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黎海滨(湖北武汉)

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这才是泛舟渔钓的正确方式|中年之悟

古往今来,爱钓鱼的中国人留下了许多典故与诗文。

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离开越王勾践后,驾一只小船来到洞庭湖中的钓洲。由于遇到大风浪,他就停舟靠岸,在钓洲钓鱼。钓到大鱼熟而食之,钓到小鱼者放生湖里。后人为了纪念范蠡,把它放生的鱼称为“范蠡鱼”。

春秋战国时期,楚左徒(仅次于宰相官职)屈原被朝中奸臣陷害,被楚襄王放逐到江南。他经洞庭湖溯沅水到辰阳、溆浦等地,又沿湘水到了今天的湖南湘阴汨罗,投江而死。屈原在放逐期间,曾垂钓于资水,而今湖南桃江县还有“屈原钓鱼台”遗迹。

唐代杰出诗人李白、杜甫都是钓鱼爱好者,他们把对垂钓的感受融注于诗歌之中,使后人分享他们的快乐。李白在《行路难》中写出“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的佳句。杜甫在《江村》中写道:“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淡淡数笔,生动地再现了唐代一个小渔村的生活图景。

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这才是泛舟渔钓的正确方式|中年之悟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酷爱钓鱼,他在《江雪》一诗中写下脍炙人口的佳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诗人张志和是人所共知的钓鱼里手。他隐居垂钓江湖,写过《渔歌子》五首,其中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一首最为吟诵人口。历代画家根据这首诗,创作刊无数幅画作,描绘张志和“烟波垂钓”的意境。

唐代诗人司空曙在《江村即事》诗中写道:“钓纶自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黄花浅水边。”诗人描述了在孤独寂寞的自然景色中垂钓的高雅情趣。

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回到故乡浙江绍兴鉴湖边,“闲时钓秋水”,他在《鹊桥仙》词中写道:“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他迷于垂钓,到了想当渔夫的地步。

—2—

沙堤缆船,樵夫问讯,溪友留连。笑谈便是编修院,谁贵谁贤?

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蓑笠神仙。鱼成串,垂杨岸边,还却酒家钱。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二十首录一/乔吉

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这才是泛舟渔钓的正确方式|中年之悟

而我,本“砖家”最喜欢的是元人乔吉的《满庭芳·渔父词》。

这首散曲,描写的是渔父“缆船”上岸的情景。

渔父上岸后,他受到了朋友们的欢迎。这些友人不是“樵夫”就是“溪友”,都是不求闻达的平头百姓。他们笑谈古今,对历史人物随意评论。人间的“谁贵谁贤”,根本不屑放在眼里。“笑谈便是编修院”,既见出渔樵闲话的自由自在,更显示出一种蔑视官场的疏狂傲岸。

诗人用两句警辟的概括来赞美渔父:“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蓑笠神仙”。“不应举”是不求功名,对功名的不合作;“不思凡”是不贪恋金钱富贵,对尘俗毫无兴趣。江湖、蓑笠,切合渔父的身份,不是状元神仙,胜似状元神仙。

本砖家以为,这两句可作为元代乔吉的渔父词中一切主角的定评。该曲结尾,又通过渔父用打得的鲜鱼偿还酒钱的一笔,进一步表现了他的闲适与豪放。全曲自然流畅,于清丽中还增显了几分豪辣的气息。

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这才是泛舟渔钓的正确方式|中年之悟

—3—

吴头楚尾,江山入梦,海鸟忘机。闲来得觉胡伦睡,枕着蓑衣。钓台下风云庆会,纶竿上日月交蚀。知滋味,桃花浪里,春水鳜鱼肥。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二十首录一/乔吉

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这才是泛舟渔钓的正确方式|中年之悟

湖平棹稳,桃花泛暖,柳絮吹春。蒌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闲日月熬了些酒樽,恶风波飞不上丝纶。芳村近,田原隐隐,疑是避秦人。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二十首录一/乔吉

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这才是泛舟渔钓的正确方式|中年之悟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疼,坐羊皮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二十首录一/乔吉

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这才是泛舟渔钓的正确方式|中年之悟

携鱼换酒,鱼鲜可口,酒热扶头。盘中不是鲸鲵肉,鲟鲊初熟。太湖水光摇酒瓯,洞庭山影落渔舟。归来后,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二十首录一/乔吉

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这才是泛舟渔钓的正确方式|中年之悟

西方文学的牧歌,在内容表现和风格韵味上都别具一格;中国散曲中的渔歌、渔父词,也具有这种自成一家的特点。其表现方法通常是借自然景物来反映渔人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带有一种理想主义的美学色彩。乔吉写有二十首《满庭芳·渔父词》,其中写渔家风景的名句如“钓晚霞寒波濯锦,看秋潮夜海熔金”、“入万顷玻璃世界,望三山翡翠楼台”、“初更罢,波明浅沙,明月浸芦花”、“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等等,可谓美不胜收。

本砖家读乔吉的《渔父词》,有两个感受。

第一,这显然不是真正的渔父,而是一个厌倦了纷扰红尘的隐士。

隐于渔,是逃避,是自保,也是一种解脱。“几年罢却青云兴,直泛沧溟”,“闲日月熬了些酒樽,恶风波飞不上丝纶”,说得已经非常清楚了。他希望的,是“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这应该是作者心情的写照。

第二,作品的语言非常优美,意境也非常美。

“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夜色中,渔父慢慢地收起钓丝,是否钓到了鱼,他并不在乎,他看到的是一潭星影,被丝纶搅碎。

它不像杜甫《阁夜》诗中描写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那样的壮美,而是一种极有情趣的静美。这种超然物外的静美,让他陶醉。

此外,写春景的“桃花泛暖,柳絮吹春”;写“秋江暮景”的“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写泛舟湖上的“太湖水光摇酒瓯,洞庭山影落渔舟”都是锻造精彩的名句。

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这才是泛舟渔钓的正确方式|中年之悟

乔吉(?~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录鬼簿》说他“美容仪,能辞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大略可见他的为人。剧作存目十一,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玉箫女两世姻缘》三种传世。

乔吉有《绿么遍·自述》:“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又有《折桂令·自述》,其中也有“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之语。以之比照,可知本曲中的“渔父”,实是作者借以自况。这是不奇怪的,渔父词本非渔人生活的真正写实,而是理想化、文人化的产物。

自古以来,儒家文人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期许。读书人如果时运不济,努力进取也不能实现、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归隐田园,或耕或渔,诗书自乐,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乔吉写二十首散曲《满庭芳·渔父词》,写的就是他进不能达,意欲退隐,逃避现实,憧憬闲适自由,吐抒抑塞的情志。此时,渔父的一叶扁舟,便是他最好的寄托之所。这正是散曲中《满庭芳·渔父词》能自成一格、风靡曲坛、流传后世的原因。

人到中年,本砖家品读乔吉的《满庭芳·渔父词》,收获多多。人生不如意,不如做渔父。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这才是泛舟渔钓的正确方式。

以文会友,愿您懂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