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旭:“松花江啊,你離開的女兒回來了!”

踏上家鄉土地馬旭激動不已。 張澍攝

馬旭:“松花江啊,你離開的女兒回來了!”


馬旭夫婦在木蘭“馬旭文博藝術中心”施工現場受到建設者熱烈歡迎。本報記者白雲峯攝


馬旭:“松花江啊,你離開的女兒回來了!”

馬旭在侄孫馬寶昌家與村民嘮家常。張澍攝

□張澍本報記者徐曉海潘宏宇白雲峯劉柏森

29日,雨後位於松花江中游北岸的木蘭小城,格外清清爽爽。

正所謂近鄉情更怯,隨着與木蘭縣距離的縮短,馬旭情緒出現了波動,不像前半程那樣歡快了。10時30分左右,得知已經進入木蘭境內後,老人幾度哽咽。

在經過木蘭松花江大橋時,爲了讓馬旭看看她朝思暮想的松花江,汽車臨時停橋邊。下車後,老人把扶着松花江大橋的橋欄說道:“松花江啊,你離開的女兒回來了!”“我小時候的家就在江邊,我喜歡游泳,可是媽不讓,怕危險,我總偷着去,一到喫飯的時候,要是找不到我,媽就去江邊喊我。”馬旭回憶起媽媽站在江邊喊她名字的場景。“媽媽去世後,我就覺得松花江就是我最親的母親。”馬旭激動地說。

距離江邊180米左右的一條筆直的大道旁,“馬旭文博藝術中心”正在緊鑼密鼓施工。在簡易的工地會議室裏,馬旭和老伴兒顏學庸仔細聽取了中心的承建方黑建一建築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寶臣就中心的規劃設計、施工工期和建築質量控制等內容做的彙報。

記者在規劃設計圖上看到,“馬旭文博藝術中心”建築顏色以軍綠色爲主,東西兩側將各設有一個圓柱形結構作爲出入口,以降落傘傘頂的形態作爲出入口的頂部造型,以彰顯馬旭老人作爲中國首位女空降兵的特點。建築主體頂部將被設計成漸次承接的狀態,通過類似“龍鱗”的意向,表達黑龍江省“龍”的概念,象徵騰飛與傳承,寓意將馬旭老人的精神在木蘭縣傳承下去,代代發揚。

據瞭解,“馬旭文博藝術中心”總體爲三層,一層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設計主展廳和一、二展廳;二層900平方米,主要設置三、四展廳,多功能放映廳、報告廳,展示木蘭歷史傳承;三層面積600平方米,主要設置第五展廳及活動室。中心預計10月末建成並投入使用。

木蘭縣教育局局長季德三介紹說,中心建成後將吸納該縣孩子進入,進行特長培養,配備教師進行書法、繪畫、舞蹈、聲樂等免費教學培訓,並設立專門的活動區域,有效緩解全縣孩子一直沒有校外教學場地的難題。木蘭縣將嚴格規範資金管理,用好馬老夫婦捐贈的每一分錢。

對中心的規劃和建設,馬旭夫婦表示非常滿意,並感謝在場的所有建設者。馬旭夫婦還與中心的建設者們互動,一起歡快地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離開了“馬旭文博藝術中心”建設工地,馬旭夫婦來到木蘭縣人民小學看望在那裏就讀的孩子們。

一進入學校,馬旭老兩口就被孩子們圍了起來。融入天真浪漫的孩子們中間,兩位老人臉上樂開了花,身上彷彿增添了無窮的活力。他們走進一個個教室,與孩子們手拉着手近距離交流,詳細詢問孩子們學習和生活情況。他們還欣賞了孩子們編排的合唱、詩朗誦、葫蘆絲羣奏、舞臺劇等表演,興致所至,兩位老人與孩子們一起唱誦。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學生們爲兩位老人朗誦起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鏗鏘有力的朗誦聲在校園間迴盪。

馬旭對學生們連挑大拇指:“你們真棒!從你們身上我看到祖國光明的未來!”

當要離開學校時,馬旭、顏學庸和孩子們都顯得戀戀不捨。學生們爲兩位老人送上了自己手工製作的小禮物。老人與孩子們相約,將來還會來看他們的。

15時30分,在時隔40多年後,馬旭和老伴兒顏學庸回到了木蘭縣建國鄉建國村李國寶屯。聽說馬旭回來了,鄉親們從四面八方聚攏過來。

在鄉親們的簇擁下,馬旭和老伴兒顏學庸走進侄孫馬寶昌家屋內,坐在了炕沿兒上。男女老少把房間擠得幾無下腳之處。馬旭的後代一個個走上前來與老人相認。

馬旭的侄孫馬福家珍藏着一份家譜。這份家譜記載,馬旭的父親名叫馬永勝,從外地逃荒紮根在建國村,到現在已經繁衍到第六代,現如今已經80多口人。

“那時喫不飽飯,窮得要命。媽媽送我到部隊,把家裏僅有的一塊現大洋塞給我。”馬旭回憶起14歲那年被母親和鄉親送去參加人民解放軍的情景。自那以後,馬旭跟着部隊離開了家鄉,參加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戰爭期間,母親因病離世。忠孝難兩全,沒有見母親最後一面,成了馬旭生命中最大的遺憾。說起母親,馬旭老人眼含着淚花:“我得感謝我的母親,她如果不送我去部隊,就沒有我的今天。”

在上世紀70年代,馬旭在丈夫的陪伴下曾短暫回到村裏,爲父母砌墳、祭奠,之後由於工作繁忙,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雖然家鄉回的少,但對家鄉的思念始終縈繞心頭。平時工作中聽到東北口音就感到很親切。在部隊上或醫院裏每遇到東北籍特別是黑龍江籍的戰士,馬旭都會和他攀談一番,以解思鄉之苦。

正是從小受過了苦,才養成兩位老人勤儉持家的好習慣和肯於鑽研的精神,才點點滴滴積攢下一大筆積蓄。

“作爲一名有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我們響應黨的號召,決定把積蓄捐獻給仍然相對貧困的家鄉。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因此這錢主要支持家鄉孩子的教育。”馬旭說。

相聚的時間總是短暫的。馬旭摟着一名十幾歲的孫輩,深情地說:“你們比我小時候要穿得好、住得好。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現在的生活,未來好報效國家。”

在與鄉親們照相留念後,馬旭向他們揮手告別,依依惜別地離開了建國村。

來源:黑龍江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