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蹊蹺收購藏玄機!大股東套現一次又一次"黃了"

證券時報記者 孫亞華 王基名

近日,八菱科技控股股東的又一大手筆股權轉讓再次宣告失敗,而其另外一筆正在進行中的減持計劃也因捆綁交易和業務問題被深交所問詢。證券時報e公司發現,其交易對手方王安祥似乎並不太“安詳”,所控制的弘天生物從新三板摘牌後,便馬不停蹄地介入A股市場,僅在2018年,就有八菱科技、朗源股份和*ST羅普三家上市公司擬收購王安祥旗下的子公司股權,而且“套路”相似。

2018年以來可謂八菱科技的多事之秋,爲了維護股價,八菱科技連續出招,並被市場給予“蹭熱點”的嗜好。而手握絕大多數量股權的大股東則一路減持,特別是實控人夫婦連番“套現”操作猛如虎,只可惜不僅招來監管機構連番問詢,減持也接連失敗。

A股蹊蹺收購藏玄機!大股東套現一次又一次"黃了"

連續“套現”失敗

近日,八菱科技實控人夫婦與車行天下(惠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車行天下)6.23億元的股權轉讓交易宣告終止,這已經是八菱科技控股股東近段時間來第二次股權轉讓失敗。

A股蹊蹺收購藏玄機!大股東套現一次又一次"黃了"

這份收購還要追溯到半年前,2018年12月18日八菱科技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楊競忠、顧瑜夫婦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將兩人持有的3116.6萬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1%)轉讓給車行天下,轉讓價格設爲20元/股,總金額約6.23億元。對於上述轉讓的目的,八菱科技稱“主要是爲了降低股票質押風險”。

根據當時的協議,上述股權轉讓有效期爲180天。截至協議到期日(2019年6月15日),楊競忠、顧瑜尚未收到車行天下的股份轉讓款,也未辦理股票過戶登記手續,且各方未就股份轉讓協議進行延期,亦未簽署補充協議,該股份轉讓協議自動終止

工商資料顯示,車行天下2017年10月份成立,經營範圍爲股權投資、財務顧問等,在雙方宣佈擬股權轉讓時,車行天下注冊資本僅爲1000萬元,深圳市中匯資本創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匯資本)爲車行天下法人獨資股東,中匯資本的股東爲自然人韓偉淨和李華章,韓偉淨爲控股股東,工商資料顯示韓偉淨在烏魯木齊和諧安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1.25%,爲其執行事務合夥人,和諧安泰也是上市公司和而泰的第九大股東,一季報顯示其在和而泰的持股佔比爲1.02%。另外,韓偉淨曾任職浙江省巨化集團公司工程有限公司人事專員,2007年至2013年還和而泰監事會主席、人力資源主管,現爲和而泰人力資源主管。

深交所曾發出問詢函,詢問車行天下是否有能力支付這筆錢,公司的回答倒也直接:車行天下注冊以來未開展實際業務,目前總資產0元,淨資產0元。不過車行天下也表示,擬通過增資方式籌措本次股份收購資金。2018年12月26日,李強向車行天下增資9000萬元,成爲擁有車行天下90%股權的股東。不過公開信息中除了車行天下外,李強便無再多信息。

記者致電八菱科技,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主要是(車行天下)資金原因終止的。”她介紹,車行天下是一個剛成立的公司,本來想通過向李強的借款進行對八菱科技的股權收購,但李強資金鍊出現問題,便沒有了下文。而且該工作人員表示,李強是沙鋼股份的大股東之一。從公開信息看,李強在沙鋼股份持股6.34%,不過李強持有的1.4億股沙鋼股份在4月29日已經全部被司法凍結,緣由是個人一筆約6500萬元的債權債務糾紛。記者致電車行天下以及中匯資本公開電話,均被掛斷。

在此之前,八菱科技控股股東就已經有過一次股權轉讓失敗經歷。2018年10月17日,八菱科技還曾宣佈,楊競忠計劃將持有的5666.62萬股八菱科技(佔總股本20%)轉讓給南京紅太陽金控供應鏈有限公司,轉讓價格同樣爲20元/股,有效期爲2個月。公告當天(2018年10月17日)八菱科技的股價僅10.18元,相較於20元的擬轉讓價格溢價超96%。如此高的溢價也受到交易所關注問詢。

不過這筆11.33億元的股權轉讓計劃同樣無疾而終,2018年12月18日八菱科技稱,由於兩個月有效期後雙方都未續期以及未簽訂正式的轉讓協議,意向協議自動終止。然而,就在終止與南京紅太陽股權交易的同一天,八菱科技便又宣佈了與車行天下的股權轉讓意向。八菱科技工作人員稱:“雙方當初只是意向協議,後邊並未簽署正式的股權轉讓協議。”

蹊蹺的捆綁收購

八菱科技實際控制人楊競忠、顧瑜夫婦及其一致行動人楊經宇合計持有公司股份約1.20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2.27%。

雖然連續的股權轉讓均無疾而終,但楊競忠、顧瑜轉讓股權的計劃仍在繼續,在八菱科技公佈與車行天下的交易不久,還公佈了另外一筆與王安祥的捆綁交易。

2018年12月27日,八菱科技稱,公司擬以不超過30億元現金方式,向王安祥等購買弘天生物100%股權。同時,王安祥擬以6.09億元價格,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八菱科技控股股東楊競忠持有的公司2833.3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10%)。

2019年3月28日,八菱科技變更相關收購事項,收購弘天生物比例不超過51%,並於4月19日公告明確交易作價爲9.08億元。根據最新消息,楊競忠累計已收到王安祥支付的股份轉讓款3億元。據工商資料,弘天生物51%股權過戶已於2019年5月28日完成了工商變更,八菱科技已成爲弘天生物的第一大股東。

八菱科技主營業務爲散熱器、保險槓等汽車部件,與弘天生物主營的細胞研發沒有任何關係,且2018年八菱科技淨利潤727萬元,同比下降94.61%,扣非淨利潤虧損84萬元。另外年報顯示,2018年年底時八菱科技期末貨幣資金餘額僅剩約5.52億元,在公司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爲何還要跨界併購該公司?同時控股股東捆綁上市公司股權套現交易,八菱科技的操作立即受到交易所問詢和市場各方質疑。

e公司記者在聯繫八菱科技時,其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看好細胞領域和弘天生物。另外該工作人員還稱:“‘套現’只是外界的說辭,該交易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爲了保證在公司入主弘天生物後將其主要經營人員(王安祥)進行利益捆綁,以保證後續經營。”但弘天生物的業務也存在不少問題。

弘天生物主營業務是爲客戶提供細胞委託培養和研發,主要通過醫療美容院等機構,向客戶宣傳推介。記者從其官網發現,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提供臍帶、胎盤等儲存服務,官網聲稱"臍帶、胎盤幹細胞可以修復受損組織,治療人類80%的疾病,廣泛用於多系統疾病治療及美容保健抗衰。"

A股蹊蹺收購藏玄機!大股東套現一次又一次"黃了"

(圖片來源於弘天生物官網內容)

但是,當e公司記者致電國家衛健委時,相關人員表示,目前臍帶、胎盤幹細胞技術還處於科研探索階段,並未批准進入臨牀使用,目前也沒有一家醫院可以合法使用。另外,弘天生物官網宣傳文字,也明顯有違《廣告法》中“醫療廣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不得說明治癒率或者有效率,不得使用無法驗證的科研成果作證明材料”等規定。

此外,弘天生物的官網主頁還表示:"家庭成員需要使用細胞時,弘天生物根據醫生的治療需求,爲您定製所需的幹細胞製劑。"但國家衛健委等發佈的《幹細胞臨牀研究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幹細胞的臨牀研究,只能在具有與所開展幹細胞臨牀研究相應的診療科目的三級甲等醫院開展。

那麼,在國家禁止在非指定三甲醫院進行幹細胞研究的前提下,弘天生物如何進行幹細胞製劑定製?對於這一疑問,e公司記者致電弘天生物,不過其業務人員只是一味迴避,顧左右而言他。

2018年9月,弘天生物高管、銷售主管、行政管理人員等核心員工開展經營活動時因涉嫌詐騙被北京市海淀區公安局帶離協助調查,上述人員之後被刑事拘留,目前轉爲取保候審。

今年6月,深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八菱科技解釋弘天生物相關人員涉案的原因,涉嫌詐騙的行爲是否與其向個人客戶推介的細胞技術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相關。目前,八菱科技還未回覆。

但是當e記者致電八菱科技詢問爲何要併購一家有前科的公司時,工作人員稱:"涉案只是部分員工,不影響弘天生物的狀況。"但事實並非如此,八菱科技披露的資料顯示,標的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下滑,淨利潤爲負,主要是標的公司員工涉嫌詐騙受到公安機關拘留,標的公司的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

王安祥不“安詳”

與八菱科技類似,朗源股份也在2018年現金參股王安祥實控的公司,同時二股東也轉讓股權給王安祥獲取資金。

2018年5月29日,朗源股份二股東楊建偉,以1.26億元的價格,向王安祥轉讓其持有的236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5.01%。當日,朗源股份還與東方傑瑪及其股東王安祥、金子億、北京金定元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朗源股份使用自籌資金2.4億元對東方傑瑪進行增資,取得東方傑瑪10.48%的股權。不久後,朗源股份支付投資款1.2億元,東方傑瑪完成了相關工商備案登記手續,東方傑瑪成爲朗源股份的參股公司。

朗源股份經營範圍包括生鮮水果、堅果、果乾的種植、儲存、加工、銷售,而東方傑瑪則是進行人體基因檢測、化妝品銷售等業務。並且在當時,朗源股份的財務狀況並不理想,2018年上半年的淨利潤爲759萬元,同比降84%,期末現金餘額僅3328萬元。在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朗源股份還以鉅額現金跨界參股與主營業務關聯不大的公司,同時王安祥擬接棒朗源股份二股東股份進入上市公司,其操作與王安祥在八菱科技的操作極度相似。

不過到了2018年12月,朗源股份表示,將收回1.2億元的投資款,東方傑瑪回購公司持有的10.48%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不再持有東方傑瑪的股權。對於撤資,朗源股份相關工作人員告訴e公司記者:"是雙方協商的結果"。而雙方當初爲何做上述交易,工作人員則不願多說。

有市場人士稱,朗源股份參股東方傑瑪的行爲更像是短期資金週轉,再加上同時王安祥還受讓了公司股權。也許在這兩筆交易外,朗源股份與王安祥有另外的協議規定來滿足公司資金的運作。

另一家上市公司*ST羅普似乎也曾想進行類似的資本操作,*ST羅普經營鋁合金門窗產品,也曾計劃併購與其主營業務毫無關係的弘天生物。

2018年7月23日,*ST羅普公告稱,擬以現金方式收購王安祥所持有並控制的弘天生物部分股權。公司還在當天同時公告稱,控股股東羅普斯金控股與皓玥科技及自然人高磊、林洪鼎簽訂股份轉讓協議,羅普斯金控股擬以5.36億元的價格轉讓9801萬股,佔總股本的19.5%。彼時,*ST羅普也陷入經營困難,2017年和2018年分別虧損3896萬元和1.53億元,業績同比大幅下滑。

兩個月後,上述交易雙雙終止,公開資料中並未查到皓玥科技等與王安祥有什麼關係,但發生在王安祥及相關人員身上類似的套路,不知道是否真的只是巧合那麼簡單?

股價危局與“蹭熱點”

頻繁的股權轉讓,八菱科技大股東給外界留下了急於套現的印象。這或許和2018年以來八菱科技公司的現狀有莫大關係。

八菱科技2011年上市,上市以來至2017年業績連續增長,但從2018年起,八菱科技業績出現斷崖式下滑,全年淨利潤僅727萬元,下降94.61%。另外,股票在2015年8月份創出90.50元的高位後便一路震盪下跌,在2015年12月八菱科技定增之時其股價也在40元左右位置,到了2018年10月17日八菱科技股票已經跌至9.42元的低位。

A股蹊蹺收購藏玄機!大股東套現一次又一次"黃了"

(八菱科技2018年5月18日至今股價走勢)

伴隨着股價的下跌,楊競忠、顧瑜所質押股票面臨爆倉風險,進入2018年後兩人合計四次補充質押。而財務總監黃生田質押給東吳證券的300萬股股票跌破預警線,八菱科技稱存在被平倉的風險。根據Choice統計,八菱科技股東中,還有陸暉、黃志強等至今仍存在高比例質押狀況。另外,在2015年到2017年期間,八菱科技推出了三期員工持股計劃,持股均價約爲31元,均處於虧損狀態。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現,八菱科技的股權高度集中在高管或關聯人員手中,在2018年三季報中,八菱科技實際控制人楊競忠、顧瑜夫婦合計持股42.16%,爲公司第一和第二大股東;第三大股東黃志強持股6.59%,是公司副總經理;第四大股東陸暉最新持股5.49%,其曾在2014年參與認購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第五、第六大股東爲八菱科技的員工持股計劃合計持股8.21%;第七大股東程啓智、第八大股東文麗輝、第九大股東黃安定,工商資料顯示均爲八菱科技關聯公司高管人員,第十大股東賀立德曾爲八菱科技副總經理,以上四人合計持股8.13%。2018年三季度末,八菱科技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高達70.58%。

爲了維護股價,八菱科技在2018年以來也連續出招,並被市場給予“蹭熱點”的嗜好。

2018年1月27日,八菱科技宣佈重大資產重組停牌,時隔半年後,公佈擬以不超過20億元100%收購一傢俱有S1超級跑車、Mycar純電動車業務的公司。2018年5月17日在該重組擱淺的同時又宣佈擬受讓開隆投資所持宇量電池20%-30%股權,宇量電池爲一家三元動力電池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

2018年6月5日,八菱科技又宣佈擬進行股份回購,稱將以不超過3億元在半年內回購公司股票,回購價格不超過16.6元/股,而八菱科技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賬上的貨幣資金僅有5.39億元。2018年12月,八菱科技公佈股份回購情況,累計回購股份數量約168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94%,平均成交價格爲12.58元/股,成交金額約2.12億元。而公司又欲將上述回購用作第四期員工持股計劃,以21.42元/股價格轉讓給員工。

近半年來,八菱科技更是屢屢“蹭熱點”。先是2018年底,八菱科技宣佈擬收購弘天生物切入細胞科技領域;接着在今年1月29日,八菱科技又宣佈擬入股深圳市王博智慧廁所革新技術有限公司,沾上“智慧廁所”概念;4月19日,八菱科技與科華生物、雲南麻王生物簽署了《增資協議書》,蹭上“工業大麻”概念。

在衆多動作加持以及大盤行情回暖多重作用下,八菱科技股票在2018年10月17日創出9.42的階段低位後開始連續回升,彼時剛好是楊競忠夫婦擬高溢價將部分股權轉讓給南京紅太陽之時。八菱科技股價還在今年4月份與“工業大麻”結緣後一度達到34.58元高位。

但在一系列維穩動作的背後是頻繁的減持。除了實控人楊競忠夫婦動輒數億的減持計劃之外,八菱科技股東陸暉和黃志強、財務總監黃生田以及之前的員工持股計劃均發出減持計劃或已經實際減持。不過4月22日以來八菱科技股價從34元高位一路下跌,最新股價爲15.45元,公司的第四期員工持股計劃也在近期宣告推遲。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中國基金報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 “好看” 行不行!!!

A股蹊蹺收購藏玄機!大股東套現一次又一次"黃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