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了不在生命面前屈服

凡高 作品構圖賞析

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27歲時,梵高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創作了超過二千幅繪畫。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們的鮮豔色彩與技法,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後二年創作的

下面請看梵高作品構圖賞析

幫乾草的農婦 1889年

該畫農婦的形象來自米勒作品,是梵高在世最後一年的創作的。在梵高創作的最後歲月,他幾乎是每天一張的節奏狂熱的創作的。

這幅作品屬於豎構圖,豎構圖是上下方向空間延伸,天和地的關係更加明確,農婦形象給人一種“紀念碑”的感覺,這是爲了表現這個農婦的偉大,像一個永恆的石碑豎立在麥田的中央,有宗教色彩。農夫的頭部作爲最亮的部分恰好在地平線上,構成了一個十字架。爲了豐富作品下面還有一條隱晦的斜線

農婦的眼睛是朝下的,她看着手上他勞作的稻草。這不單是形式上,在內容上面梵高也在謳歌一個普通的勞動者的形象,我們能體會到梵高憐憫的眼光。示意圖中大家能感覺到是一種聚焦於中間的橢圓形態的氣場,目的依然是爲了突出農夫的形象。

梵高表現的農夫的頭是低垂的,因爲頭部有方向性的。從頭部出發我們的視線往下移到農婦勞作的雙手,這雙手雖然顯得笨拙,但是會讓我們想到我們的父輩、祖先。雖然我們主要是講繪畫的型式構圖、繪畫的語言。但是梵高的構圖體現了凡高的思想和靈魂,這是最重要的。

播種者 1888年

一棵橫於畫面對角線的柳樹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彷彿在訴說一個永恆的故事。左下角是一個正在播種的農夫,農夫的臉部並沒有具體表現,只是簡單的表現了頭部和一雙粗壯的手。後面的太陽、廣袤的田野和天空組成一個寧靜而略顯狹小的畫面空間。

從分析畫面裏可以特別注意到空間的用法。當然因爲整個畫面是對角線分割,所以會給人結構牢固的感覺,樹的左右空間用靜與動的變化。

構圖中感覺到旁邊的樹所帶來的壓抑感。而畫面很多線條集中於農夫的頭部。

播種者的寓意是帶來生命的使者,太陽在播種者的頭的後面,相當於佛教或者基督教背後的一個神聖的光環。這正是梵高想傳達給讀者的意思,播種者是上帝的使者,將生命和希望帶回大地。

花園一角 1889年

從這幅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種寧靜和認真,梵高如同一個小學生般癡迷不受世俗影響的畫畫。構圖方面雖俗套卻好看,這種構圖的特點像照片的構圖方式。畫面前面的大樹幹與後面小樹幹形成大小、近遠對比。

對角線從左下角到右上角雖然俗套但也非常漂亮。

從本身的透視上能看出作品的構圖空間感很強。前面的筆觸粗,延伸到後面後筆觸慢慢變細以致最後面筆觸消失。

看井字格的示意圖,兩個黃點表現的位置很關鍵。大體上的構圖輪廓清晰,它沒有大型作品的複雜感,這也和梵高的情緒有所關係。這是梵高生病住院身體狀況好轉後的作品,但在畫這幅作品時卻相對小心,個性並沒有很好的張揚出來。

我們可以從局部上面研究凡高對筆觸的應用。梵高的筆觸是根據不同的類別,比如說樹、草,不同的區域遠近不同來組織的。在色彩上面注意到他對紅顏色的運用,自然界中不會這麼紅,而他是對色彩的提煉和誇張,對比和呼應。

去寫生的畫家 1888年

這幅是梵高的自畫像——一個提着畫板的畫家在畫面的正中央。從構圖上分析是一種相對正式的構圖方式。他左邊一棵樹,右邊一棵樹,後面的地平線處於水平狀態,而影子是傾斜的。整幅畫面給人一種很正式、寧靜、莊重的感覺。

這幅畫是一個十字架構圖,含有宗教色彩

梵高的腦袋是圓心和邊上的樹就構成一個圓,兩個站立的腳的支撐出一個三角形。

它構成像中國太陽神的商標圖案。

這裏可以延伸幾個畫家:

第一個是弗蘭西·斯培根,他的繪畫就是按照梵高的這張作品來畫的。但是他的繪畫比梵高更加有激情。培根的畫過幾組頭像,“扭”的特別厲害。種扭曲在梵高的後期作品裏特別明顯這是一種生活的渲泄表現出來一個詞——吶喊。

培根根據梵高作品進行的再創作,這是像梵高致敬的意思

第二個是古代的意大利的畫家基里科,他文藝復興時期之後畫的人物也是扭曲的。基里科表現人物的扭曲形象表現的非常到位,所以他有一種表現主義的傾向。

如果說藝術分成兩種,一種是日神,他就是阿波羅太陽神,是屬於理性的、理智的;另一種是酒神,具有表現主義傾向,梵高就屬於酒神這一路的。

現在我們再再來看看作品,第一幅英諾森十世教皇的著名的肖像畫,是由一個西班牙的宮廷著名油畫家——維拉斯貴茲所作,後面兩幅是當代畫家培根作品。培根的作品表現的痛苦與呼號,也是我們想去了表現畫家蒙克的《吶喊》,這幅蒙克作品的形象,常常使我想起梵高,

表現主義畫家蒙克作品《吶喊》

凡高作品欣賞(1)靜物

字來源:維克美術微克

文字編輯:kina、crazy、Mangoheese

圖片來源:維克美術微克

晉美藝術教育編輯,僅供學習與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文章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

學習了不在生命面前屈服

聯繫我們

諮詢電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