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电影跳票、电视剧二次备案,到了动画就能行了?

我们从《三体》这个超级IP上看到了IP影视化的种种困难。确实,优秀的文学作品一直是影视化开发的重要部分。而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品有着不同的改编方式,从市场的反馈来看,改编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到底谁能率先呈现好《三体》这个超级IP?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独家

文/苏湛

没想到《三体》电影被粉丝又爱又恨地群嘲多年后,《三体》电视剧与《三体》动画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相继传来消息。

6月18日,广电总局发布了5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其中有一个大家颇为熟悉的名字:《三体》。根据备案公示显示,电视剧《三体》将拍摄24集,预计今年9月开始拍摄,制作周期12个月。

《三体》电影跳票、电视剧二次备案,到了动画就能行了?

同月,在26日晚“bilibili十周年”活动现场,B站正式宣布《三体》动画化项目启动,动画由B站出品、三体宇宙和制作方艺画开天联合出品。《三体》动画概念版PV和专题页面同时上线。在专题页面上,倒计时显示《三体》动画首支PV将于2019年11月17日正式上线。从概念版PV透露出的一些剧情来看,《三体》动画主要改编自第二部《黑暗森林》,以罗辑为主角,同时穿插第一部内容。

从《三体》电影的无限期延期,到《三体2·黑暗森林》舞台剧全国巡演,到《三体》电视剧的备案公示,再到《三体》动画启动,自获得雨果奖以来,《三体》就是一个“超级IP”的存在,对于《三体》粉来说,从每次《三体》这个词上热搜,内心都是复杂的。

《三体》电影跳票、电视剧二次备案,到了动画就能行了?

(关于电视剧方面,另有一点值得注意。早在2016年,剧版《三体》便曾出现在备案信息中,集数比这次要多上8集,报备机构同样是游族。)

不知道是不是开年的《流浪地球》的成功给了游族一些勇气,但经历多年折磨的《三体》粉丝意见反馈依然很谨慎:

《三体》电影:这个烫手山芋用来打脸再合适不过了,不提也罢。

《三体》电视剧:难出精品,拒绝。

《三体》动画:也许可以等等看……

到底谁才能率先呈现好《三体》这个超级IP?

关于我们一直看不到《三体》电影的几个原因

近年来,资本潮水般涌入文娱市场,IP已经成为行业风口。游族网络的掌门人林奇,他在多个场合表示,游族的初衷和使命就是把大IP的故事讲好,要做文化创意产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先行者,以大IP为核心驱动全球泛娱乐产业布局,向全世界提供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

《三体》电影跳票、电视剧二次备案,到了动画就能行了?

他曾画下过《三体》的开发蓝图:“我们需要整合全球最好的资源,来跟我们一起讲好这个故事……我们愿意把《三体》的IP拿出来,免费提供给全球范围内最有诚意、最有实力的团队去开发游戏。《三体》这个精彩的故事,可以是小说,是电影,也可以是动漫、甚至我们可以去请那一代最有情怀的单机游戏制作人去做单机游戏。我们要把这个故事用不同的方式讲的更简单、更轻松,然后才会有更多的听众。”

但从目前的进度可以看出,游族他们采用养IP的战术,即低价购入、缓慢开发、大力宣传、坐等“升值”。

1、并不专业的主创

根据游族影业的介绍,在拿到《三体》版权后,迅速成立了IP运营团队,运营组的成员都来自互联网行业,主要负责IP开发、电影宣发和艺人经纪。IP开发部门目前总共有20个人,分成两组,一组是改编团队,负责将签约小说变成电影剧本,另一组是原创团队。

但是,开发IP尤其是科幻网文的影视化改编,不是谁都能扛起这个担子。 编剧宋方金曾说过,现在一些影视公司,买了一堆所谓的大IP作品,除了其中极个别的优秀作品,大部分一文不值……如果找你做编剧,你做还是不做呢?建议大家不要干这样的活儿,因为接过来肯定是重写,还担负着改编的原罪。我们还可以举个例子,《流浪地球》与《三体》相比,原著字数相差悬殊。

电影《流浪地球》只拍了原著中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大概一两百字,却拥有包括导演和制片人在内的8个编剧。编剧们为了把剧本弄好,专门撰写了1977年至2075年的百年编年史作为参考,仅导演和制片人就敲了上百万字的剧本(然而剧本仍然备受诟病)。

回到《三体》上,要把这部作品改编为影视,难度更大。《三体》表现的宇宙广阔浩瀚,贯穿的时间从古至今,游族计划拍摄6部曲,单片投资2亿元。据游族影业前CEO孔二狗介绍,已经组建了编剧团队已经扩大了,前后有50人参与剧本创作,除了专业编剧,也有资深粉丝,甚至有很多人要免费帮忙创作剧本……

然而主创团队没有预估到工作量的庞大,目前正在无限延期。

2、不成熟的科幻电影工业与可预估的风险

科幻电影是电影工业体系的集中体现,特效制造犹如科研攻关,是决定科幻电影成败所在。瞬时的特效镜头背后,燃烧的是片方的真金白银。卡梅隆开创3D电影新纪元的《阿凡达》,制作成本高达2.5亿美元,超过80%都花在了特效上。工业光魔的特效报价单上,一个15秒左右的高难度镜头价格接近30万美元。好莱坞Top5的科幻电影,投资体量基本在20亿元以上,而国内科幻电影受限于市场容量,投资方则显得更加谨慎。

有数据显示,2012年—2017年间,每年上映科幻电影部数量平均在20部左右,国产和进口基本“二八”开,平均一年国产4部左右、进口16部左右。根据猫眼数据显示,只有5部国产科幻电影票房过亿,其他都在千万量级。

游族计划拍摄的《三体》,因其科幻题材和小说主题,无疑是一部对特效要求甚高的电影。2016年,《三体》电影显示出要上映的迹象,连续推出剧照、演员、花絮,甚至拍摄进程都在央视播了,但目前也依然毫无进展。

对此,孔二狗在个人微博上回应是:“电影延期问题主要是对后期的要求超过以往,后期在增加预算。中国第一部科幻,总要尽心尽力。”他进一步解释,“导演如期并较好地完成了工作,最后呈现给观众的都是前期拍摄素材。绝不存在素材不能用的问题。”但是,你把故事素材都扔给特效公司完成后期,这种错误的做法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

难道动画就好拍了吗?

先不说两次备案的电视剧,26日公布了动画启动的消息,粉丝们给《三体》打出了久违的高期待值。当晚刘慈欣也出现在了现场,他表示:“在B站这样一个很年轻,充满轻松活力,充满未来感的地方,科幻作为一种文化,它一定能够引起巨大的共鸣。”而在B站《三体》动画预告片的下面,制作方艺画开天的评论被狂热的观众评论891条,点赞一万七千多次。

《三体》电影跳票、电视剧二次备案,到了动画就能行了?

其实,在B站上早已有了无数野生的《三体》视频,用各种影视素材演绎《三体》故事的版本层出不穷。其中有一部作品甚至上演了“同人逼服官方”的戏码。

2014年,科幻爱好者神游八方就开始利用《minecraft》制作三体的同人动画,目前已经发布了两部作品:《我的三体》和《我的三体:罗辑传》在豆瓣双双打到了9.5的高分。在团队资金短缺时,神游找到三体电影的版权方游族寻求帮助,经过几次接触游族决定投资这部动画。

《三体》电影跳票、电视剧二次备案,到了动画就能行了?


《三体》动画版的制作团队,是武汉艺画开天工作室。《三体》动画版的消息发出后三体最具影响力野生导演——《我的三体》的导演神游八方在微博表示,“艺画是我最喜欢的国动团队,超级期待他们的成片。”

艺画开天的第一部动画《疯味英雄》在2016年9月开播,这是一部以暴雪游戏《守望先锋》为原型制作的同人动画。最终全网播放量超过3亿,为他们的工作室积累了宝贵的知名度,同时也带来了版权方的关注;他们的第二部作品《幻镜诺德琳》同样以《守望先锋》为基础进行创作,只上线一集便被暴雪叫停,艺画开天只好宣布《幻镜诺德琳》永久停更。虽然《疯味英雄》和《幻境诺德琳》无法继续创作,但两部作品在豆瓣上分别为9.1分和8.4分,这在中国动画作品中极为罕见。足以证明他们的技术实力。

努力试图甩掉“同人”标签的艺画开天2017年又启动了原创动画IP《灵笼》,从2018年初放出PV来看,其3D技术水平在国内动画领域可谓顶级,即便放在电影的维度也毫不逊色。

2018年2月,艺画天开完成了由B站领投,腾讯跟投的A+轮融资,融资金额在数千万级,主要用于《灵笼》第一季的开发。随着《灵笼》29日的上线,《三体》动画将成为艺画天开未来几年内的重点项目,在主创访谈中,阮瑞也称“未来整个的美术组都会投入三体的项目里面来。”而《灵笼:INCARNATION》的赛博朋克废土风,在《三体》动画的概念PV也得到了延续。当《灵笼》正式上线之后,我们对于《三体》动画的质量会有更直观的判断。

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是,动画形式的作品,难度会小一些么?

我们可以参考我的世界风格的《我的三体》,第二季制作差不多花费两三百万;艺画开天在制作《疯味英雄》时,每分钟平均成本约为两万元,最终团队投入500万。这还包括在创作过程中,艺画开天为了节约成本,采用了2D与3D结合的制作方式呈现画面,以此来节约产能缩短创作周期。

虽然动画的制作难度与真人影视作品相比阻力更小,但成本和技术难题依然需要去克服。对于艺画开天来说,制作《三体》动画的道路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能否呈现给观众一份满意的答卷,还需要时间和诚意去证明。

文学与IP影视化间的巨大鸿沟,还需要多长的腿?

我们从《三体》这个超级IP上看到了IP影视化的种种困难。确实,优秀的文学作品一直是影视化开发的重要部分。而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品有着不同的改编方式,从市场的反馈来看,改编水平也是良莠不齐。

首先,文学IP需要好的改编团队。不得不说,观众对于IP影视作品是有强需求的。不论是经典文学作品或是优质的网络文学的IP改编,既需要投资方对市场的精准判断,也需要编剧结合时代有重点地改编,让观众看到更加有内涵、更加深入人心的文本内容。

比如,电视剧《红高粱》共60集,在原作仅有不到30万字的情况下,编剧们在改编前对于作品和人物故事的理解便显得至关重要。而《红高粱》最终填充的新的故事线索和人物关系,经市场证明是较为成功的,因此在优质的文学作品支撑下,开发者的制作态度与能力是决定一部改编剧目的关键。

《三体》电影跳票、电视剧二次备案,到了动画就能行了?

其次,最好的电影、文学,都与IP无关。高晓松曾表示,IP是一个文学作品通过发表后能进行常规化运作的内容。而最好的电影,最好的文学,都与IP无关。“就好比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只可能属于文学。”文学有文学的角度,影视化是镜头的语言,往往成功的可能都是全新的剧本。

最后,文学改编是艺术考量也是商业考量。一部好的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也是导演的叙事艺术,更大更宏观甚至更加科幻的架构表达,不仅需要工业体系的支持,更需要导演以及整个团队对艺术的追求。

聚焦回《三体》,从很早前,这部作品就提出要展现出民族自信,这对《三体》这个IP提出了更高的精品要求,这与许多IP浪潮刚刚兴起时,许多大IP的单单追求资本运作是不同的。我们也希望游族能尽快啃下《三体》这块硬骨头,不要成为粉丝追求的“有生之年”系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