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瞭解,由中國、日本、印度、越南、泰國、孟加拉等多個亞洲國家企業組成的“稻米油全球貿易委員會”已於去年成立,將在稻米油推廣上持續發力。記者還了解到,不少中國企業已在佈局稻米油市場,目前在超市中可以看到的稻米油品牌主要包括金龍魚、長壽花、得樂康等。

羊城晚報訊 記者吳珊報道:隨着稻米油的推廣和普及,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數量有望走低。記者是從6月27日在廣州舉行的第六屆國際稻米油大會上獲得的這一消息。作爲食用油的新品類,近幾年中國稻米油產量持續走高。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表示,2018年中國稻米油產量約爲50萬噸,預計到2020年將突破70萬噸。

亞洲國家有優勢

稻米油又名米糠油,並非由精白大米制成,而是使用稻穀加工大米後剩下的米糠進行深加工製得,算得上把“白白丟失”的營養資源重新利用起來。一個世紀前,稻米油被日本科學家鈴木梅太郎發明和應用,因其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接近1:1:1,而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爲三大健康食用油之一(另外兩種爲芝麻油和玉米油)。

在日本,稻米油被作爲高端食用油產品進行推廣,該國年消費稻米油約爲8萬噸,約佔食用油總消費量的3.5%。近幾年,中國稻米油發展也有了新突破。據王瑞元介紹,由於米糠容易酸敗變質、不易保存,一直是制約稻米油開發的瓶頸。經過十來年的努力,我國食用油企業已在技術上出現了新突破。“一些技術領先企業的稻米油出油率已經可以達到30%,預計到2020年可以達到50%。”王瑞元說。

在與會專家看來,大力發展稻米油還有望降低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的數量。根據我國農業部公佈的數據,2019年至2020年度中國大豆進口將與上年保持穩定,約爲8490萬噸。有食用油企透露,在我國大豆消費結構中,榨油佔比約爲83%,榨油以及對豆粕的巨大需求是進口大豆數量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一直以來,美國的大豆有着明顯的價格優勢。因此,作爲中國食用油消費量最大的大豆油,九成原材料不得不從國外進口。

相反,稻米油不僅在營養價值上有着天然優勢,在提升中國食用油話語權上也有着重要意義。目前,亞洲是世界最大的稻穀產區,每年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90%,而中國是世界上稻穀產量最多的國家。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爲65789萬噸,其中稻穀產量爲21213萬噸。另據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規模以上的大米加工企業有9830家,年產米糠約1600萬噸。這些都爲稻米油的生產提供了必備條件。

健康食品是趨勢

記者還了解到,不少中國企業已在佈局稻米油市場,目前在超市中可以看到的稻米油品牌主要包括金龍魚、長壽花、得樂康等。據益海嘉裏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從事稻米油開發已有十多年曆史,不僅持續加碼國內市場,還將產品銷往了日本。目前,該公司還在稻殼發電、稻殼灰製取白炭黑等領域開展了全面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處於稻米油產業鏈上的食品企業,對於稻米油的應用也持積極態度。“用稻米油炸的薯片口感特別脆,不油膩,有一種淡淡的米香。因爲稻米油中的抗氧化成分,這種油非常耐煎炸,這一點對於食品企業來說很重要。”家樂氏品牌總監王晨說。

在銷售終端,沃爾瑪中國首席採購官劉曉恩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越發顯著。以沃爾瑪銷售的稻米油爲例,2018年銷量大約是2017年的3倍,預計2019年這一數字將會再提升。其中,一線城市需求成長最快。

與大豆油、花生油、橄欖油等相比,稻米油還是一個新面孔。在市場推廣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記者走訪瞭解到,目前5L裝的稻米油售價大約在百元左右,比普通大豆油價格高出一倍多,小包裝產品每升價格更高。由於工藝差別,有些品牌稻米油顏色較深,也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不過,近年來,亞洲國家加大了稻米油推廣力度。據瞭解,由中國、日本、印度、越南、泰國、孟加拉等多個亞洲國家企業組成的“稻米油全球貿易委員會”已於去年成立,將在稻米油推廣上持續發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