宫、泰山、敦煌.......等之后的中国第33处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安阳殷墟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条标准中的四条: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引自:【注1】

殷人后裔、好学博闻的孔子曾感慨: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证)也。文献不足故也。

可见在春秋时代,有关殷商的历史文献就已经散佚,只有少量的零星记载。

三千年以后的,考古所发现的殷墟,丰富的「地下之文物」和传世「地上之文献」相结合,还原了再现那个沉睡已久的「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将中国信史上推近千年,让今天我们对殷商的了解程度,超越了任何一个时期的古人。

灿烂辉煌的殷商文明,可以说是古老华夏文明的「童年期」,其青铜文化、建筑工程、文字系统、天文历法以及社会制度,影响之后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数千年的历史。

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认定殷墟「具有普遍突出的价值」,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殷墟也是中国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妇好女将军的墓葬........这些非凡的殷墟考古成果我们可能我们都耳熟能详。

下文,就跟随我的文字,去探寻沉睡了三千年的华夏古都。


二、殷墟概述

中国的现代考古学就是起源自殷墟的考古,中国今天考古学人才,基本上最早的师承可以追溯到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等人,中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就是民国时代对殷墟的发掘。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从民国开始以甲骨文发现地小屯村为中心,经过近百年的考古发现,陆续在洹河南、北两岸发现了宫殿宗庙区、王陵区、作坊区,在1999年发现略早的洹北商城,一共大约有3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殷墟——小屯村

殷墟世界遗产的范围大致上就是「殷墟商城」和「洹北商城」如下图所示: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殷墟宫殿区有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殷商的宫殿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四合院: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殷墟宫殿遗址和部分复原建筑

甲骨文中表示建筑的文字:分别是「京」、「高」、「享」、亳、「墉(郭)」: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其中「享」就是建在墓葬上面,用以祭祀的享堂,大名鼎鼎的妇好墓其实就在宫殿区,墓上建有享堂,如下图: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妇好墓及其享堂

妇好墓出土的文物奢华令人咋舌,这在以前都很详细的谈论过,详见:妇好墓的文物有哪些?

殷墟的王陵区是我国最早的皇家陵园,中国帝王陵寝制度始自殷人: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殷墟王陵

殷墟王陵中的「甲、申」字形大墓: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其中,最为庞大的【1001大墓】被认为是有可能是商代雄主武丁之墓: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殷人有非常恐怖的人祭和人殉制度,这个问题详见甲骨文中所见的大历史:恐怖的人祭和人殉,下图是殷墟考古中发现的人祭和人殉部分遗骨: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王陵区殉人遗骨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迄今为止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就是在王陵区所发现: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殷墟除了宫殿、王陵这些礼仪性建筑,还发现过「甲骨窖穴」这样的官方文献档案管理体系: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还有完备的手工作坊区,殷墟城内发现十几座玉器、骨器、铜器作坊,体现了城市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殷代青铜器所使用的「范铸法」: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在青铜作坊区出土的一些青铜范,下图是一只手的陶范: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殷代青铜器中最多的是酒器: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经传文献上记载商人很多「酒鬼」,并因「酗酒」而「失国」,周人吸取了这个教训,还颁布过历史上最早的「禁酒令」,也即《尚书·酒诰》.

殷人重酒器,周人重食器,代表王侯等级的「鼎簋」都是食器,「九鼎八簋」是周人的制度,这一点和考古发现是吻合的。所以所谓「大禹铸九鼎以示王权」之说是不可靠的,是「上古历史层累的造成」的结果。

殷墟玉石作坊发现过很多玉石废料: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商人的玉石加工技术非常精湛: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贵族用金石,平民则用陶瓦,殷墟中发现过大量陶器,反应了当时的平民用器: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最早的原始瓷器也就是在殷墟中发现: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有些陶器做成的礼器也异常的精美: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汉民族束发传统非常久远,殷墟骨器中发现最多的就是骨簪,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骨料来源有「牛、羊、鹿」各种动物,甚至还有鲸鱼的骨头,这个问题的详细讨论见:安阳殷墟鲸骨用来做什么呢?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考工记》云「聚百工而造车」,古代战车制造绝对是高科技商品,目前考古发现殷人是最早使用马和战车,殷墟考古中发现过很多车马坑: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所以,战车制造意味着当时分工应该是非常细的。

殷墟的考古发现起始于甲骨文,甲骨文和传世文献互勘解决了很多历史悬案,这个问题写本书都讲不完。举个例子:甲骨学中最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王国维先生在周祭卜辞中发现了商王世系:【注3】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这是几千年来历史学家孜孜以求而不得的材料(但是,目前还缺乏商代详细的年表,始于1996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出给除一个粗略的年表):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史记》(左)和甲骨卜辞(右)所见的商王世系,同注1.页18

我们知道商代历史有「商汤革命」、「盘庚迁殷」两个转折点,「商汤」以前的先公时期,属于「先商时期」,「商汤革命」——「盘庚迁殷」以前称为「早商时期」,「盘庚迁殷」以后称为「中商」和「晚商」:

  • 洹河北岸所发现的商城遗址,目前被认为疑似「盘庚迁殷」以后的都城(考古学分为两期)。
  • 南岸的殷墟商城是从「武丁——纣(帝辛)」时期(考古学上分为四期)。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表引自注2

洹北商城的地层学断代为:1400——1250,殷墟为1250——1045: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沉睡三千年的华夏第一古都,

,同注1,页36

综上所述,王陵遗址、宫殿宗庙遗址、生活作坊遗址和洹北商城共同组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华夏第一古都——殷墟。

《诗》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

殷人在殷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统治了华夏近600年,经过三千多年时间几乎成了虚无的传说!

作为殷人后裔孔子,一生执着的从周,在死前的七天,曾梦到自己死后是以「殷礼」治丧:

《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但是孔子也曾感慨「殷礼能言,文献不足征」,对殷商历史和社会制度知之甚少,何况司马迁、班固等史学家?

相传孔子修订《六经》,经传中所记载的「玄鸟生商,商汤革命,盘庚迁殷,商纣失国」,这些都是古、今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正是殷墟考古,让沉睡三千年的殷都复活,让殷礼再现,殷史得证!

我想圣人孔子要是知道了,应该是很高兴的!

不管是不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在目前中国考古发现中,绝对是排名第一位,即便今天打开秦始皇陵墓,也无法超越殷墟。如果有一天夏墟能够发现,殷墟也就退居第二位!

--------------------

参考文献

  1. 唐际根. (2009). 殷墟 : 一个王朝的背影. 科学出版社.页9
  2. 唐际根, 岳洪彬, 何毓灵, 牛世山, 岳占伟, & 荆志淳. (2016). 洹北商城与殷墟的路网水网. 考古学报(3), 319-325.
  3.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 彭林整理:《观堂集林(外二种)》上册, 页260 ——26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