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出版物《西游记那些事》,由作者自在岩授权姜子说书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开尘封五百年的历史记忆,我们一起来看看序言,了解一下《西游记那些事》。

———————————————————————分割线———————————————————————

我是自在岩,青藤书屋看门的一块老石,自1521年开蒙以来,快五百岁了。五百年来,造访青藤书屋的文人学子络绎不绝,耳濡目染,竟也能知当今之事,能言当今之语。五百年沧海桑田,物换星移,还好《西游记》尚在,不能不说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中国人自古有爱石的传统。《西游记》是孙悟空从仙石里蹦出来开始的,《红楼梦》也以灵石开篇。先生徐渭“嗜石如命”,亲自为我取名“自在岩”。提起我家先生徐渭,有人了解,有人熟悉,有人崇拜,可能也有很多朋友会感到陌生。徐渭,字文长,明代绍兴府山阴县人,他把自己的住所取名青藤书屋,所以也有人叫他徐青藤。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称先生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也不知道是谁评的,姑且就这么叫吧。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称“愿做青藤门下走狗”,并且刻了一枚“青藤门下牛马走”的印章,表明他是认真的。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清末民初著名画家吴昌硕称徐渭为画圣,吴昌硕有个徒弟齐白石说“恨不得早生三百年,为青藤理纸磨墨”。话虽这么说,先生徐渭留世的字画拍卖价格也不算低,但是和齐白石动辄上亿的拍卖价相比,毕竟不能同日而语。齐白石因为活得高寿,我至今分不清他是属于清代画家、民国画家还是当代画家,据说他一生创作了一万多幅作品,但被今世各种鉴定机构认定为“真迹”的有四万多幅,于是坊间称齐白石一直用灵魂在画画。

先生徐渭不单是一位画家,他时常念叨自己书法第一,诗歌第二,文章第三,绘画才排到第四!先生还有一个军事家的头衔被后世所称道,他曾担任胡宗宪胡大人帐下的首席幕僚,协助胡宗宪剿灭东南倭寇卓有成效。胡宗宪是安徽绩溪人,当年总督大明东南七省军务,威震天下,名噪一时,他礼贤下士、选贤与能,帐下文有徐渭、武有戚继光,各路人才济济。先生徐渭当年受胡宗宪赏识,胡大人知人善任,先生敢不竭忠尽智,擒王直,诛徐海,运筹帷幄,出奇制胜,平定东南海盗倭寇之乱,计谋都出自先生之手。

以一介文人而被冠以军事家称谓的,在我们绍兴府,除了先生徐渭,还有王阳明先生。王阳明打仗善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叛军往往闻名丧胆。有一次,王阳明奉命剿灭广西发生的叛乱,叛军首领一听说王阳明来了,立刻让手下把自己给绑了,早早地举起白旗,把自己送至王阳明帐下请罪。王阳明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用现在的话说,他实际是发起了一场明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家学说,成为开创“阳明心学”的一代之宗。后人把他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先生当年定居在绍兴府天泉桥边,也就是他和弟子们著名的“天泉论道”所在地,离我所在的青藤书屋只隔了两条街。那时,可以说是王阳明的时代!大明朝的文人士子们仰慕阳明心学,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绍兴府聆听王阳明先生的教诲,人数最多的时候有上万人,旅店住不下只好住进寺庙。王阳明先生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称得上桃李满天下,门下弟子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先生徐渭也是他的再传弟子之一。

五百年后的今天,阳明心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举国上下又掀起了学习阳明心学的热潮,这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然而,阳明心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从诞生之初就受到诸多挑战,传统儒家总看阳明心学有点别扭。对阳明心学的评价,最有意思的当属四川成都人杨慎,他把当时流行的阳明心学比作“时鱼”和“新笋”。杨慎说:

宋儒“格物致知”之说久听生厌,“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之说一出,新人耳目,如时鱼新笋,肥美爽口,若久又生厌,依然是鹅鸭菜蔬上也!

杨慎把阳明心学比作传统儒学的花样翻新,这样的评价其实还算温和的,虽说是“时鱼”和“新笋”,但毕竟还是儒家思想的一脉传承,本质上还是自己人。与杨慎、王阳明同时代的内阁大学士桂萼则直接把阳明心学斥为“伪学”!

这位杨慎先生被网上评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先生徐渭排在第三。杨慎排在第一可以说是名至实归,不仅在明代,宋代苏东坡以后的数百年来都是没有争议的。先生徐渭孤傲自尊,生平却只服三个人,政治上服胡宗宪,师承上服王阳明,单就文章才华而论,只服杨慎一人。

杨慎是全才型的人物,一般人都觉得他是一位文学家、史学家和书画家,却不知道他还是哲学家、天文学家、戏剧家、民俗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包括植物学和动物学)以及地理学家等等,是公认的明代著述最丰富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生平著作多达四百多部。杨慎没有军事方面的舞台,如果给他舞台,单凭他写的《韬晦术》一书,就可以断定,他能和先生徐渭、王阳明先生一样,成为一名军事家。

胡宗宪、王阳明、杨慎等人,都是和《西游记》同时代的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不论在世时多么叱咤风云、多么才华横溢,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浪花一朵,现在只有自在岩这块老石穿越了五百年过来告诉你《西游记》的真相。

《西游记》堪称我中华之“国书”,西游故事业已成为每个中国孩子的启蒙故事,不论男女老少都对它非常痴迷,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恐怕没有不知道《西游记》的,通过原著改编的86版电视剧西游记,更是把这种影响力推向了高潮。

比较而言,86版电视剧西游记是所有西游影视作品中最尊重原著的,它的播出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有史以来重播次数最多的电视剧,让人百看不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童年回忆。86版电视剧西游记可能是未来五百年都无法超越的电视剧,它必将和原著一样光耀史册,当然它的续集除外!好比书圣王羲之写《兰亭序》,成为书法一代经典,却是酒后即兴之作,后来再想要依样画葫芦,怕是不能够了。

86版电视剧西游记属于一个时代,后世会记住杨洁、六小龄童、许静清等主创人员,尤其要说说六小龄童,他们章家是绍兴城中的百年猴王世家,祖上三代都是演绍剧的,为演好猴戏,章家几代人坚持和猴群同吃同住在一起,把猴戏演到了骨子里,最终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用两个字送给八六版电视剧西游记剧组----“有功”!

现在《西游记》成为一种情怀,各种解读、解密如雨后春笋,但《西游记》原著的作者是何方神圣,依然是几百年来的一桩公案。我们喜爱西游记,评论西游记,如果连原作者是谁都搞不清楚,那谈何评论,谈什么解读?前提错误,结果无异于缘木求鱼!

关于《西游记》的作者,明代最早版本署名为“华阳洞天主人”,清代人一直认为是元代的全真教道长丘处机所作,而民国时期的鲁迅和胡适则认为作者是明代淮安府的吴承恩,又宣称《西游记》无非是“游戏之作”。平心而论,我对鲁迅先生和胡适先生都是非常景仰的,尤其鲁迅先生也是绍兴人,他们周家台门就在青藤书屋对街,现已改造成规模宏大的“鲁迅故里景区”,每年前来参观的游客达到数百万。但赞赏一个人,不必赞成他的全部观点,在《西游记》作者这一议题上,鲁迅和胡适下的结论显然是草率了。

当然,胡适的责任要更大一些。鲁迅当年写信给胡适,认为《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只是提出了学术问题的一种可能性,而胡适非常武断地下了结论。胡适当年一公开发表这个观点,当即遭到了多位知名学者的强烈反对。胡适是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的学生,杜威主张搞学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西游记》作者这个问题上,胡适先生显然只学到了他老师的一半,他确实作了“大胆假设”,却没有“小心求证”!不久后,和《西游记》有关的各种史料陆续被发现,吴承恩的文集也被发现,最终发觉吴承恩和《西游记》毫无交集,鲁迅和胡适也就不再讨论这个议题,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独尊鲁迅的氛围下,有出版社居然以此为依据,堂而皇之地把《西游记》作者署名为“吴承恩著”,不告诉读者来龙去脉,不在前言或后记中加以说明,实在是非常遗憾。其实,鲁迅和胡适考证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本无可厚非,对与错都只是学术问题,但堂而皇之地署名为“吴承恩著”,继而又当成一个文学常识,实在是误人子弟。这是对原著的不公,对先人的不公,对历史的不公,相信吴承恩老爷子地下有知,也必定于心不忍。

吴承恩文集中找不出和《西游记》有关的线索,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证据可以说没有,提出这个观点的唯一理由是明代《淮安府志》中记载吴承恩曾写过一本叫《西游记》的书,但写过书名为《西游记》的人,整个中国历史上绝对不是个位数。吴承恩的“西游记”根本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百回本数十万字的神魔小说《西游记》,根据清代人的记载,那只是一本游记类的书。

我们所看到的百回本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本名叫做《西游释厄传》,“西游记”只是一种通俗的叫法。它的真正作者,由于政治上的因素,在明朝的时候无法明说,有关的知情者从道义出发,为了避免作者的后代受到政治迫害,往往三缄其口。到了满清入关,明朝灭亡,文人们隐居的隐居,投降的投降,殉国的殉国,国破家亡,朝不保夕,求生存都不得,哪有什么心情和精力关心《西游记》,而知情之人又相继去世,《西游记》作者至此成为谜团。

数百年来,无数文人学子前赴后继,都在为解密《西游记》而努力!在鲁迅和胡适的年代,受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有些资料无法核实,有些资讯无法获得,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不能苛求他们,他们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值得尊重,他们的结论至少否定了丘处机为作者的可能,对成书年份的研究也基本正确。鲁迅先生虽然没有考证出《西游记》的真正作者,但他认为《西游记》是名著中的“魁首”和“巨制”,这是对《西游记》积极公正的正面评价。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不同了,信息获取如此之便捷,再不对《西游记》的事实加以厘清,再误解了作者的本意,再继续张冠李戴,就是我们不用心了,谜团如果继续一代一代传下去,既无法告慰先人的在天之灵,也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更贻笑于同样喜爱《西游记》的世界人民。从小处讲,在《西游记》如此风靡甚至深入人心的当下,各种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以及动漫、网游等层出不穷,创造了无法估量的经济价值,而我们却把真正的原作者晾在一边不闻不问,显得不太厚道,毕竟著作权是他的。

《西游记》出自明代一位顶级文学家之手,是一部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的伟大名著,洋洋洒洒一百回数十万字,不是普通人能写出来的,在精彩的神魔小说外衣下,是作者缜密的文思和极尽奢华的文采。这位作者其实在原著中布埋了太多的线索,设定了太多的伏笔,留下了太多的痕迹,来告诉我们《西游记》到底是一部什么书!把严肃的历史事件以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展现,给读者带来快乐,尤其给儿童带来欢乐,当然也是作者的本意之一,但如果仅仅把它看作是“打怪升级的游戏之作”,实在是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

原汁原味的《西游记》,是由南京的金陵世德堂于明代万历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592年)刻印出版,当时署名为“华阳洞天主人校”,这一版本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或者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署名为“吴承恩著”的《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基本上以金陵世德堂版本为基础,虽然署名张冠李戴,但内容尊重了原版。其他相差太远的版本,如果不是原汁原味的话,老石建议不看也罢。观看本书时,最好随手备一本原汁原味的《西游记》,以便于随时翻阅查证。

历史上很多学者都直觉地认为:《西游记》的寓意是肯定存在的,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而不知其寓意所在。这一判断是非常准确而中肯的!《西游记》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它的作者到底是谁,那些耳熟能详的妖魔鬼怪都是些什么人,青藤书屋百年老石自在岩将带你一起翻开尘封五百年的历史记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