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朋友聊天,說起寶馬X3國產了,什麼時候X5國產,說不定便宜了,到時候可以考慮去買一臺。朋友一臉鄙視的望着我,說X5和寶馬5系是同一平臺,但是卻賣着7系的價格,你想買X5,買個5系不一樣麼?

你還別說,很多人都有這個想法,覺得同一平臺出來的車應該就是一樣的價格,否則就是坑,比如X3用的是寶馬3系的平臺,卻賣5系的價格,是不是太坑了?另外關於大衆,大家更有話說,說大衆就兩個平臺,那就是PQ35與PQ46平臺,什麼高爾夫,途觀,帕莎特,途銳,奧迪等等全是基於這兩個平臺出來,但是賣的價格完全不一樣。

寶馬X5用的是寶馬5系的平臺,價格卻相差30萬,是不是太坑了?

其實平臺到底是什麼?相信一般的人是說不出來的,很多人甚至等同於底盤,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所謂的平臺是指一套組合模塊,如果你拼過樂高的積木就知道了,一個型號就代表着一個平臺。一個型號有各種大小,形態的模塊,能力強的小朋友可以通過這裏面的模塊,組裝出完全不同的玩具出來,可以是車,可以是船,甚至可以是飛機,坦克。

而在車上,一個平臺代表着一個車廠的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本質上是大量採用共同的零部件,採取相似的底盤、車身結構、行駛結構、相似的生產工藝。

寶馬X5用的是寶馬5系的平臺,價格卻相差30萬,是不是太坑了?

那麼這樣的話,開發車來就相當於拼積木了,不僅使車輛研發縮短了週期,而且共用零件大大減少了生產成本,並且使已經存在的優秀車型的技術優勢拓展到其他更多的車型。

可見平臺並不等於底盤和懸架,同時相同平臺的車型並不一定代表產品的同質化,比如大衆的PQ35平臺,開發出了尚酷,途安,開迪,速騰,奧迪的TT,途觀,你覺得他們應該是一樣的車,賣差不多的價格麼?

再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大衆MLBevo平臺,組裝出了賣30萬的奧迪A4,也組裝出了賣400萬的蘭博基尼Urus,你覺得這是一款車麼?

寶馬X5用的是寶馬5系的平臺,價格卻相差30萬,是不是太坑了?

所以說大家在買車的時候,可以忽略平臺這麼一個概念,否則你會覺得買SUV都不合算,因爲基本上SUV都是基於低一級的轎車平臺開發出來的,比如X5採用5系平臺,X3採用3系平臺,X1採用1系平臺。

同一平臺出來的車,只要調教不一樣,開起來完全不一樣,像30萬的A4與400萬的蘭博基尼Urus,更是天差地別,所以大家就不要糾結同一平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