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穿越狼塔線需要穿越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羣山,由於天氣原因,狼塔線的雨雪更加頻繁,這時開始徒步,連往年遊牧的牧民們都還沒有進山,也正因爲如此,謝康和驢友們度過了沒有任何牧民補給的前6天,食物和飲水都需要在途中自己解決。然而,只有歷經過艱辛和挑戰後,不期而遇的風景纔會讓人感到深深的震撼,說的就是行走在狼塔之路的感覺。

“這是一次值得的經歷,也是送給自己40歲最好的生日禮物。”昨天,“驢友”謝康說起這次“無人區”徒步的總結,用了簡單的兩個字——值得。

謝康是海寧人,是一名個體戶。前段時間,他和驢友們徒步穿越新疆的天山無人區:狼塔之路。

這是穿越北天山最爲漫長、艱辛和危險的徒步線路。從6月7日到6月17日,他和隊員歷時11天、徒步200公里、總爬升高度超過1萬米,其中8天遭遇惡劣天氣。

在這個被人稱爲“行走在天堂和地獄”之間的線路,讓他領略了最美的風景,也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危險......

11天、200公里,海寧40歲“驢友”穿越天山無人區

做足準備 向着天山無人區出發

對於不接觸徒步運動的人來說,狼塔這個名字可能有些陌生。

狼塔,地處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之間。得名於新疆天山山脈間的一條名爲爾特蘭特的河流及海拔5290米的雪山——河源峯。狼塔C+V穿越線由C線和V線組成,起點爲呼圖壁白楊溝,終點爲農大林場。途中有原始森林、冰雪達坂、懸崖絕壁、高山湖泊,還有人工開鑿的險峻棧道,無論是強度還是風景指數,它都被譽爲最高的9級。

因此,有人因此形容,這是“行走在天堂和地獄”之間的線路。

謝康從十多年前開始,就愛上了徒步,曾幾次走過無人區,拿他自己的話說,是一個“不安於現狀、性格張揚的人。”

“任何一次徒步都不是開玩笑,貿然行動就等於危險。”他還說,爲了這次“狼塔行”,他在出發前,就做了充足的準備:體能儲備、模擬訓練、線路的研究和分析,還有裝備選購,以及進山前一個月的飲食控制和運動調理。

6月7日正式徒步。和謝康一起的,共有25名驢友,來自全國各地,兩名領隊來自當地。

謝康的揹包大概有25公斤重,除了食物和換洗的衣服,還有帳篷、睡袋、戶外用的氣罐等。“每天從上午9點出發,晚上七點多紮營休息,平均每天要徒步10個小時左右。”他介紹。

11天、200公里,海寧40歲“驢友”穿越天山無人區

遭遇過雪崩、穿着涼鞋淌過零度的河流、被狼跟蹤.....

穿越狼塔線需要穿越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羣山,由於天氣原因,狼塔線的雨雪更加頻繁,這時開始徒步,連往年遊牧的牧民們都還沒有進山,也正因爲如此,謝康和驢友們度過了沒有任何牧民補給的前6天,食物和飲水都需要在途中自己解決。

惡劣天氣隨時能出現。就在隊伍經過位於南北疆分界的蒙特開增達坂時,還遭遇了連日的雨雪天氣,積雪深度達到1米多,能見度只有三四十米,行進十分困難。

“登山杖只差一點就全部沒入積雪中。”他描述,就在行走最困難的時候,隊伍甚至還遭遇了一次小型雪崩,“雪崩的位置離我大概只有二十米不到,那是我們經歷的最艱難也最緊張的一段時間。”

由於風力很大,行走時常會有小石塊裹挾在風中擊打到人的身體,這些石頭並不會讓人受傷,但如果是從山坡上自由落體的石塊,帶來的衝擊力可以擊穿人體,雪崩可能給徒步者們帶來的危險也是相似的道理。

對他們而言,每一次抬腳都是一次挑戰。當時領隊用一根食指放在嘴邊,做出“噓”地動作,示意大家不要出聲。

“大家大氣都不敢出,自己雖然能算是個‘老驢’了,但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只能跟着領隊更加小心地往前走。”他描述。所幸,雪崩最後沒有發展得更加惡劣,徒步隊伍在經歷重重考驗後,安全地穿越了蒙特開增。

走在沒有人煙的地方,體力與心力被一點點地消蝕。在騎虎難下之時,是向前還是折返?

但這些,都被韌性十足的謝康踩在腳下。這個地區溫差很大,一天可以經歷四季,早上和晚上要穿羽絨服,而到了中午,熱得只穿一件短袖。

就在第六天,走出C線時,謝康已經連續過冰河30多次,他是穿着涼鞋過河的,整個人全身溼透,再加上水是冰雪所融,溫度已經接近零度,雙腳已經麻木,他很難判斷腳下踩到的是溼滑石塊,還是柔軟的沙土。

“體能消耗大,渾身發抖,處於失溫狀態。”謝康喝下了保溫杯裏僅剩不多的熱開水,換了速幹內衣,到達營地後,人才漸漸緩過神來。

這次徒步,團隊裏的25個人全部走完了整條路線。一路上,讓謝康結識了不少新夥伴。隊伍裏,有一名20多歲的小夥子,出發不久腳上就磨了一個大水泡,到後來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由於速度走得慢,不能跟上大部隊,他還被狼跟蹤。

“當時到處都是雪,能見度很低,右側山脊上有一個黑影站在那裏。”謝康介紹。好在,這一切被走在最後面的領隊看到,領隊朝着小夥子大喊一聲:“小二啊,慢一點!”

聽到喊聲後,這條黑影“嗖”地一下跑了,“從形態上看,就是狼。”

“整個途中,大概看到了兩三次狼。”謝康說,在烏蘭達坂後遠處山脊上,就有一個探頭探腦的身影。一路上,他們也看到了不少野山羊、犛牛、土撥鼠的屍體,只剩下一層皮和骨架,肉被喫得乾乾淨淨,“領隊說,這就是狼走過的證據。”

因此,狼塔在戶外界又有“羣狼守護的塔山”這一說詞。很多驢友的揹包上都有一個求生哨,遇到攻擊性的動物,只要吹一下,就能發出尖銳的哨聲,能把野獸嚇跑。

11天、200公里,海寧40歲“驢友”穿越天山無人區

“這可能是我見過最美的新疆”

在徒步的11天裏,手機一直沒有信號,直到隊伍走完全程,謝康才能給家人報了平安。

謝康說,很多驢友都不敢告訴家人旅途中發生的情況,“不能讓家人擔心。”

然而,只有歷經過艱辛和挑戰後,不期而遇的風景纔會讓人感到深深的震撼,說的就是行走在狼塔之路的感覺。“這可能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新疆。”他說,“旅途越險,景色越驚豔。因爲難忘,所以有了回憶。”

行走在山谷,踏在青綠泛黃的草甸,遠處巍峨聳立的雪山直刺蒼穹,兩岸青杉翠柏映襯着頭頂的藍天白雲,旁邊涓涓溪水蜿蜒曲向遠方,留下的是它歡樂輕快的聲響。

還有他們在無人區喫着自己做的野蘑菇湯,身體最累內心卻最輕鬆……

“大巴車能到達的風景怎麼能震人心魄?只有用雙腳丈量出來的風景,纔是屬於你獨一無二的美景。”在謝康看來,這就是“驢”的信仰和幸福。

他還有一個習慣,每次結束當天的徒步行程,他就會盤坐在帳篷裏,記錄起這一天走過的路、看過的景,以及自己的心情。

11天、200公里,海寧40歲“驢友”穿越天山無人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