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二年,老皇帝回憶起當年讓一衆少年們生擒鰲拜一事,也曾經自我反省,公開糾錯:“鰲拜功勞顯着,應給世職”。追贈鰲拜一等男世職,由鰲拜後人繼承。少年康熙爲何不求助大內高手,而是用一幫小孩冒險生擒鰲拜?

鰲拜當時不過是一個忠勇耿直的老男孩,沒錯,他的確是跋扈了一點,有一些黨羽,但誰在他的位置上沒有一點威嚴?沒有威嚴怎麼HOLD住滿朝文武! 培植黨羽嫡系?沒有嫡系在人事鬥爭中怎麼生存!生存下來又是爲了什麼?還不是爲了小皇帝你的江山穩固?

無論這幾十年中康熙把鰲拜塑造成一個怎樣的惡魔形象,鰲拜對於皇太極、順治和康熙這一脈的忠誠,天地可鑑。沒有這個一根筋的老傢伙與多爾袞爭勇鬥狠,你康熙的老爸福臨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被稱爲“順治”,不可能登上帝位,你康熙更不知道是在哪兒待著了。

時間倒回44年前的康熙八年,十五歲的小皇帝對鰲拜的強硬很是不爽,這個居功自傲的老傢伙怎麼還不死呢,他死了我纔有機會真正執掌權柄,你這老是不死,讓我很爲難啊。

按照史料中關於鰲拜對蘇克薩哈等人處理手法的記載,鰲拜的確是一個老莽夫,愛逞一時之勇,發起火來,連小皇帝都敢威脅,隨着小皇帝的長大,明明已經宣佈親政,卻還有這一柄達摩克里斯之劍在腦袋上掛着,擱誰也煩。

少年康熙爲何不求助大內高手,而是用一幫小孩冒險生擒鰲拜?康熙決定搞垮他。

但問題來了,滿朝文武,能倚仗誰?連身爲顧命大臣的遏必隆都慌得一批,鰲拜的其他對手,都已經被他蠻橫的搞掉,誰還敢於公開露頭,捋鰲拜的虎鬚?萬一求助的人恰好是鰲拜的臥底,我豈不是被他活活掐死?按照滿朝文武和侍衛(所謂的大內高手)對鰲拜的唯唯諾諾的現狀,似乎誰也不值得輕信。

康熙決定最後啓用沒有辦法的辦法,那就是勇士養成計劃,親自找來一批身強力壯的親貴少年,每天在宮裏練習布庫戲。

等待康熙覺得這幫人基本練成了武藝,臨近舉事前,康熙非常聰明的支開了鰲拜的幾個鐵黨去公款出差。

一切計劃好後,康熙開始收網行動,叫來鰲拜進武英殿。

康熙先讓人給鰲拜端來一杯燒得滾燙的熱茶,鰲拜一端,燙手,不小心就摔了,正在愣神的工夫,康熙發話:“鰲拜這是大不敬!”這當然是事先交代好的暗號,於是小哥們一擁而上,擒下了懵懂之中的鰲拜。

少年康熙爲何不求助大內高手,而是用一幫小孩冒險生擒鰲拜?

鰲拜被關押到牢中,當年就鬱鬱而終,沒錯,他是被冤死的,這符合他的性格人設。

鰲拜死後,僅僅過了四年,康熙就草率做出了削藩的決定,逼反吳三桂,南中國大地兵鋒再起,百姓又遭了禍殃。

康熙晚年爲什麼追憶鰲拜的好處?

他想來想去,似乎自己當年對待自己,屬於拔苗助長的性質,根本就沒看清形勢。鰲拜也好,吳三桂也罷,人家本來都沒想威脅他的江山,時間本來是站在小皇帝這邊,等到鰲拜和吳三桂老死,小皇帝也不過二十多歲,不管從精力和智力方面來說,那纔是管理朝政的最佳年紀。

少年康熙爲何不求助大內高手,而是用一幫小孩冒險生擒鰲拜?

唉,當年這事,說來說去,自己辦的還是太着急。估計康熙回想起鰲拜受擒時的眼神,大寫的都是“忠誠”二字,彷彿在說,就你這幫小猴崽子,我要跟你們動一下手指頭,都對不起我這巴圖魯的名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