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簡稱“蕭”,別名龍城,古爲蕭國都城。地處安徽省最北部,東臨徐州,南接淮北,位於淮海經濟區、徐州都市圈、宿淮城市組羣的中心部位,長三角城市羣北翼。

是蘇、魯、豫、皖四省邊界一座快速崛起的現代化中等工業商貿旅遊城市,被譽爲淮海明珠。

夏代時,少昊後裔蕭孟虧在今城區北,建立蕭國。蕭字自始起。

史載賢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時掌管火種,他帶族人焚燒荊棘,使禽獸逃匿,開闢農田,疏通河道,爲人造福。

因其功績,子孫都得到了封賞,其中一個叫孟虧的分封至蕭地,建立了蕭國,並以國爲氏,其後代都姓蕭。

周代宋國微子啓後裔大心誅南宮長萬有功,被分封於蕭,並升蕭邑爲附庸國,大心爲蕭國君主。

宣公十二年,蕭爲楚所滅,大心子孫復國未得,遂以國爲氏,稱蕭姓。

秦朝時,置蕭縣,屬泗水郡。

原始社會末期,蕭縣已有很高文化和發達的經濟,有花甲寺、金寨、大蔡莊、北泉、城陽等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

蕭縣區位交通優越。素有“四省通衢”之稱,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中原經濟區”等全局性戰略和安徽省實施“東向發展”、“皖北振興”等區域性戰略的重要節點。

蕭縣歷史文化深厚。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文獻之邦”、“文化大縣”的美譽,是漢文化、孝道文化的發祥地,有金寨文化遺址、花甲寺遺址等新石器晚期遺留的文化遺址。

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安徽省文物大縣。

境內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蔡窪。

蕭縣擁有無上的城市榮譽:蕭縣皇藏峪,是中國最大的古樹羣落,據悉,漢朝,劉邦稱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於此。

蕭縣聖泉寺,又名龍泉禪院。清朝詩人王維翰《題聖泉》贊雲“不經陸羽煎茶過,誰定江南第幾泉”,蘇軾任徐州太守時曾親往聖泉寺獵奇留下“東坡品茶識聖水”的美談,並作《枯木怪石圖》,有“聖泉寺的水——喝一梆子”的歇後語。

蕭縣自然資源豐富。全縣探明煤炭儲量7.5億噸以上,石灰岩儲量30億噸,瓷土儲量在40億噸以上。

蕭縣是全國防腐蝕業重要起源地之一,爲“中國防腐蝕業第一縣”。擁有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產地12個,是著名的“果海糧倉”、“葡萄之鄉”、全國優質水果基地、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

蕭縣擁有中國改革創新試點縣、中國辣椒制種第一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以及安徽省園林城市、安徽省文明縣城、安徽省森林城市等衆多凸顯特色和實力的發展名片。

截至2015年,蕭縣有各類書畫藝術學校20多家,各類書畫藝術研究會31個,23個鄉鎮全部依託鄉鎮文化站建立了書畫藝術協會。

每年實施獅虎行動計劃。共有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和文化綜合執法大隊5個文化事業單位、2家文化企業和6個藝術團體,圖書總藏量10.25萬冊。

2017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269.97億元,增長9.5%。在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和落實重大措施成效明顯、創造典型經驗做法方面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

不斷發展壯大的蕭縣,爲我們蕭家人樹起了堅實的後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