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各地區的戰爭和衝突有着愈演愈烈的趨勢,其中美俄兩個軍事大國在這近三十年時間裏可謂是沒少對別人大打出手。

以美國爲例,除了在上世紀90年代初打的海灣戰爭外,之後又接連發動了轟炸南斯拉夫、攻佔阿富汗、攻佔伊拉克、空襲利比亞、空襲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可是一點都不閒着。

而俄軍也同樣如此,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先後打了2次車臣戰爭、俄格戰爭,以及近年來的軍事幹涉敘利亞、東烏克蘭的戰爭行動。

在這些戰爭中實際上最難打的是俄羅斯的車臣戰爭,因爲在這場戰爭中俄軍面對的不是烏合之衆,也不是游擊隊,而是有着大量輕重武器,而且不少人還是前蘇軍老兵的車臣武裝。

車臣武裝人員經常被冠之以悍匪的稱呼,國際報道中經常稱之爲車臣匪幫。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這些武裝人員戰鬥精神頑強、戰鬥技能強悍,而且手段極其殘忍。俄軍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以猛虎之勢撲向車臣,硬是被後者活生生拔了虎牙,搞得狼狽不堪。

不過,俄軍也是一支善於學習、不斷總結的軍隊,第一次車臣戰爭之後,俄軍迅疾進行了整頓,隨即投入到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當中。

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的表現就好了很多,雖然說技術、戰術上的不足依然存在,但因爲戰鬥意志旺盛,也打出了不少經典戰例。

俄羅斯的軍事電影《風暴之門》很多人都看過,其實這就是第二次車臣戰爭中的一次經典之戰。

當時俄羅斯空降兵的一個連奉命在車臣烏魯斯-克爾特村附近的776高地堵截一批車臣武裝人員,由於情報失誤,俄軍並沒有意識到這批車臣匪幫竟有近3000人之衆。

而且這些人並非只裝備了步槍等輕型武器,他們還有迫擊炮、火箭筒、防空導彈等武器。

不同於中東地區的戰五渣們,這些車臣匪幫不僅僅是擁有這些武器,更關鍵的是還會用這些武器。而且車臣的指揮官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具備營團級部隊的指揮能力。

俄軍空降兵的構成以第6連爲主體,除了少量的傘兵戰車和23毫米高炮外,只是普通的步兵裝備。唯一好點的是,這些俄軍據守在高地上,可以居高臨下地殺傷車臣武裝。

一個連抗擊一支團級規模的部隊,而且對方的軍事素質並不差,通常情況下只是據守時間長短的問題。

然而776高地上的激戰持續了近3天時間,90名俄軍儘管犧牲了84人,但仍然死死拖住了這股車臣武裝,並使得其付出了5到6倍於俄軍的代價。

俄軍主力部隊到來後,早已疲憊不堪的車臣匪軍也被全殲。

縱觀776高地之戰,實際上俄軍的失誤仍然不小,從高層來說,誤判了車臣武裝的實力、沒有在第一時間增援第6連都是值得抨擊的,而第6連本身在抗擊作戰當中也失誤不小,僅僅是在第一天就陣亡了30多人。

但是此戰爲什麼值得稱讚呢?因爲,直到最後,車臣匪幫仍然沒有跨過776高地,俄軍除了那84名犧牲者之外,剩餘的6人也都人人掛彩,但是沒有一個投降的。

可以說此戰,俄軍第6連打出了軍隊的靈魂,打出了俄軍的血性,其死戰到底的決心徹底喚醒了俄羅斯軍人的戰鬥意識,喚醒了萎靡不振的俄羅斯。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776高地之戰的意義就不僅僅在於是用了一個連來扛住了三千車臣武裝的進攻了。

所以在這90個人當中,戰後被授予俄羅斯英雄榮譽稱號的多達22人,在俄羅斯76空降師的駐地還專門建有英雄們的紀念碑,帶血的榮譽和生命構築的豐碑無時無刻提醒着俄羅斯人,國家仍有英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