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病已十七歲登基,一直戰戰兢兢做人,裝了近十年的孫子,徹底搞掉霍氏家族,他才總算鬆了一口大氣。

駐紮車師國的漢軍被匈奴包圍,劉病已一聽,立即派名將趙充國出馬

鬱結解完了,又來一結。就在劉病已改名的這年,漢朝發生了一件大事。

是大事,也是麻煩事。

自匈奴被漢朝擊退到遙遠的漠北後,那些曾經是匈奴衛星國的西域諸國,紛紛被漢朝拿捏住。比如車師國,漢朝在車師駐軍,開墾荒地,儲存糧食,直接對匈奴構成威脅。

匈奴一幫重臣認爲車師國被漢朝控制,佔有天時地利,時間一長必對匈奴造成傷害。所以,必須儘快奪回車師國。

緊接着,匈奴出兵,進攻駐紮在車師國的漢軍。那時,被漢朝派駐車師國的將領叫鄭吉。鄭吉從他處緊調七千兵力,想解車師國漢軍之圍。沒想到,漢軍一到,全被匈奴包圍了。於是,鄭吉只好上書,向中央緊急呼救。

劉病已一接到救書,二話沒說,直接派人去喊一個人來。

那個人,是一個厲害人,一個很厲害的人。

劉病已要找的人,是厲害人趙充國。

駐紮車師國的漢軍被匈奴包圍,劉病已一聽,立即派名將趙充國出馬

班固說,秦漢以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比如,秦有白起、王翦;漢有李廣、公孫賀、蘇建、上官桀、趙充國等人。以上這些厲害人,都是以勇武顯聞,那是爲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山西之地,勢近大西北少數民族。大西北少數民族,向來以彪悍著稱。比如匈奴,你不惹他,他們也常來搞你。大冬天的,他們沒有地方去,就集體騎馬到邊境開搶。本來漢人居住在大西北,長年被風沙吹來颳去,種出點東西來也不容易,總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你搶。於是久而久之,大西北一帶漢人,亦養成好鬥風俗。他們長期備戰,騎兵練射,翻身跳馬,百步穿楊,那是家常便飯。

趙充國當兵時,正值漢武時代。渴望當大將軍的趙充國,真是碰上了好時代。曾記否,公元前99年,趙充國三十八歲。他以假司馬身份,隨李廣利將軍出征匈奴。那次,趙充國一舉成名,天下無人不識。

回來後,劉徹就拜趙充國爲中郎,遷車騎將軍長史。昭帝時,趙充國因爲平反少數民族叛亂有功,被劉弗陵拜爲後將軍。再後來,趙充國和霍光一道,擁護劉病已登基,有功,被封爲營平侯。

說了這麼多,不僅說明趙充國很厲害,而且更要說明的是,這個老將對於劉病已很重要。趙充國能打,敢打,威名赫赫。還有,他老人家熟悉西北少數民族,找他談事,絕對靠譜。

於是,很快的,劉病已和趙充國就匈奴侵犯車師國之事,交流了意見。在打不打這個問題,趙充國意見堅決,主張必須打,一定要打。

怎麼打?趙充國是這樣認爲的,匈奴已出動全部兵力,現在可趁他國內空虛,一舉搗碎他的西部軍區,讓他做夢都不想再到西域騷擾。

然而,就在劉病已和趙充國討論得很熱烈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跑過來要摻和。這也是一個厲害人,但不是厲害將,而是厲害相。他就是漢朝現任丞相魏相。

魏相給劉病已上書,發表了他的意見。意見很長,總結起來,只有一句話:反對大規模出兵。

魏相反對的理由如下:

首先,最近匈奴不但不敢來騷擾漢朝邊境,還將以前搶去的老百姓一一遣送回國。那可是善舉啊。然而,匈奴爭奪車師國,那是小規模戰爭,不必小題大做。

其次,漢朝的老百姓,特別是邊民,都還很窮,經不起折騰。征戰是最燒錢的,燒錢又是老百姓最難受的一件事。把報復匈奴的小快感建立在漢朝廣大窮苦老百姓的大痛苦之上,不值。

魏相以上那番道理是很牽強的。魏相說,匈奴最近不敢騷擾漢邊,那騷擾車師國的漢軍,就不是騷擾嗎?退一步來說,最近不騷擾漢邊,以前騷擾的就不算了嗎?還有以後呢,他們就不想來騷擾了嗎?這是其一。

世界上沒有不燒錢的戰爭。有時候,以戰止戰,是和平事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看,趙充國的意見也沒有什麼不對的。這是其二。

魏相的出發點是好的。他的意思就是,能不打就不打,少打就少勞民傷財。

魏相說服了劉病已。

駐紮車師國的漢軍被匈奴包圍,劉病已一聽,立即派名將趙充國出馬

劉病已決定放棄漢軍在車師國的既得利益——大量墾田,只派出一支邊防軍去接救鄭吉。邊防軍把鄭吉的屯墾兵團護送到渠犁,並把車師國政府和人民也搬到了渠犁。

那麼,趙充國呢?不向匈奴開戰,他不是挺無聊的嗎?趙充國一點也沒閒着。很快的,他就發現魏相的建議是正常的。因爲有魏相反對征伐匈奴,讓趙充國有精力去擺平了另外一件大事。

漢武大帝時代,劉徹爲了扼制匈奴,在大西北搞了一個大動作。首先,他在河西走廊設立四大郡屬,阻絕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西羌部落的交通。接着,劉徹還把西羌諸部落全部趕出了湟中。

湟中,也就是湟水流域,也就是青海湖至黃河跟湟水入口之間,約四萬平方公里的地區。那裏土地肥沃,是西羌落部居住的祖地。西羌部落被趕出祖地,只好向西及向南遷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更無奈。西羌部落在外流浪多年,都沒有找到一塊像樣的土地,所以,他們生活一直都特別困難。

所謂人窮思歸,公元前62年,劉病已派出光祿大夫義渠安國,到羌中巡察。於是西羌諸部落中的先零部落首領楊玉,向義渠安國提出了一個請求。

這個請求就是,他們生活條件很差,請漢朝使節憐憫,允許他們到湟水以北水草豐盛的地方,放牧厲害羊。

義渠安國,是春秋戰國時代義渠部落的後裔。按道理,義渠安國作爲劉病已派出的特使,他的任務就是發現情況,然後傳達和反映情況。所以,先零部落提的請求,義渠安國能做的,就是把報告打到中央,由劉病已主持開會討論,最後才能說了算。

如果事情按程序辦,那就簡單多了。問題是,義渠安國不知喫錯了藥,還是腦袋抽筋了,竟然把程序搞反了。他是這樣做的:先批准先零部落搬回舊地,隨後,他才把報告打到中央。

消息馬上傳到長安,趙充國一聽,大叫不妙。

駐紮車師國的漢軍被匈奴包圍,劉病已一聽,立即派名將趙充國出馬

接着,趙充國直接給劉病已上書,彈劾義渠安國奉使不敬,引寇生心。劉病已看了趙充國彈劾書,先是一愣,然而一想,他明白了。

在漢朝熟悉夷民之事的人當中,如果趙充國說他是第二,絕對沒人敢說第一。趙充國曾經蹲點大西北,跟夷民鬥智鬥勇,那些人屁股一動,他都知道人家要放什麼風。所以,趙充國認爲,先零部落不好好在移民區待著,竟然又打回湟水的主意,其中肯定有詐。

劉病已也慌了。於是,他連忙給義渠安國批覆,不批准先零部落的請求。同時,緊急把義渠安國召回國。

然而,一切都慢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