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春熙裏一家始於1936的民國火鍋

在春熙路繁華的街區藏匿着這樣一家火鍋店

店內360°無死角的復古裝修風格

瞬間穿越到那藍衣黑裙、白襯衫的民國時期

地道的口味 引無數喫貨前來打卡

它就是【春熙里老火鍋】沒錯了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說到【春熙裏】想必大家並不陌生

這家始於1936年的民國火鍋

自打開業以來便深受大衆的喜愛

人均四五十便可喫到撐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全國首發 雕刻菜品火鍋的開創者

春熙裏問世以來一直在不斷突破傳統火鍋的概念,不斷的研發、不斷的創新,促使着春熙裏一次又一次的華麗蛻變。

這一次,它又將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

跟着小丑來探個究竟吧。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前不久,小丑又約着朋友去春熙裏暴飲暴食,偶然發現它“變了”。【春熙裏雕刻菜品火鍋】這是它的新名字,好奇的小丑趕緊揪住店員來了個大盤問。

原來,春熙裏這一次是在菜品上做了一個巨大的突破,那就是—食雕。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食雕的歷史非常悠久,大約在春秋時已有。

《管子》一書中曾提到“雕卵”,即在蛋上進行雕畫,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食品雕刻了。食雕是藝術的結晶體現,也是中國五千年的烹飪文化長河中留下來的奪目技藝。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平日裏我們最常見到食雕的地方還數那些較爲高檔的中餐廳,並且價格都不那麼親民。爲了讓食雕更加融入生活,春熙裏創始人張上春先生決定將食雕與充滿生活氣的火鍋結合在一起。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春熙裏是第一家把食雕文化運用到菜品擺盤中的火鍋店,藝術與生活的碰撞,讓我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感受食雕文化帶來的震撼視覺。

對此,創始人張上春先生是這樣說的,食雕和做火鍋一樣,都是一門手藝。手藝人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用時光打磨品質,用歲月沉澱情懷。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用精湛藝術工藝關愛抗戰老兵

與此同時,小丑發現了這樣一羣特殊的人—抗戰老兵。

原來,早在年初,創始人張上春先生就聯合中國最大的慈善組織【中國獅子聯會】默默開展了這個意義非凡的公益活動—關愛抗戰老兵。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他們定期邀請抗戰老兵到春熙裏免費喫火鍋,這次剛巧被小丑遇到。雖大多數老兵已經年歲過百,但每一次的聚會他們都會來。對於他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頓火鍋,更是一個戰友相聚之地。

創始人這樣的愛心舉動讓小丑頗有感觸,沒有這羣可愛的抗戰老兵爺爺,也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正是因爲他們挺身而出,不惜用生命和鮮血抗爭,才贏得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對於這些在國家和民族最危難時刻捨身赴死的英雄,我們不能忘卻。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抗戰勝利已有七十餘年,而參加過抗戰的他們已是百歲老人,對於他們我們更應該尊敬和關懷。

當小丑看到這樣的場景感慨時,創始人張上春先生早有讓人敬佩的格局了。先是向抗戰老兵基金捐贈了10萬元現金,後又是將自己的品牌持續參與到公益事業中。

既然兩千多年的食雕工藝要傳揚,抗戰英雄要關懷,那何不讓這兩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共同延續呢。所以張上春先生決定讓藝術與愛心並存。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現在每賣出一份雕刻菜品,就有一元錢捐贈給中國獅子會關愛抗戰老兵基金。

創始人張上春先生表明,關愛老兵的公益行動不僅僅是在【春熙裏·成都】。在未來所有春熙裏的直營店和加盟店,都會將此公益進行到底!

春熙裏還將與中國獅子聯會聯合舉辦雕刻工藝品愛心拍賣會,競買成功者將收穫拍品。同時,還會獲得中國獅子會頒發的愛心證書和伴手禮一份。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拍賣會籌集的善款將全部捐獻給中國獅子聯會四川會員管理委員會關愛抗戰老兵活動中心,爲抗戰老兵提供日常資助、醫療救助、房屋修繕、生日慶賀、節日關愛。

對於創始人張上春先生這樣的善舉,小丑表示真心的佩服和認可。火鍋反正都是要喫的,但喫着喫着不知不覺就爲這羣抗戰英雄獻出了自己的關愛,這樣的形式實在是讓人感到暖心。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食材和美味,都要精雕細琢。火鍋和公益,也要並肩前行。作爲雕刻菜品火鍋的發起者、關愛抗戰老兵的愛心搭建平臺。小丑表示願意加入這場藝術與公益的盛典,那麼你呢?

雕刻菜品火鍋首創者,讓公益與藝術同行

店名:春熙裏雕刻菜品火鍋

地址:暑襪南街58號3樓(近鮑師傅糕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