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志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朝鲜打仗,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井冈山务农呢。秘密就是“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朝鲜打仗,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井冈山务农呢。

文|南柯一梦

来源:冯站长之家

昨天,一篇《中国共产党党员总量突破9000万》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我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曾经有同样的困惑,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从刚开始的50多人,南湖上风雨飘摇的一叶扁舟,冲过了98年的风风雨雨,发展到现在的9000多万党员,执政960万平方公里的航空母舰。

秘密,到底是什么?

这份困惑,直到今年5月份,我在井冈山上,瞻仰了曾志同志墓,听曾志同志的孙子石金龙亲口讲述家史之后,才完全解开了!

曾志,从井冈山时期就参加革命的女红军,为了革命工作,不得不忍痛将儿子留在井冈山,自己随部队转移。

1952年,她托人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儿子石来发。

那时候,她是新中国的大功臣,在广州担任高官。

而她的儿子,却在与她分离后,养父母双亡,跟着奶奶靠乞讨度日,艰难长大成为农民。

母子见面,曾志会怎么做?

或者说,按照人之常情,曾志应该怎么做?

是不是应该给失散多年的儿子补偿一下?至少,当高官的母亲,在绝对有能力让他不用再当农民的情况下,安排一个好工作,理所应当。

可是,曾志把他留在身边住了一段时间后,就依然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了。

为什么?

曾志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朝鲜打仗,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井冈山务农呢?”

后来,曾志的孙子石金龙又去北京找到了她,想给自己办一个“农转非”,解决商品粮户口。

这个要求对曾任广州市委书记、中组部副部长的曾志来说,难吗?

绝对不难!

在石金龙看来,这事不用曾志自己出面,只需要给秘书一个眼色,就能搞定。

可是,这一次,曾志还是拒绝了。

最终,曾志的亲儿子、亲孙子一辈子都留在了井冈山,当农民!

写到这里,秘密到底是什么?

秘密就是“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朝鲜打仗,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井冈山务农呢?”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早在井冈山时期,因为敌人封锁,条件极其艰苦,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战士们能吃到最好的食物就是红米饭和南瓜汤。有人就怀疑说,咱们吃的差,但是毛泽东吃的肯定和咱们不一样,会有肉吃。

曾志听到后也是将信将疑,为了知道真实情况,她先后两次在吃饭的时候突然闯进毛泽东的家,掀开锅盖看是什么饭。

结果,两次看到的都和战士们吃的一样,她这才相信毛泽东真的没有搞特殊!

就这样,我们唱着《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从遍布危险的白色恐怖中走出来,星星之火最终燎原,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建国以后,毛主席将自己的儿子送上了朝鲜战场。

有人曾经抱怨不该让毛岸英去朝鲜,毛主席却说:“我是国家主席,是主张出兵朝鲜的,我的儿子不去,怎么说服别人?”

后来,周总理向毛主席提出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安葬,毛主席却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就是这样的榜样,带领着我们保卫新中国、建设新中国。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而能够始终坚守信仰并可以为之付出一切的榜样,更加有力量。

毛主席,就是这样的榜样。

如曾志一样,以毛主席为榜样坚守信仰的老一辈党员领导干部也是这样的榜样!

今天,7月1日,党的98岁生日。

98年来,我们党从南湖的一叶扁舟,走上了井冈山,又从井冈山走到了延安,最终,走到了北京。

但是,走的路再远,也不能忘记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更不能忘记是谁带领我们出发,又是谁带领我们走过最艰难的那段路!

所以,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必须向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先烈深深地致敬,并沿着他们的精神道路继续前进!

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