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又到一季度一次的換老婆時間,不知道四月新番中有哪些讓各位小夥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不過,所謂擁有歐雞雞的男人的宿命就是永遠的向前看啊。過去的老婆就讓她過去吧,收拾收拾期待一下四季度中最重要的七月番纔是正事。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如果說這次新番有什麼趨勢的話,那就是名字越來越長了,什麼《普通攻擊是全體二連擊,這樣的媽媽你喜歡嗎?》還有去年的《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兔女郎學姐》。除了標題以外,他們還有一個統一特徵就是由輕小說改編,反正字越多稿費就越多嘛不是。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按這樣下去,《三國演義》的標題應該是《原本賣草鞋的我在國家滅亡前遇到兩個武功超強的兄弟然後一起匡扶漢室》。不好意思啦,我們輕小說標題字多就是牛逼。實在不行還可以當廁紙啊,免得關鍵時刻不夠用。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本來ACG都是一家親,你有你的輕小說動漫,咱們遊戲領域自然也有小說改編的作品。說到這個您可能會馬上想到安德烈的《獵魔人》或者格魯克夫斯基的《地鐵2033》。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同樣是憑藉着小說改編遊戲和電影在各個娛樂藝術領域留下了他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就是湯姆克蘭西。

▋ “湯達人”與紅色風暴

如果您聽到這個名字還是一臉懵逼的話也沒關係,我說幾個遊戲的全稱您就明白了:《湯姆克蘭西之幽靈行動》、《湯姆克蘭西之全境封鎖》、《湯姆克蘭西之彩虹六號》、《湯姆克蘭西之細胞分裂》。是的,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育碧遊戲的全名都帶有“湯姆克蘭西”的前綴,而他們也全都是由其小說改編而來。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1947年,湯姆克蘭西出生於美國馬里蘭州。本着喫飽了就喜歡亂想的原則,生活在幸福家庭的湯姆克蘭西夢想着成爲一名美國軍人。但也許是因爲小時候沒有好好做眼保健操的緣故,湯姆克蘭西有着嚴重的近視眼,因而在參軍體檢的時候不幸落選。所以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少玩遊戲保護視力。俗話說上帝爲你關上了門窗自然也會把你的空調打開,未能實現夢想的湯姆克蘭西后來走上撰寫軍事小說的道路。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1984湯姆克蘭西的成名作《獵殺紅色十月》發售,爲那時候蕭條的小說市場注入了第一計強心針。同樣是軍事諜報小說,相比於同行們爛大街的風流特工,香檳美女這樣吸引眼球的情節,克蘭西的小說中充斥着大量考究的技術數據和真實的內幕細節。人物形象也更接近現實,他們堅毅,正直,是屬於那些真正的軍人的樣子。或許你把他當做正經的軍事檔案也不爲過,其成名作《獵殺紅色十月》也被總統稱讚爲“一個在技術上近乎完美的故事”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1986年,克蘭西發售了他的第二篇小說《紅色風暴》,該作同樣展現了令人驚異的真實細節。在撰寫這篇小說的時候,克蘭西接受了英國皇家海軍潛艇指揮官道格小約翰的幫助,使得小說更加專業且硬核。而因此結緣的兩人也成爲了好友。1996年,退伍的道格與克蘭西結伴成立了“紅色風暴”遊戲工作室,這也成了未來無數經典的湯姆克蘭西系列遊戲的開端。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剛成立的“紅色風暴”工作室並他們想象中那樣憑藉克蘭西的名氣而一炮走紅,最初他們製作了幾款策略遊戲都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兩年後,技術逐漸成型的紅色風暴轉型製作一款FPS遊戲,而那年的克蘭西也正好在撰寫一本名爲《彩虹六號》小說。於是他們決定採用同樣的名字命名新遊戲,並且劇情上互相補充。就這樣,紅色風暴的第一款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硬核戰術射擊遊戲就這樣誕生了。

▋彩虹六號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射擊遊戲講究個什麼,無非所謂射爆的爽快感。可湯姆克蘭西偏不,因爲那樣一點也不真實,就好像我們唾棄市面上的抗日神劇一樣,滿屏番茄汁或是以一敵百在他眼裏或許是對真正戰爭的褻瀆。《彩虹六號》是一款以FBI人質救援小隊爲題材的戰術FPS遊戲,其最主要的特點也在這“戰術”二字上。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在初代彩虹六號中,玩家需要在每個任務前制定相應的作戰計劃,設定好所有隊友的前進入線和進攻方式。這個過程往往需要十幾分鐘的時間,相比之下真正端着槍上戰場的時間卻只有幾分鐘。雖然敵人往往只有不到二十人,但難度上卻頗爲硬核。遊戲中只要中上一槍基本就能宣告死亡,隊友無法復活,沒有快速存檔也沒有雞腿加血這些爲遊戲性服務的設定。喘氣回血大法就更不用說了,玩的就是一個真實。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一年後,彩虹六號的資料片《鷹擊長空》發售,爲一代新增了俄羅斯航天發射中心、泰姬瑪哈陵、英國大本鐘、中國紫禁城和美國國會山等相關地圖。可惜的是,彩虹六號一代和資料片都沒有正式進入中國發售。不過那時候咱們也不講究什麼正版,三大媽見就完事了。儘管如此,彩虹六號初代還是獲得了超過50萬份的好成績。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一直以來,“紅色風暴”工作室的遊戲都是由法國著名土豆商育碧來發行的。直到《彩虹六號》的優異成績引起了育碧的注意,並且成功在2000年被其收購。因此後來“紅色風暴”和湯姆克蘭西品牌下的作品也都轉入育碧旗下製作發行。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不久之後的《彩虹六號2:雷霆戰將》沿襲了1代“一擊必殺”的特點。在這樣的高難度下,作爲指揮官的玩家必須在每一關都在制定戰術階段尋找最優解。沒有無腦突突突的快感,玩家能做的只有一遍又一遍的嘗試新的戰術以保留隊員們的生命。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值得一提的是2代的第一個DLC“特警迷城”,全稱《湯姆克蘭西彩虹六號雷霆戰警資料片特警迷城》(Tom Clancy's Rainbow Six Rogue Spear Mission Pack: Urban Operations)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遊戲標題。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該資料片爲遊戲新增了兩個戰役共18個張地圖,其中還有5張是一代的重置版。而且沒有任何劇情,僅僅是單純的前往地區解救人質而已。咋一看似乎沒有什麼購買的必要。但是,特警迷城首次爲系列帶來了定製任務。雖然只有短短18張地圖,但某些程度上玩家可以選擇從不同的角度來玩遊戲,偵察、希冀、獵殺甚至是扮演防守方抵禦敵人的進攻。可以說,這也爲十幾年後“圍攻”徹底轉型網絡遊戲打下了基礎。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此後的幾年,育碧陸續發行了續作《彩虹六號3》、《彩虹六號 -禁錮法則》、《彩虹六號:維加斯》、《彩虹六號:維加斯2》。在這個過程中,多人部分的比重越來越重。直到2008年的維加斯2之後,《彩虹六號》的消息突然戛然而止。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3年後,育碧終於再次放出了《彩虹六號》新作“愛國者”的首支預告片,依舊是熟悉的硬核嚴謹的戰術策略FPS,回到主打單人敘事路線的“愛國者”爲玩家拋出了在國家面前平民的犧牲是否值得的問題。這樣略顯黑暗沉重的主題似乎預示着育碧會在單機逐漸衰弱的今天逆勢而行專心講一個好故事。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但顯然商人還是逐利的。2013年,育碧單方面宣佈《彩虹六號:愛國者》遊戲計劃取消。從一個非粉絲的旁觀者角度來看,這項舉措並不難理解。一直以來,《彩虹六號》都處在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雖然其憑藉着湯姆克蘭西的大名和嚴謹專業的戰術射擊因素贏得了不少狂熱粉絲的喜愛。但硬核往往意味着小衆,而小衆則意味着沒賺頭。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作爲第九藝術同時也是娛樂產品,向遊戲性妥協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2013年是《彩虹六號:愛國者》也是湯姆克蘭西去世的一年。這位偉大的作家於2013年10月1日離開了人世。不過從某個角度來說也能算是喜喪。畢竟如果老爺子再多活一年看到了《彩虹六號:圍攻》是一款玄幻遊戲的話指不定氣的在棺材板裏做伏地挺身。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在“愛國者”突然暴斃的一年後,育碧官宣瞭如今彩六的最新作“圍攻”。完全拋棄單人劇情的彩六圍攻可以視作是一種順應時代潮流的舉動。雖說發售初期受到了不少老玩家的聲討再加之一些硬件問題導致遊戲評價褒貶不一。但一年之後的彩六卻憑藉着其頑強的生命力令所有遊戲評論家們大跌眼鏡。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如今的彩六也是常年佔據着steam在線人數排行版的前列而被無數玩家熟知。《彩虹六號:圍攻》保留了系列傳統的戰術策略玩法以及新穎的環境破壞等優點,但同時除了育碧祖傳的土豆服務器和bug問題以外,遊戲本身還存在着較高的門檻以至於不被人們看好。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可以看的出來,育碧對彩六的運營還是十分上心的,遊戲上線一年後服務器等硬件問題也都慢慢得到解決。而由於存在着環境破壞的特性,在某些不正經的遊戲介紹中,彩六的遊戲標籤是“恐怖”。因爲你永遠不可能知道會在哪個突然伸出一根槍管將你擊斃,或是在某個角落瑟瑟發抖的時候“嘭”的一聲自己連人帶牆被整個炸飛。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彩六圍攻是具有一定的上手難度的。複雜的地圖,多樣的幹員技能等等。萌新入坑不被大佬虐個千八百回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玩過這個遊戲。但他的難度類型卻又跟已經涼涼的《泰坦隕落2》不同。彩六的難度在於對於地圖的熟悉以及各種套路等等,就算再怎麼喫癟,玩熟悉了之後玩家也就能馬上感覺到自己的成長了。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而泰坦卻不同,它的難度在於操作層面上。對於一個手殘玩家來說,就算玩上一年也只能對着飛檐走壁的大佬感嘆牛逼!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遊戲是需要天賦的,並非努力就能彌補。因而太過硬核註定走不遠,所以圍攻纔會在遊戲中加入各種超現實的武器和技能以提升遊戲性。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遊戲性吸引新玩家,專業性提升用戶粘性,這也就是小豆常說的遊戲的上下限。從這點上看,彩六不失爲一款優秀的網遊。只不過稍微違背了湯姆克蘭西對於專業性的追求。也許育碧的每年招那麼多實習生就是用來壓老爺子的棺材板的吧。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大預言家克蘭西與幽靈行動

真實,嚴謹是湯姆克蘭西最最重要的標籤,這也是無數硬核軍事愛好者追捧其爲“技術性驚險小說之父”的原因。在這樣儲備着豐富知識的情況下,湯姆克蘭西也成爲了一名軍事理論大師。他甚至在1994年的《美日開戰》中預言了一年後的美國日本之間的經濟戰爭。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另外在1996年的《總統命令》中,他描繪了恐怖分子駕駛波音747自殺性撞擊美國國會山的情節,這與911恐怖襲擊上如出一轍。因而許多人相信恐怖分子是學習他的小說而行動的。同樣的,湯姆克蘭西的遊戲也繼承了預言家的優良傳統。同樣是小說與遊戲的劇情互補,2001年湯姆克蘭西和“紅色風暴”同時推出了《幽靈行動》。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該作的背景設定在2008年,俄羅斯邊境發生武裝衝突,世界局勢火藥味十足。不同於彩虹六號中拿着滋水槍的城市反恐,幽靈行動的場景移到了廣袤的東歐平原。自然,精英小隊手裏的傢伙也鳥槍換大炮,什麼AT-4反坦克火箭筒、MM-1自動榴彈發射器應有盡有。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由於場景相比彩六大了許多,戰前的制定戰術變更爲了戰鬥中利用戰術地圖即時下達指令。這就要求玩家需要更多的大局觀和隨機應變能力。與前者一樣的,任務中玩家最好能保存隊員的生命,因爲他們死了可不會復活。不過這種反人類的設定在二代終於被育碧取消,並且由第一視角調整爲越肩視角並一直沿襲至今。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二代發售於2004年,同時登陸xbox、ps2和ngc,但只有xbox獲得了口碑銷量雙豐收,另外兩者則慘不忍睹。畢竟當時的育碧也勉強算個小財主,於是各個平臺的不同版本都分發給世界各地的工作室同時製作。着手xbox版的是老東家“紅色風暴”,至於那個慘不忍睹的ps2版嘛,是由咱們的上海育碧開發的。要理解的嘛。

兩年後的《幽靈行動:尖峯戰士》也是同樣的命運,紅色風暴的xbox360版大受歡迎,而瑞典Grin工作室的PC版則被人噴的狗血淋頭,看起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育碧在家用機市場還是更支持微軟的,建議索狗微博集合爆破。(莫當真莫當真)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尖峯戰士在當年看來絕對算的上是佳作,育碧也因其優異的發揮成功打入主機市場。一年後的《幽靈行動2》發售,畢竟年貨傳統,不過只能算是反響平平。又過了3年,育碧終於放出了新作《幽靈行動:未來戰士》的預告片。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當時的E3展會大概是這樣的,臥槽,真人預告,牛逼!臥槽,光學迷彩,牛逼!臥槽,機械外骨骼,牛逼!臥槽,遙控無人戰車,牛逼!臥槽,單兵肩部導彈發射器,牛逼!不過當時的育碧可不是什麼誠實的小甜甜。同年宣佈的發售日期當場就跳票,再等到第二年的E3玩家們看到的就只剩下吹破的牛皮了。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什麼機械外骨骼、無人戰場、導彈發射器統統不見,就只剩下光學迷彩和透視這種低級外掛(拜託就算玩CF也不會去載這種辣雞外掛好嗎)。總之“未來戰士”最終還是順利發售了,爲此育碧還花了五千萬(衆說紛紜,有說一千萬、八千萬or一億的)美金拍攝了一部《幽靈行動:阿爾法》的真人短片電影。老實說這麼多錢拿去好好填充遊戲內容不好嗎,萬惡的市場營銷啊。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至於幽靈行動最近的一部“荒野”則沒什麼好說的了,該吐槽的也都吐槽過。不還是老生常談的公式化開放世界。不過和三五好朋友在廣袤無垠的育碧荒野中尋找bug還是頗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難能可貴的是,幽靈行動從一代開始就擁有着多人遊戲模式,至今十幾年都在逐步完善且不曾改變,沒有像彩六那樣變爲競技遊戲,而是自始至終經營着“朋友間的快樂”。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除此之外,幽靈行動還有一個頗有意思的傳統,那就是被某國政府抗議。從二代的朝鮮再到尖峯戰士2墨西哥封殺,再到幽靈行動荒野被玻利維亞抗議封殺。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的上這些國家地區對於育碧完美復刻當地景色的肯定吧。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細胞分裂與全境封鎖

2008年,育碧獲得了湯姆克蘭西名下所有智慧財產權,並且與同年發售了一款名爲《湯姆克蘭西系列》的XBOX遊戲合集,其中有3張DVD,分別爲《幽靈行動》、《細胞分裂》、《彩虹六號》。同時,這三款遊戲也是XBOX上銷量最高的遊戲系列,果然育碧和微軟有一腿。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在這三者中,《細胞分裂》應該是年輕玩家中知名度較低的一款。因爲其沒有那麼濃重的湯姆克蘭西氣息。而最新的一作也至今有六年的歷史了,其實如果沒有“圍攻”的話,彩虹六號的現狀也許更爲不堪。不同於前兩者的戰術射擊,《細胞分裂》跟側重於動作潛行。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沒有了戰術指揮小隊的燒腦,《細胞分裂》更注重個人英雄主義,整個系列6部遊戲主角只有一個,山姆·費舍爾大叔。儘管如此,在細胞分裂中你也享受不到什麼突突突的快感,遊戲中你只能一點一點潛行踱步暗殺敵人。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本身潛行TPS就十分冷門的遊戲,這六年來育碧也沒有半年續作的意思,在如今潛行遊戲愈發頹勢情況下,殺手、神偷這樣的往日大作都以日薄西山,更別說雪藏多年的細胞分裂了。總覺得這遊戲墳頭草都該比小豆高了吧。

如果現在再出一款湯姆克蘭西合集的話,那麼取代《細胞分裂》的遊戲一定是《全境封鎖》系列。作爲克蘭西最新的IP,全境封鎖直到老爺子去世三年後才第一次面世。沒有了老爺子的束縛,這次的背景故事則更加玄幻了,特工們將要面對的是被喪屍毀滅的紐約市。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初見之下,全境封鎖給人的感覺就是“廣袤的大地圖”、“百人同屏對戰”、“PVE與PVP共存”、“玩家間的勾心鬥角”,玩家看完片子滿腦子就四個字:臥槽,想玩。雖說在這次的預告片中,除了畫面縮水以外育碧沒有太多的造假。但真正玩過之後,人們才發現好像也就那樣。同尋常的網遊一樣,玩到最後也只剩下重複的刷刷刷了。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不說別的,起碼在預告片領域,育碧絕對算的上是世界頂尖廠商。當然,除了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作以外,育碧還爲湯姆克蘭西系列增添了許多不那麼知名的遊戲。畢竟老爺的一生寫了79篇小說,宛如一座巨大的寶藏。就算再給阿育三十年時間也無法挖掘殆盡。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如2009年由育碧Bucharest工作室開發完成的《湯姆克蘭西之鷹擊長空》。這是一款少有的空戰遊戲,多達67種戰機可供玩家選擇。並且支持4人協同作戰以及16人的對戰模式。不過作爲比潛行更爲冷門的空戰題材,鷹擊長空系列並沒有取得太好的反響。甚至是2010年的鷹擊長空2最終淪爲贈品,連實體盤都沒有刻錄。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除此之外,育碧還出過一款名爲《湯姆克蘭西之末日戰爭》的遊戲,該作同樣並非FPS或者TPS,而是一款即時戰略遊戲。可惜的是作爲一款2009年的遊戲,《末日戰爭》只支持XP和Vista系統,如今看起來不免有些寒酸。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雖說克蘭西老爺子已經仙逝多年,但其留下的79部小說可以說是如今育碧最大的財富。在日本輕小說如廁紙搬氾濫的今天。爲了不讓未來所有的ACG標題都變成“老媽平A會暴擊”的這種怪物,也爲了不讓抗日神劇愈來愈氾濫,不讓所有嚴肅藝術作品變成莫名其妙的男歡女愛,我們需要湯姆克蘭西這樣的作品。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因爲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娛樂至死的精神。還是有許多玩家,許多人願意去欣賞這種看似枯燥的、硬核專業的東西。而且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去喜歡這樣更有深度的作品,即使老爺子的作品也被育碧魔改的差不多了,但總算沒有變成什麼特工狂花galgame吧,不是嗎?

這些硬核戰術射擊遊戲的鼻祖,終於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