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世界上上最爲高頂尖的武器裝備之一,戰鬥機的研製充滿了各種未知的風險和挑戰,其中“人機耦合振盪”的現象,曾經引發了多次戰鬥機的飛行事故。

歐美戰機遇這一問題束手無策,殲20卻化險爲夷!

鷹獅戰鬥機

1989年2月,瑞典鷹獅戰鬥機的原型機在返場降落時降落墜毀,飛行員在事故中折斷一支胳臂,事後查明,事故是由於飛控系統存在缺陷導致飛機在降落時發生人機耦合振盪,這種問題連世界上最先進的F22都無法避免。

歐美戰機遇這一問題束手無策,殲20卻化險爲夷!

F22

1992年4月25日,F22的技術驗證機在通場復飛時飛機也發生了人機耦合振盪,飛機不幸墜毀在跑道上,事後查明也是飛機飛控軟件存在設計缺陷所致。

歐美戰機遇這一問題束手無策,殲20卻化險爲夷!

F22

公開資料顯示,人機耦合振盪現象是飛機隱形殺手之一,對於現在飛機而言,這幾乎成爲除飛機自身故障導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飛機人機耦合振盪產生的主要原因爲,飛機固有振盪特性、系統延遲和飛行員的操縱綜合作用導致的,以着陸時發生最爲危險,屬於世界範圍難題。

歐美戰機遇這一問題束手無策,殲20卻化險爲夷!

殲20

世界上四代機和五代機研製過程中,幾乎都出現各種各樣墜機事故,但殲20在研發過程中從未出現過。但是殲20也曾遇見過人機耦合振盪的空中險情,殲20原型機在試飛過程中出現機翼輕微擦地但成功着陸的險情。由此可見,即便出現了人機耦合振盪現象,殲20也成功避免了墜機,這直接說明了殲20控制系統的先進。

歐美戰機遇這一問題束手無策,殲20卻化險爲夷!

殲20試飛原型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