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峯會通過的《大阪宣言》稱,國際貿易和投資是增長、生產、創新、就業和發展的重要引擎,G20致力於實現自由、公平、非歧視性、透明、可預見、穩定的貿易和投資環境,並保持市場開放。在張連起看來,這表明他已感受到貿易摩擦加徵關稅所造成的美國出口減少、逆差擴大、赤字增加、經濟降速、企業反對、國際孤立的巨大壓力,因而對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更顯迫切性。

本報記者 劉慧

6月29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四次峯會在日本大阪閉幕。峯會通過的《大阪宣言》稱,國際貿易和投資是增長、生產、創新、就業和發展的重要引擎,G20致力於實現自由、公平、非歧視性、透明、可預見、穩定的貿易和投資環境,並保持市場開放。

中美兩國領導人在6月29日的會談中,決定重啓貿易磋商。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美國表示不再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徵新的關稅,並同意美國的公司繼續向華爲出售零件。這些都是來之不易的成果,中美貿易摩擦不再惡化,科技企業的貿易禁令部分解除,有助於國內經濟的平穩發展。

對世貿組織進行必要改革

《大阪宣言》稱,當前全球經濟顯現出企穩之勢,預計2019年晚些時候至2020年將溫和增長,但是,經濟增長依舊低迷,並存在下行風險,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支持對世界貿易組織進行必要改革,以改善其功能。

《大阪宣言》還稱,在評估貿易平衡問題時,有必要考慮包括服務和收入在內的經常賬戶的所有組成部分。爲加強合作,應採用針對具體國情制定的、精準的宏觀經濟與結構政策,以應對貿易過度失衡。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閉幕後的記者會上表示,自由、公正、無差別、開放的市場及公平的競爭條件,已確認了這些自由貿易的基本原則。世貿組織改革是難以避免的,沒能對應近年來的全球化和數字化發展。

據外媒報道,G20大阪峯會希望通過WTO改革,將美國留在多邊磋商的框架內。要改革世貿組織的功能,比如激活屬於世貿組織討論平臺的委員會,使之能作出有實際效果的判斷。

中美若達成協議將是歷史性的

G20大阪峯會的主題中,貿易和投資是主角,而中美貿易談判是世界關注的焦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現在更接近達成貿易協議了,如果能達成公平的貿易協議,將是歷史性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中國區事務副會長彭捷寧說:“對企業界而言,重啓貿易談判是個好消息。”

全國政協委員張連起表示,特朗普承諾“不再徵收新的關稅”,而不是推遲或暫緩徵收新的關稅,所謂新徵3000億美元商品關稅的議案終結了。同時也暗示美方在後續談判中,會對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作出一定的讓步,儘快達成協議。今年下半年外部環境會有改善,對中美簽署協議謹慎樂觀。

特朗普希望“中方能從美國增加進口”。在張連起看來,這表明他已感受到貿易摩擦加徵關稅所造成的美國出口減少、逆差擴大、赤字增加、經濟降速、企業反對、國際孤立的巨大壓力,因而對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更顯迫切性。

特朗普也表示,中美兩國經貿關係已經重回正軌,將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爲基調的美中關係。

中國外交部G20特使、國際經濟司司長王小龍6月29日表示,在很多問題上,中美有一些共同的利益。會議達成共識,也就意味着中美在這些問題上有共識。如果整個多邊機制、多邊的規則發展得好,處理好中美兩國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間的關係,對於能夠實現互利共贏也是有好處的。

促進自由公平的貿易體系

在日本大阪舉行的G20峯會前一天,中日兩國領導人同意努力促進自由公平的貿易體系。

安倍晉三表示,自2018年訪問中國以來,日中關係已經完全迴歸正常軌道。在這個日本從“平成”進入“令和”的新時代,中國也迎來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重要年份,希望能與習近平主席攜手開啓日中新時代。

在本次會談中,中日兩國領導人同意繼續致力於多邊自由貿易協議。中國和日本都表示,要儘快簽訂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協定(RCEP)和“日本-中國-韓國自貿協議”。

據記者瞭解,“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協定”包括東盟十國、中日韓、印度及澳洲,覆蓋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貿易量,協定提倡成員國互相開放市場,形成區內經濟一體化,希望整合共同市場吸引外資,提高區內國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在G20會議期間,多國領導人都表示,“貿易摩擦升溫正對全球經濟成長構成威脅。”而維持基於開放的貿易體制的規則很重要。

王小龍表示,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下,這次峯會取得了很多積極成果,有利於提振國際社會對多邊主義的信心。各方都希望保持世界經濟穩定、持續增長,希望營造一個開放、公平、可預期的,以規則爲基礎的經濟環境。

爲了進一步擴大開放,在G20峯會上,中國宣佈將推出擴大開放5項重大舉措,新設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增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進一步自主降低關稅水平,2020年1月1日實施新的外商投資法律制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