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146城今日銷槍,內蒙古銷燬非法槍支1667支

  今天,公安部組織全國146個城市開展集中銷燬非法槍爆物品活動,其中,內蒙古有包頭和興安盟兩個主分會場。

  9月20日上午10時,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在包頭市、興安盟兩地同時組織開展集中統一銷燬非法槍爆物品活動,對今年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全區公安機關查繳和羣衆主動上繳的1667支非法槍支及萬餘件管制器具進行集中統一銷燬,以此表明公安機關“治槍爆、除禍患、保民安”的堅定決心,充分展示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工作取得的成效,進一步提振“精氣神”,凝聚正能量,深入推進全區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全力維護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平安驛站了解到,這次包頭主會場的活動由自治區公安廳治安總隊負責人趙劍南主持,自治區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趙雲輝出席活動並現場下達銷燬命令。治安總隊副總隊長李保華在興安盟分會場參加活動,網信辦、海關、國防科工辦、郵政管理局,以及公安廳督察總隊、警務保障部、各盟市公安局負責同志參加了活動。

  平安驛站經梳理發現,中央高層對打擊整治槍支爆炸物品違法犯罪非常重視,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打擊整治槍爆物品違法犯罪部際聯席會議總召集人趙克志近日對打擊整治槍支爆炸物品違法犯罪提出工作要求。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緊緊依靠人民羣衆,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嚴厲打擊整治槍支爆炸物品違法犯罪,着力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

  趙克志指出,槍爆物品問題直接關係公共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直接關係人民羣衆根本利益和國家長治久安。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槍爆物品管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嚴管嚴控槍支爆炸物品、依法從嚴懲處槍爆違法犯罪一刻也不能放鬆。

  公安機關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1、湖南郴州破獲特大跨國走私販槍案。2018年2月,湖南郴州等地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一起特大跨國走私販槍案,摧毀一個從美國向我國走私販賣各類制式槍支彈藥的犯罪網絡,抓獲包括美籍走私源頭人員羅某在內的犯罪嫌疑人21名,繳獲制式手槍等槍支18支、子彈1.6萬發,摧毀境內製槍窩點5處。

  2、黑龍江佳木斯破獲走私槍支、彈藥案。2018年1月,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成功偵破張某某跨境走私槍支、彈藥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繳獲以火藥爲動力槍支7支、氣動力槍支1支、步槍子彈20發,犯罪嫌疑人運用雪地摩托偷運槍支彈藥入境。

  3、重慶破獲冉某等人制造、買賣槍支彈藥案。2018年3月以來,重慶市兩江新區公安分局抓獲涉嫌非法制造、買賣槍支彈藥的冉某等犯罪嫌疑人24名,繳獲以火藥爲動力槍支26支、氣動力槍支3支、各類子彈130餘發,搗毀制販窩點3個,案件線索涉及全國多個省區市。

  4、江蘇無錫破獲網絡販賣槍支案。2018年3月中旬以來,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成功偵破一起利用境外電商平臺走私槍支配件入境並進行販賣的網絡販槍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繳獲美製小口徑步槍2支、俄製改制火藥手槍1支、氣槍7支,案件線索涉及全國多個省區市。

  5、北京破獲李某某等人非法改制射釘槍案。2018年5月,北京市公安局抓獲涉嫌將射釘器改制成槍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成功打掉一個網絡販槍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起獲射釘器改制槍138支(經鑑定均爲具有較強殺傷力的火動力槍支),案件線索涉及全國多個省區市。

  6、吉林延邊破獲走私槍支彈藥案。2018年5月,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公安機關成功偵破一起通過郵寄方式從德國向我國境內走私軍用手槍、步槍、氣槍等槍支彈藥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7名,繳獲火動力槍支6支、氣槍15支,案件線索涉及德國和我國多個省區市。

  7、廣東廣州破獲制販槍支彈藥案。2018年8月,廣東省廣州市公安局對一特大網絡販槍團伙採取統一收網行動,在全國多個省市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7名,搗毀制販窩點3個,繳獲各類槍支31支、槍支關鍵零部件和製造鉛彈模具近萬件,案件線索涉及全國多個省區市。

  8、遼寧朝陽破獲非法制販爆炸物品案。2018年2月,遼寧省朝陽市公安局破獲一起非法制造爆炸物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0名,搗毀制爆窩點2個,收繳私制爆炸物17.4噸、雷管615枚、制爆原材料14.2噸。

  9、河南新鄉破獲非法制販爆炸物品案。2018年7月,河南省新鄉市公安局破獲一起非法制販爆炸物品案,打掉非法制爆販爆犯罪團伙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收繳雷管9200餘枚、導火索500餘米,搗毀非法制造窩點4個。

  10、湖北十堰破獲非法制販爆炸物品案。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近期破獲一起非法制販爆炸物品案,打掉涉及河南、河北、山西、陝西、湖北、遼寧、湖南等7省的非法制爆販爆犯罪團伙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4名,收繳私制炸藥及原材料1.8噸、雷管4000枚。(韓斌沈翠英段夢奇韓志超)

責任編輯:張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