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網絡上有個小熱點,關於我國三位公民在瑞典旅遊時,遇到了一些事情。我國外交部和駐瑞典大使館都第一時間嚴正聲明,給在外受委屈的中國公民聲援。

  我沒和大家聊這事兒,是因爲我也不知道真相到底如何。我唯一清楚的,就是在這個媒體越來越多的信息時代,我們反而更難以瞭解事情真相了。

  這倒是讓我想起了一部很有特點卻很少被人提及的國產片——《天津閒人》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前夕的天津衛,影片的開場用天津話來說就是特別“哏兒”,由茶館裏的一個說書先生,給大家講述天津衛的閒人故事。

  而他要說的這個“閒人”,就是本片的男主角蘇鴻達,人稱“蘇二爺”。但他在“閒人圈”裏,充其量就是個底層,日常技能就是起鬨架秧子。

  比如影片的第一段情節,就是城裏新開了一家“香糟牛肉店”,蘇鴻達原本想去蹭喫蹭喝,結果直接被店主委婉地堵在了店外,

  眼看佔不着便宜,他就背地裏使壞,跑去當地打手李祥藻那裏“告狀”,說店家起名“香糟”(祥藻),就是要“把你給燉了”。

  智商明顯不在線的打手聽完這套歪理瞬間暴怒,帶着手下痛扁了牛肉店老闆一頓,還敲詐來一筆錢,其中一小部分便成了蘇鴻達“通風報信”的回報。

  但他這種賺錢技能實在太低端,前腳剛拿到錢,後腳就遭到牛肉店老闆尋仇——“給我打”!

  蘇鴻達想衝進街邊的染料局躲躲,結果又被店家陸老闆懟在了外面。

  從這裏就能看出,閒人蘇鴻達就是個把坑蒙拐騙當日常,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混混,誰都不想跟這種小人扯上關係。

  但是,天津衛的閒人也並非全是這種等級,比如蘇鴻達日思夜想的“閒人女神”秋娘,就靠“放鷹”(騙婚)的手段發財,

  上一秒她剛進了花轎,下一秒就捲走彩禮身輕如燕地消失在人羣中。

  再比如當地“頭號大閒人”四六爺,是個愛管閒事兒的資深富二代,看到街頭有人鬥毆,就走出豪車發表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講——朗朗乾坤,竟敢光天化日之下鬥毆!

  而本片的主線故事,就發生在這幾個“等級”不同的閒人身上。

  一天,河邊打撈上來一具無名男屍。

  這事兒除了引來一衆喫瓜羣衆,還吸引來了三個人——其一便是蘇鴻達,他假裝死者的熟人,當場一通假哭,

  其二是《晨報》《晚報》《大沽報》的主編嚴而信,他看到哭天抹淚的蘇鴻達,感覺背後有料可挖,於是找蘇鴻達打聽死者的真實身份,

  沒錯,這麼多家報社背後都是這哥們兒

  其三便是前面提到的秋娘,她搖身一變從消失的新娘變成了死者的老婆,一邊哭喪一邊揚言要爲“亡夫”打官司。

  而這三個人都往無名死屍身上“撲”,無非是嗅到了錢的氣息。沒過多久,蘇鴻達、秋娘和嚴而信便合夥張羅了一場騙局——

  先是蘇鴻達空口謊稱,死屍是染料局前一陣被辭退的賬房先生,企圖把鍋甩給曾懟他在門外的掌櫃陸老闆,

  “背鍋俠”陸老闆

  然後嚴而信在自己的報紙上添油加醋,頭條報道“染料局掌櫃陸老闆逼死人命”的新聞,

  緊接着,秋娘“戲精”上身,當衆攔下四六爺的車,一通喊冤哭訴,

  好面子又愛管閒事兒的四六爺眼看有“冤案”,一激動,宣佈要自掏腰包請律師幫“寡婦”打官司。

  這麼一鬧,“鍋從天上來”的陸老闆只好病急亂投醫,找到了“跟報社主編交好”的蘇鴻達幫忙,

  蘇鴻達直接出了個餿主意,讓陸老闆跟報社爆料,說賬房先生其實死前和老婆有矛盾,因爲家事想不開才跳的河。

  於是在幾個人的攪和之下,整個天津衛的百姓開始圍着每天的頭條新聞喫瓜,今天看寡婦哭訴伸冤,明天看掌櫃曝光隱情、反轉真相。

  沒有人知道,這背後拿錢最多的,便是一手策劃騙局的蘇鴻達、秋娘和嚴而信。

  而有了錢的蘇鴻達也頓時有了底氣,三番五次表白“女神”秋娘,讓她跟自己從此享清閒日子。

  但蘇鴻達沒想到的是,這場騙局其實根本沒那麼簡單——就在他們美滋滋數鈔票的時候,“頭號大閒人”四六爺早就偷偷搗鼓起了壞事兒。

  他請律師幫人打官司的事兒鬧得滿城皆知,其實都是掩人耳目的手段。

  實際上,四六爺早就成了爲日本人效力的漢奸。他的律師是醇親王的遠方親戚,接下官司只是一個閉門不見客的藉口,背地裏則偷偷跑去關外聯絡僞滿洲國的事情。

  原本這一切做得神不知鬼不覺,但偏偏律師在法庭上露出了馬腳——由於他這幾天人沒在天津,壓根不知道報上又登了陸老闆爆料的反轉新聞。

  這個破綻馬上就被精明的嚴而信發現,他讓蘇鴻達去打探情況,結果在律師辦公室裏找到了僞滿洲國產的火柴——就這麼一不小心發現了四六爺當漢奸的真相。

  按理來說,這麼重大的事情蘇鴻達是不敢聲張的,但隨後他看到了扎心的一幕——四六爺憑着雄厚的財力,把他的“女神”秋娘給勾搭走了。

  蘇鴻達一時氣不過,衝去報社威脅嚴而信,要他把四六爺當漢奸的事情統統曝光,

  隨後他便幻想着自己憑藉第二天的報紙頭條,成爲“救天津衛於水火之中”的民族英雄。

  然而他不知道,嚴而信嘴上答應爆料,轉臉就去找了四六爺要封口費,還把蘇鴻達給供了出來。

  這下可失算了,四六爺直接一不做二不休,派人當場滅了嚴而信的口,他那幾家報社也被一夜之間“取締”了。

  等蘇鴻達第二天反應過來的時候,整個天津衛的百姓也像失憶了一樣,壓根不知道還有《晨報》這回事兒。

  一瞬間,蘇鴻達覺得自己成了天津衛的孤魂野鬼,原本以爲自己能扳倒四六爺登上人生巔峯,結果把自己給玩進了死衚衕。

  而故事說到這裏,這部《天津閒人》的特點也顯露出來,它用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勾勒出時代突變的背景下小人物的掙扎和大人物的權利的遊戲。

  片中的蘇鴻達雖然江湖人稱“蘇二爺”,但乾的都是坑蒙拐騙的“低端”勾當,是旁人眼中嗤之以鼻的小人。

  他原本想着自己能靠着空手套白狼的戲碼大賺一筆,順帶靠着“愛國舉動”名揚天津衛,結果還是被家大業大的四六爺分分鐘碾壓。

  而諷刺的是,暗中做着漢奸的四六爺卻過得風生水起,靠着雄厚的家底,便毫不費力地成爲全城點讚的善人,

  至於蘇鴻達的小命、報社的存廢、天津衛的安危,都在他一人掌控之下。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天津閒人》是一則黑色寓言,就在真小人硬碰硬跟僞善人較量的時候,普通百姓則在時代的鉅變中漸漸失去了分辨黑白好壞的能力,只能被動地“喫着別人喂的瓜”,接受着位高權重的人給出的真相。

  而影片的這種諷刺意味和黑色幽默,則集中體現在劇情的高潮段落——

  蘇鴻達自覺大難臨頭,火速找到秋娘,勸她第二天一塊跑路,

  之後,慌不擇路的蘇鴻達闖進了茶館,跟影片開頭的那個說書先生撞了個滿懷。

  這個情節,讓片中兩個原本不相干的人物產生了交集,也讓一直在看着蘇鴻達的故事的我們(觀衆)變成了茶館裏的聽衆視角。

  此刻的蘇鴻達急切地把真相說出來,但沒有人相信——“我說的是實話,你們爲嘛不信呢,這是爲嘛呢?”

  而說書先生的一句話卻逗樂了聽衆——我說的都是瞎話,你們爲嘛都信呢,這是爲嘛呢?

  這場細思極恐的戲,讓原本帶有滑稽感的蘇鴻達這個人物身上透出了悲劇色彩,也似乎印證了魯迅先生的那句話——羣衆,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出自《娜拉走後怎樣》)

  最終,蘇鴻達被四六爺的手下抓走,而他最後的掙扎也僅僅是撅着屁股大罵四六爺“老桃毛”。

  影片的結尾,那個見河邊死屍就“撲”的蘇鴻達,也變成了死屍;秋娘則獨自離開了天津衛;而賣國的四六爺一度稱王稱霸,直到解放後才被處決。

  總的來說,《天津閒人》是一部特點十分明顯的國產片,影片鏡頭語言十分豐富,有這種帶着戲謔感的圓形構圖,

  也有利用戲曲段落烘托氛圍的表現手法,

  光線的色調變化和舞臺感設計,也從側面暗示出故事的荒誕性。

  而片中特定的歷史背景、天津特有的文化、演員適度誇張的表演方式,也給這部影片帶來既現實又荒誕的色彩。

  更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故事說的是民國時期的事兒,但片中幾個主角詐騙、行賄受賄、利用媒體炒作的情節,卻在幾十年後的現實生活中繼續上演着。

  “你不花錢,報上能替你說話嗎”

  若是把片中的四六爺換成某某大V,把蘇鴻達換成有組織的鍵盤俠,把嚴而信換成無良記者,把普通看客換成我們這些喫瓜羣衆,會不會覺得電影中的故事無比熟悉呢?對於那些正在媒體上沸沸揚揚的新聞,會不會又有了全新的看法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