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起西南聯大,必然會說:“自由的精神”。

如果鄧稼先、郭永懷、華羅庚等大師聽到了,必然會說:“你讀了個假的西南聯大。”

在國破家亡,日寇鐵蹄踏碎河山的時候,支撐起中國,支撐起西南聯大的,肯定不是“自由精神”。“自由”在海外的美國,但肯定不在艱苦抗戰的大中華,不在篳路藍縷、爲中國延續文明之火的西南聯大。

這是一場知識界的長征,是“火種計劃”,爲中國的科學、人文、藝術,保存了火種,舉全國文化界之力,舉北大、清華、南開之菁華,打造一所戰時的大學。這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抗爭,體現的是中國知識分子真正的骨氣、毅力和決心。


很多人,都誤讀了“西南聯大”



聞一多靠兩條腿千里跋涉,帶着學生們前進;華羅庚在豬圈上寫着他的數學著作;鄧稼先、郭永懷在空襲炸彈的尖嘯中做着物理實驗。雖然艱苦,雖然危險,但他們依然爲了中國的科研和學術,爲了知識和文明的存續,燃燒着自己。

他們都是無雙的國士!你知道的,後來的聞一多,爲了真正的“民主”,犧牲在昆明;後來的鄧稼先,爲了中國的核武器,嘔心瀝血,英年早逝;後來的郭永懷,犧牲於空難,當人們發現他的遺骸的時候,他和助手緊緊抱在一起,懷裏是完好無損的核試驗機密文件。


很多人,都誤讀了“西南聯大”



他們在朝不保夕的命運中,堅持着知識分子真正的理想主義,楊振寧當時遇到一個小學弟,叫做許淵衝,他告訴楊振寧:“我要翻譯完莎士比亞全集”。

後來,這位許先生成了中國翻譯界的泰山北斗,我們所讀的很多經典國外著作《紅與黑》、《追憶似水年華》,都是他翻譯的。西方人讀的《詩經》、《楚辭》等文學經典,大多也都是他翻譯的,2014年8月2日許淵衝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成爲首位獲此殊榮亞洲翻譯家。

西南聯大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個傳奇,這所大學只存在了短短八年零八個月,卻誕生了172位院士,8位“兩彈一星”元勳,2位諾貝爾獎得主,9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培養的人才超過戰前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30年培養的人才的總和。

這羣人,在艱苦奮鬥中,積攢的火種,點燃了新中國的未來。在這裏,“家國情懷”更勝過“自由精神”。


很多人,都誤讀了“西南聯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