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渍、腐烂、白毛、烂脖子!令人头痛的姜茎基腐病

姜茎基腐病是生姜生产中逐渐加重的一种病害。

姜茎基腐病又称腐霉根茎腐烂病、姜软腐病、生姜霉腐病等,俗称姜烂脖子病,是由腐霉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

近年来,该病在国内部分生姜产区为害严重,并有发展蔓延的趋势,发病地块亩减产30%以上,严重地块几乎绝收。

为害症状

水渍、腐烂、白毛、烂脖子!令人头痛的姜茎基腐病

姜茎基腐病

水渍、腐烂、白毛、烂脖子!令人头痛的姜茎基腐病

姜茎基腐病

水渍、腐烂、白毛、烂脖子!令人头痛的姜茎基腐病

姜茎基腐病

水渍、腐烂、白毛、烂脖子!令人头痛的姜茎基腐病

姜茎基腐病

水渍、腐烂、白毛、烂脖子!令人头痛的姜茎基腐病

姜茎基腐病

水渍、腐烂、白毛、烂脖子!令人头痛的姜茎基腐病

姜茎基腐病

水渍、腐烂、白毛、烂脖子!令人头痛的姜茎基腐病

姜茎基腐病

关键词:水渍、腐烂、白毛、烂脖子

姜茎基腐病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

由于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地上部主茎由上而下干枯死亡,叶片发黑脱落,呈枯萎状,土壤湿度大时,茎基部出现白色霉层,植株容易倒伏,姜农又称"烂脖子",严重时开始死株,为害极大。

与姜斑点病的区别:

姜瘟病是全株症状,只要植株受病菌侵害后,不论茎叶或根茎均表现症状。

病菌一般先在地上茎基部及根茎上侵染为害,发病初叶片萎缩,下垂无光泽,而后叶片由下至上变枯黄色,病株基部初呈暗紫色后变水渍状黄褐色,似开水烫过一样,横切或纵剖病茎基部或根茎部,可见其维管束变褐色,俗称"黑眼圈",用手挤压,可见污白色菌脓从维管束溢出,这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

姜块与茎秆交界处水渍状腐蚀,散出臭味,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散发臭味。

姜瘟病属细菌性病害,姜茎基腐病是真菌性病害带有细菌性发生。

主要区别如下:

1、姜茎基腐病发病时,姜的分支都有可能叶子发黄,姜瘟病是从主芽开始底叶发黄。

2、姜茎基腐病的姜植株倒伏利害,姜瘟病较轻。

3、姜茎基腐病是从茎基部发病从上至下发病,姜块从外至内腐烂,姜瘟病是从嫩芽处或根部传染,姜块一开始没有腐烂症状,但是得病的姜块切开后,内部已经变色发暗。

4、姜瘟病腐烂后明显比姜茎基腐病更发臭。

5、姜瘟病的生姜切开后有乳白色液体而姜茎基腐病没有。

水渍、腐烂、白毛、烂脖子!令人头痛的姜茎基腐病

姜瘟病

水渍、腐烂、白毛、烂脖子!令人头痛的姜茎基腐病

姜瘟病

发病原因

病原为腐霉菌属,包括结群腐霉菌、简囊腐霉菌和瓜果腐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病菌在带菌姜种、病株残体、带菌肥料上越冬、侵染,借助雨水溅射和灌溉水传播进行传染。病菌由根茎部伤口侵入,从薄壁组织进入维管束即迅速扩展,终至全株枯萎。

生姜根茎腐病的发生,一是与温度、湿度变化有关,姜块定植后,苗期遇阴雨天气,或夜间凉爽,中午温度高这种昼夜温差大的天气,特别是地温变化剧烈,极有利于腐霉菌对块茎的侵染;高温、高湿有利于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25℃。

二是连作地发病重,新地发病轻,这与土壤中菌量积累有关,长年连作加重病害的发生。

三是与种姜种带菌有关,收姜季节阴雨或潮湿天气较多,姜块茎染病"花皮"多("花皮"是腐霉菌引起,"癞皮"是根结线虫引起),取自病田的种姜或是未经消毒处理可使得翌年发病重。

四是与田间管理水平有关,没有荫蔽的地块、低洼地、排水不良地块和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重。

如何防治

1、用无病虫、无霉烂的种块,防止病虫传播,保证亩全苗壮。

播种时,用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浸种,也可每100公斤种子用50%多菌灵200克,对水100公斤,浸泡4~5分钟,晾干后待播。

2、土壤消毒处理。

在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整地时每亩选用70%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50%敌克松或福美双1~1.5公斤拌细土30公斤撒施在土中。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进行消毒,可预防土传病害。

3、合理轮作倒茬。与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倒茬,防灾避害。

4、不偏施氮肥,增施增施有肥机,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重施磷、钾肥,巧施硼、锌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5、垄作搭架栽培,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地下茎生长。按1米宽做垄,垄高20厘米,当苗高30厘米时,按每平方米4根竹竿塔成人字架,促进通风、透光和湿气流动,促进叶片光合作用,防病控害。

6、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垦克菌1000倍液,或三氯异氰尿酸1000倍液,或25%嘧菌酯1500倍液,或30%甲霜恶霉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或86.2%氧化亚铜800倍液,在发病部位灌根,每株灌50-100毫升,每10天灌一次,连灌2-3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