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活動 | 紐約對話北京——城市更新,還街於民

文章源自公衆號:PageOne北京坊

一直以來,城市是孕育文化、科技、商業的搖籃,歷史上的先進思潮和文明在此碰撞交匯。街道是一個城市社會、政治與商業的動脈。從派克大街、香榭麗舍大道、羅迪歐大道,到天安門廣場,巴士底監獄、特拉法爾廣場,這些空間都是見證生活和歷史的場所。然而,當今世界特大城市的街道上卻鮮能體現出這種創新性,極少有城市制定目標,使街道更安全、更有利於步行,減少擁堵與空間浪費。

不管城市有多麼與衆不同,從墨爾本到孟買,再到曼哈頓,每一條街道都有自己內在的運行準則,無一例外地以同樣的方式依附於我們的城市。指示牌和信號燈、小巷和路標、人行道和交叉路口,所有這些構成一條街道的基本職能。許多城市街道的設計不當造成了交通長期擁堵,居民出行困難,扼殺着城市活力。

前紐約交通局局長珍妮特·薩迪-汗(Janette Sadik-Khan)女士是走在世界最前沿的城市交通和城市優化專家之一。2007 年到 2013 年她曾擔任紐約市交通局局長,負責紐約街道的改造項目。她不僅將紐約最中心地區的時代廣場與百老匯打造成自行車和行人空間,還批准新增加近400英里的自行車專用道,同時改造了60多座城市步行廣場。珍妮特認爲,城市交通是一場“哥白尼式革命”。街道應該是爲人而建,你可以選擇走路、騎車,或是坐公交,而不僅僅是坐在一個快速移動的金屬盒子裏。

9月22日下午3點,珍妮特·薩迪-汗女士將帶着著作《搶街:大城市的重生之路》的中譯本現身pageone北京坊店。與大家分享街道變革的經驗和街道優化的故事。

書名的原文爲“Street Fight”,譯名爲“搶街”。至於和誰搶、爲誰而搶,相信只要看幾張街道改造的前後對照圖,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從機動車過度佔據的城市空間裏面“搶”出一部分,交還給公交、自行車和行人。

談到如何“搶”,珍妮特倒是輕描淡寫地說:“其實街道優化這件事不用花幾十億美元的資金,也不用耗費好幾年的時間,只要幾周或者幾個月就能做好了。”,然而,她話鋒一轉,補充道:“但爲了獲得這180英畝用以街道改造空間,當中的每一英寸都是一場與汽車的爭奪戰。”

如此看來,這搶街過程的艱辛似乎也不遜於一場街頭搏鬥了。

——活動信息——

主題:城市更新,還街於民——紐約對話北京

對談嘉賓:珍妮特·薩迪-汗(前紐約交通局局長)

時間:2018年9月22日15:00-16:30

地點:PageOne北京坊店三層多功能沙龍區

(北京市西城區北京坊東區E11)

價格:78元/人(含PageOne咖啡一杯)

【Yee君提示】:不喝飲料的同學可以直接來參加,現場允許空降哦!

報名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除遇不可抗因素外,報名成功不支持退款*

END

往期內容

近親結婚,真不行?

有些書,能殺人!

一起喫點“聰明藥”,怎麼樣?

譯言給你的禮物

我們都期待着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可是有時身處城市之中,暴雨來襲會讓我們在城中觀海,廣場舞興起也會使得街道被搶佔。面對城市規劃的種種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以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質呢?《搶街》一書或許可以給我們提供借鑑。

《搶街》的作者珍妮特·薩迪-汗通過改造國際大都市紐約的街道,爲行人,自行車,公交車和綠地騰出空間。本書中,她總結了全世界成功改造街道的案例,從墨西哥城和洛杉磯到在奧克蘭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對行人更友好的街道,以及在奧斯汀、印第安納波利斯和舊金山的創新型自行車道設計和廣場。本書記敘了她通過奮鬥來促進變革,傳授了其他城市可以效仿的實用建議,讓街道更安全,更有活力。

如果你關心城市的未來,那就讀讀《搶街》吧。

使用譯言小程序或點擊閱讀原文,火速購買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