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峯期

颱風“山竹”過後,經歷了狂風暴雨洗禮的廣州,馬路角落、天台上、地面低窪處、還來不及收拾的瓶瓶罐罐……都有了積水,加上只要是可以積水的地方,就可能成爲蚊子的孳生地,登革熱不得不防。廣州市衛計委疾控專家指出,由於今年廣州市雨水天氣較多,全市蚊媒密度持續偏高,當前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峯期。

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牀特徵爲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傾向。預防重點在於防蚊和滅蚊。伊蚊幼蟲主要孳生於室內外各種積水容器中,因此翻盆倒罐清除積水,使用藥物殺滅成蚊,做好環境衛生治理是有效的防控措施。

目前,正是廣州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峯期。據廣州市登革熱媒介白紋伊蚊監測第12期週報顯示,2018年9月第一週,全市共413個白紋伊蚊監測點裏,達到蚊媒防控要求水平的127個,合格率30.75%;也就是說有約七成的監測點蚊媒防控不合格,帶來了登革熱傳播的風險。

因此,疾控專家提醒市民要做好個人防護,應注意避免白紋伊蚊叮咬,睡眠時掛蚊帳,在公園、樹林等戶外活動時,應穿長袖衣服及長褲,使用驅蚊油(驅避劑)噴塗在暴露皮膚上。出現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及時就醫,儘早明確診斷和及時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或者通過蚊子傳染給他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