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此同時,侯瀚宇提出兩點建議:第一,研究所通過資產管理公司進行成果轉化存在重複評估的問題,建議評估準則認同科技成果特殊操作模式,將其視同一個經濟行爲,認可一個評估報告作爲價值參考依據的作用。但是,在公司設立的股權當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入股過程中會涉及到無形資產評估,以及其他資產評估的價值。

本報記者 朱寶琛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發展最後一公里,是實現從科學到技術、從技術到驅動創新發展的關鍵一環。科技成果只有轉化爲生產力,實現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的有機結合,才能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隨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實施,我國科技成果轉化進入新階段,正成爲把握新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重大機遇、加快邁向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抓手。”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副會長、祕書長張更華日前在“科技成果轉化與資產評估論壇”上表示,資產評估將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爲科技成果入股提供依據。

資本市場助力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源動力,離不開資本市場的鼎力支持。比如,正在穩步推進的科創板,業界普遍認爲,將助力我國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

中國知識產權發展聯盟知識產權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段志強表示,科技成果知識產權作爲創新驅動的剛需,成爲判斷企業能否在科創板上市的關鍵因素之一。從受理、審覈、上市各個環節來看,“准考證”是核心知識產權密集,審覈問詢的靈魂是科技創新,過會更加看重企業核心技術的創造、保護和運用能力。

“科創板一出生就與作爲科技創新能力集中體現的知識產權如影隨形,可以增添助力。”段志強說。

天健興業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首席評估師崔勁博士認爲,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有它的特點,收入和利潤都存在着極大的不確定性。這與資產評估、科技成果轉化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

他介紹,科技創新企業評估出企業的價值以後,下一步涉及的是整個企業價值如何分配。不管優先股的設置還是普通股票的設置,整體的架構是不變的,不能因爲設置了優先股而使企業價值發生變化。

但是,在公司設立的股權當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入股過程中會涉及到無形資產評估,以及其他資產評估的價值。各輪融資過程中也涉及到了優先股的定價評估工作,以及企業運行過程中財務報表。

“所以,資產評估工作是伴隨着科技企業整個生命週期的。”崔勁說。

資產評估爲科技成果入股提供依據

科技成果價值評估是科技成果轉化一大繞不過去的坎,直接關係到轉化的效率和質量。與一般資產評估相比,科技成果轉化的評估複雜程度更高,操作難度更大。

在張更華看來,發揮資產評估的作用,有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無形資產評估爲科技成果轉化解決了定價難的問題;二是有效地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三是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爲科技成果入股提供依據;四是使科技企業與社會各方形成一種資產紐帶關係,實現良性發展。

他同時表示,當前的資產評估在科技成果轉化上已經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資產評估還需要在三方面加強完善,來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一是科技成果轉化評估指標體系及評估方法有待加強,在大數據下完善評估指標體系及評估方法,建立更精準的評估模型;二是資產評估準則還有待完善,在無形資產評估準則的框架下,已分步制訂專利、商標、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具體評估指南,完善知識產權評估的準則體系,但專門針對科技成果的準則還有待完善;三是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培養更多人才及加強培訓。

段志強稱,當前科技成果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科技成果評估專業人才相對缺乏;二是科技成果的評估理論和方法還需深入研究和不斷完善;三是當前的資產評估機構大多由國有機構改制而來,在國家沒有專門的知識產權評估機構的情況下,統一的標準就愈發重要。

連城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霖之介紹,連城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首次提出了五因素評估體系,即知識產權、技術團隊、技術指標、經濟指標、風險指標五大因素。同時提出了科技成果貢獻率模型,爲科技成果價值評估做出了有益探索。

打通科技創新價值關鍵一環

科技成果轉化不是解決所有科技發展問題唯一的“良藥”,但是是打通科技創新價值關鍵的一環,是科技成果價值釋放的“最後一公里”。對於提高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推動科技創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財政部資產管理司相關人士稱,財政部將最大限度地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創新,努力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有關國有資產管理政策“舒適區”。

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處長沈文京介紹,當前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正初步形成,今年要重點推進的工作包括在高校、科研院所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的試點;配合財政部,推進科技成果國有資產管理改革;促進成果轉化科技金融支持;加強科技成果與企業對接等。

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資產監管部高級經理侯瀚宇介紹了中科院國資管理體制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經驗。她表示,國科控股以實施“聯動創新”綱要爲基礎,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三鏈聯動,截止2018年底,國科控股全資及控股企業共計25家,參股企業29家,直接監管研究所投資企業共計800餘家。

與此同時,侯瀚宇提出兩點建議:第一,研究所通過資產管理公司進行成果轉化存在重複評估的問題,建議評估準則認同科技成果特殊操作模式,將其視同一個經濟行爲,認可一個評估報告作爲價值參考依據的作用;第二、國資監管人才隊伍急需專業培訓,建議評估協會每年針對非評估師的國資管理人才隊伍舉辦一些資產評估基礎知識的專業培訓,協助國資監管部門提升相關人員專業技能。

北京銀行小企業事業部總經理助理王靜提出了在知識產權質押探索過程中遇到的三大難點:首先是價值評估風險。對於知識產權實際價值的判斷,銀行沒有那麼高的話語權,有些技術層面把握不是很準確。其次是法律風險。以無形資產做質押,如果遇到風險,銀行能去處置的至於無形資產,如果有法律瑕疵,在處置過程中會遇到很大的障礙。第三是處置風險。知識產權處置變現過程複雜,不像房子、汽車等可以馬上變現。

她同時表示,知識產權融資的發展,需要政府的引導與推動,包括改善市場環境、制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扶持政策,完善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尤其是對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的推動;需要中介機構的合作,由於知識產權的融資特點和專業性,從銀行角度需要與更專業的知識產權評估機構進行合作;需要抓住企業核心知識產權,銀行要改變傳統的信貸理念,要更多挖掘客戶商業模式的價值,客戶知識產權的價值,更加關注客戶未來成長的前景,來判斷企業未來的生命力,要向創投機構學習,更好的支持未來有發展前景和潛力的中小客戶。

(編輯 喬川川 策劃 朱寶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