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從未改變,他是一座英雄豐碑

黃克誠和家人(資料圖片)

1922年8月底,位於湖南衡陽江東岸晏家坪的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以下簡稱“三師”)門前,來了一位面容清癯,身體瘦弱的年輕人。

這個年輕人,就是黃克誠。

黃克誠於1902年10月1日出生於湖南省永興縣油麻圩(今三塘鄉)下青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的父輩集資培養聰明用功的他上了私塾,之後又讀到了永興縣立高等小學。但是,對於人到底爲什麼活着,生活的意義究竟何在這樣的問題,黃克誠沒有從讀過的書中找到答案。

1922年夏,20歲的黃克誠考取了三師。入學之初,黃克誠情緒很高,如飢似渴地讀書學習。然而,貧寒的出身使他受盡了冷眼,面對公民學、英語、數學等幾十門完全陌生的課程,黃克誠第一學期的成績並不理想。展望將來,黃克誠不知向何處去。讀了師範又如何?對國家、社會、家庭能起什麼作用?黃克誠感到十分苦悶與彷徨。

一轉眼就到了1923年春天,由於校方剋扣學生伙食費的事敗露,三師爆發了一次轟動湖南全省的學潮。黃克誠也投入了這次學潮。學潮震動了全湖南,導致校長劉志遠被免職。

1923年6月,毛澤東赴廣州參加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路經衡陽,會見了領導學潮的夏明震等人,並在三師的一間教室裏召開了100多名黨員和積極分子會議,對學潮鬥爭給予高度評價。毛澤東說,反動校長劉志遠是趙恆惕政府的忠實走狗,學生們起來反抗,實際上是一次反對反動軍閥政府的革命鬥爭,它是整個工農及各界羣衆運動的一部分。同時,毛澤東指出,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只要有進步勢力和反動勢力存在,就會有矛盾,就會有鬥爭,最終是革命的進步的勢力取得勝利,走向歷史的前臺。

黃克誠在這場鬥爭中深受教育。後來他回憶說:“三師學潮是我接觸的第一次羣衆性的鬥爭,它給我的教育很深,感觸甚多。雖然當時我還不能理解這場鬥爭的意義,但那些爲首的學生們不畏強暴、奮不顧身的鬥爭精神,使我由衷地欽佩。”

沒過多久,黃克誠知道了這次學潮的背後有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影響,爲首的參加學潮的積極分子多是中共黨員和團員、具有革命思想的進步學生。他對中國共產黨充滿了好奇,千方百計打聽有關事宜。他了解到,三師是一所具有革命傳統的學校,中國共產黨創建初期就在這裏播下了革命火種。毛澤東曾多次來到三師演講,並在三師建立了黨支部,發展了一批共產黨員。

黃克誠震撼之餘,對社會改革產生了濃厚興趣。他想方設法找來毛澤東演講中提到過的那些書籍學習。一時間,國內的各種政治思潮一齊進入他的視野,他從中發現了許多過去不知道的問題。例如國家、民族正受到外國列強的宰割;軍閥戰爭連年不斷;土匪蜂起;災民遍地等等。他感到,不光是他一個人苦於沒有出路,整個中華民族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重重思考之下,他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過去爲個人尋找出路變爲立志要爲國家、民族、社會尋找出路。

黃克誠跳出了個人的小圈子,積極參加各種進步政治活動,希求尋找到拯救國家、民族、社會的正確道路。從1924年下半年起,他發起成立進步學生團體,組織演講會,組織永興縣旅衡學友互助組,擔任組裏的圖書管理員,組織讀書討論,學習新思潮,成了革命活動的活躍分子。尤其是通過認真閱讀《共產黨宣言》《階級鬥爭》《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書,他在思想上產生了新的飛躍。在當時國際上的各種思潮中,黃克誠對馬克思主義學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接受階級鬥爭和社會主義的思想。他認識到,要根本解決人類社會問題,就要走社會主義道路,即實行徹底的無產階級革命。而這條道路,就是中國共產黨選定的道路。

黃克誠下定決心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於是便想方設法去尋找入黨的途徑。當時三師雖已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組織,但仍處於祕密階段,黃克誠找到黨組織並非易事。他苦思冥想,想到了永興旅衡學友互助社的成員黃庭芳。黃庭芳是大同中學學生運動的領導人,接觸面廣,認識的人也多。黃克誠問黃庭芳:“你能不能幫我想辦法找到共產黨的組織,爭取早日入黨?我還想請你把我的情況介紹給第三師範學生運動的領導人劉寅生、蔣元齋,如果劉蔣二人是共產黨員,就請他們做我的入黨介紹人。”

1925年金秋時節,黃庭芳找到了共產黨的關係,並把自己和黃克誠的情況向黨組織作了介紹,還代黃克誠提出了入黨申請。10月的一天,黃庭芳和黃克誠與中共衡陽區委的龔際飛見了面。龔際飛鄭重地說:黨組織接受了你們入黨的申請,我們請第三師範黨組織對黃克誠同志進行了考察,認爲具備了共產黨員的條件,由劉寅生和蔣元齋作爲介紹人介紹你入黨,今後你與黨組織的關係,由黃庭芳與你直接聯繫。

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爲黃克誠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轉折,奠定了他爲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基礎。從此,他不再是盲目地參加各種活動,而是在黨組織的直接領導下,爲着一個偉大理想去鬥爭;從此,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再也沒有動搖過。實現共產主義,成了他終生不渝的追求目標。

黃克誠後來在自述中這樣寫道:“經過三年的摸索、探求,我先是在國內的各種救國方案之中,選擇了孫中山的國民革命的道路,進而又在國際的各種思潮之中,選定了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革命的道路。我的這個決心不是輕易下定的,而是認真、鄭重的,經過長期考慮的,因而是不可動搖的。”

黃克誠用他的一生踐行了他的誓言,從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那一刻起,他對黨的一片初心就從未改變過。他歷經曲折坎坷,幾十年間多次受到錯誤的批鬥,卻始終堅持革命的理想信念,爲真理敢做敢言;他從不患得患失,胸懷坦蕩,顧全大局,爲了黨的整體利益,總是不惜犧牲個人利益,且無怨無悔。(王子君)

一座英雄豐碑

2014年國慶,我參與了電視劇本《一代楷模黃克誠》的編劇工作。在研究與創作過程中,黃克誠大將的形象日益豐滿:他是一個善於獨立思考的人;一個富有軍事謀略的人;一個敢講真話的人;一個政治智慧超羣的人;一個顧全大局的人;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一個廉潔自律的人;一個勤政愛民的人;一個敢於堅持真理的人;一個實事求是的人……這些,構成了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權勢、財富不能成就偉大的人格,唯有清廉公正、信念堅定、敢於堅持真理,才能成就偉大的人格。黃老在歷史的轉折關頭,拋開個人得失榮辱,以超人的勇氣擔當歷史責任,其人格魅力令人折服、欽敬、崇仰。

黃老在回顧自己的入黨經歷時曾這樣寫道:“我的這個決心不是輕易下定的,而是認真、鄭重的,經過長期考慮的,因而是不可動搖的。”黃老的初心從來沒有動搖過、改變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正是黃克誠的初心,正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初心。

當前,一部分人忘記了來時的路,忘記了初心,宗旨意識淡漠,擔當精神缺失,心中日思夜想的是如何爭權奪利、損公肥私。以歷史觀照現實,更加凸現出黃克誠等老一輩革命家精神的珍貴。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非常及時,非常必要。我相信,只要初心在,根基就在,精神就在,民心就在。(王子君 作者系作家、編劇、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文學總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