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1 07:3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金漢青

身體家庭條件都不好?這筆救助基金向困難人羣拋出橄欖枝

記者瞭解到,爲進一步彰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意義,切實提高簽約對象滿意度和獲得感,近日,紹興市越城區東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啓動了“特困簽約對象救助基金”項目。

據瞭解,“特困簽約對象救助基金”由東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金挺主任牽頭,由中心19支家庭醫生團隊、56名家庭醫生及簽約助理自發進行愛心捐贈,捐款所得款項將全部用於東湖街道特困簽約對象的生活援助及醫療補助。“簽約對象救助基金”採取“誰捐款、誰慰問,誰捐款、誰監督”的新模式,讓每一分愛心的捐贈都用在實處,同時,也讓愛心捐贈都賬目清晰、有跡可循。2月16日上午,東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門舉辦了“特困簽約對象救助基金”啓動儀式,首批籌得善款3160元。

身體家庭條件都不好?這筆救助基金向困難人羣拋出橄欖枝

金挺告訴記者,在平時的下鄉走訪過程中,家庭醫生們常會遇到一些生活條件較差的簽約對象。“面對這些簽約對象,家庭醫生除了送去健康之外,還能爲他們做些什麼呢?想要送些生活用品、想給點錢進行援助,可是錢從哪裏來呢?一些家庭醫生甚至自己拿出錢來作爲送給這些困難家庭。”金挺坦言,這些舉動畢竟勢單力薄,許多特別困難的簽約對象還是無法享受到這種福利。爲此,東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多次召開家庭醫生工作例會進行討論,最終一致投票決定,成立“特困簽約對象救助基金”。

身體家庭條件都不好?這筆救助基金向困難人羣拋出橄欖枝

家住五和村的樊女士是首批獲得“救助基金”的簽約對象。今年36歲的樊女士,患有罕見的急性骨髓細胞白血病,禍不單行,不久前她又被確診爲左乳癌。一邊是高額的治療費用,一邊是需要贍養的兒子和父母,如此糟糕的情況對於一位單親母親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巨大的生活壓力之下,樊女士連看病的醫藥費都要靠村委及社會好心人進行捐助。在得知這個情況之後,家庭醫生酈彩娟率領其團隊主動與其對接,上門爲其送上了慰問品以及一筆愛心基金,併爲其開展術後康復、心理疏導等服務。“感謝他們對我的關懷和幫助,讓我重新燃起信心面對生活!”樊女士感激地說。

“成立‘特困簽約對象救助基金’,一方面是爲了提升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意義及價值,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讓更多的貧困簽約對象能夠享受到家庭醫生帶來的健康和關愛,讓他們感受到幸福,讓家庭醫生簽約更有溫度。”金挺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