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鑑第

文/圖 林文峯

中山古鎮上廟坊,有一處宅子,叫鳳莊公祠,而我卻更喜歡叫它金鑑第。金鑑一詞,講述了一件名人軼事,講述了一個姓氏的無限榮光。那一年,長恨歌的男主角唐玄宗過生日,羣臣皆獻寶鏡,而那位寫“海上生明月”的詩人宰相張九齡卻獻上一本他自己寫的書,獲皇帝表揚,獲後人點贊無數。張九齡的那本書,名叫《千秋金鑑錄》,講訴的是前世治亂興衰的根源。金鑑第,好理解了,是張家的宅子。說起張家,在中山古鎮不同的歷史階段,有着不同的故事。

縮略版的中山古鎮史——金鑑第

明代以前,張氏先祖三九郎開基中山,開基地叫石閣,大概位於明代武平所城西郊一公里的位置。三九郎的開基,引出了一個典故——“未有所城,先有石閣”,意思很簡單:中山先有張家人居住,後來纔有武平所城的。還有個故事也流傳得很神奇——張“天子”厄運未登基,故事簡單說:張家有個叫法龍的,喜歡剪紙人,剪了個千軍萬馬;恰巧當朝天子做噩夢受驚嚇,以爲有人要造反,會有新天子代替他,就派人到基層搜查;搜查人員遇到法龍時法龍正枕着扁擔睡覺,睡姿像“天”字,再加法龍平時的剪紙愛好,順理成章的成了假“天子”,被殺;法龍死後所葬之處,被譽爲“天子地(墳墓)”,受天子地影響,張家人被迫害,全族逃離中山;後來法龍的其中一個哥哥戀舊,重新回到中山開枝散葉。這一脈張家後人現居城中村大河背一帶,他們把“石閣”和“天子地”的故事當作家訓一般,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縮略版的中山古鎮史——金鑑第

明代一朝的武平所,是鐫刻在中山古鎮歷史上的芳華。這芳華也是張家的芳華,武平所二百多年間世襲的正、副千戶,屬於六個家族,其中兩個家族歸於張家。一個是張真家族,縣誌記載,張真曾救朱元璋於鄱陽湖,有功授職,洪武二十三年,奉調武平所,世襲副千戶。到明朝末年,張真後人已有五六百口人,但因爲第九世世襲副千戶張承勳率兵抗清殉職,武平所城被清兵攻破後,全族被屠殺,只有張承勳的一個七歲兒子藏着亂屍中逃過一劫,後遷居民主鄉。今日中山鎮張姓人不少,卻無張真後人。另外一個家族,則是張忠家族,永樂十五年,張忠奉調武平所,世襲副千戶,其玄孫張憲還因戰功升爲正千戶,張憲此後的張家五代人皆爲正千戶,掌管武平所印章,最後一任張千戶名張其標,世襲武職,卻從文了,是名生員。清兵破城的那場屠殺,張忠家族也遇上了,但有人逃出,後又返回武平所城。今日老城村以軍家人自稱的張姓人家,就是張忠後人。嗚呼,這樣二段張氏家族史,雖無太多細節,但悲壯十足。

縮略版的中山古鎮史——金鑑第

言歸到那個叫金鑑第的宅子,原以爲只有鳳莊公祠這座三進式的正屋,細走後發現錯了。鳳莊公祠往左,很有規律的佈局着一豎又一豎的偏房,兩豎偏房中間皆是別有洞天的過道。因爲建築規模的存在,此處有個小地方名,叫張屋。張家人說,現在看到的老宅面積小了很多,最初一直延伸到城牆腳下,老宅前面是張家的池塘,池塘也很大,包括了現在的城中村部和鎮衛生院。不去細說張屋的宅子,因爲宅子背後的故事纔是正題。

縮略版的中山古鎮史——金鑑第

迴歸到明末清初那場發生在武平所城的屠殺,不僅張千戶和張副千戶兩大家族基本被屠殺光了,其他軍籍人家也難逃此劫,所以,一時間武平所城人口銳減。戰爭過後,需要恢復生產,這時政府開始出臺政策,召回逃過屠殺的原住民,同時從本縣其他地方或周邊縣市引進人口。這一時期,永定金豐就有盧、林、蘇、張四戶人家結伴來到了中山鎮,並在上廟坊定居下來,做了鄰居。張姓人家的戶主叫張鳳莊,這就是爲何張家老宅的正屋叫鳳莊公祠。以張鳳莊爲代表的一大批各姓移民遷入中山,再加上原住的各姓軍籍人家,造就了中山古鎮“百家姓”的獨特文化現象。而盧林蘇張四姓數百年和睦無間的佳話,又成了中山古鎮百家姓和諧相處的典型。話說四姓人家初來時,都生活得很苦,但相互幫襯,還一起喫芋頭過年,爲教育後代,四姓人家約定各自後人過春節都要喫芋頭,不忘艱難困苦,不忘異性也是自家人。直到今日,這四姓人都還有春節喫芋頭的傳統。

縮略版的中山古鎮史——金鑑第

鳳莊一脈,在中山古鎮張姓各源流中,歷史最短,甚至還最平民。但走進鳳莊公祠,走進金鑑第,有種感覺油然而生,是歷史的厚重感,是古鎮進程的節奏感。忽然覺得,中山的張姓家族史,就是縮略版的中山古鎮史。而“金鑑”二字,說的不正是前世的興衰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