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垚今年16歲,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一般不與人交流,他在黃山市歙縣歙州中學讀書,今年讀高二。

9月15號中午,他給媽媽打電話,希望爸媽生個二胎替自己盡孝,並和媽媽告別,12點02分,他從學校教學樓上跳下。當他爸媽趕到學校時,已經來不及了,送去醫院搶救無效,父母悲痛欲絕。

這麼一個內向的孩子,爲什麼會跳樓呢?據孩子父母所說,9月11號開學典禮上,小垚被訓導主任在1000多人面前扇了三耳光,理由是他笑了。小垚爸爸說,小垚的表情向來如此,並不是針對誰,也不是不遵守紀律。

9月15號上午,學校開晨訓會,小垚被訓導主任當衆批評,理由也是他笑了,開完會後,小垚被叫到辦公室罰站一上午,然後就跳樓了。

一個花季少年,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自己的父母,在他跟媽媽說希望他們生個二胎替自己盡孝時,也許他很無助、很絕望,但是,他不知道媽媽的心有多痛;他不知道他就是父母生命的全部;他不知道少了他,父母的下半生該有多痛苦......

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選擇用自殺來解決眼前的困境,社會各界也一直在呼籲大家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但是,青少年自殺率並沒有降低,反而逐年增高。

有句話叫做“只長個子不長心”,青少年的身體發育很快,很多十五、六歲的孩子比父母都高出一截,看着這麼大個子的人了,父母和老師都感覺孩子長大了,可是,他們長大的只是身體而已,心理並未成熟。

很多在成年人看來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在孩子那裏足以把他們壓垮,讓他們感覺到天都塌下來了。但是,他們又不跟父母說,自己憋在心裏,當事情到了他所能承受的極限的時候,他就遊走在崩潰的邊緣,隨時都有可能做出傻事來。

對青少年來說,最容易引起他們自殺的因素主要有四個:

一、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有多可怕?沒有親身經歷過的家長永遠體會不到,現在的校園越來越社會,因爲有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校園裏那些小混混、小痞子們比社會上的痞子還要瘋狂。

很多流傳出來的視頻,學生被逼下跪,被侮辱,被勒索,被一幫痞子們輪流扇耳光、拳打腳踢、扒衣服、拍視頻等等,這哪裏是學校,簡直是地獄,被欺負的學生哪裏能安心的讀書?

有些孩子會求助父母,更多的都是默默的忍受着,直到再也忍受不了的那一天,要麼自殺,要麼殺他。

校園暴力是校園裏最大的毒瘤,如果這個不解決,受害的青少年只會越來越多!

二、學習壓力

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孩子無論如何努力都達不到他們的期望時,孩子就會產生很大的壓力,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就會絕望,覺得自己沒有辦法了,再努力都沒用,只能用自殺的方式來逃避自己無法承受的壓力。

雖然說壓力就是動力,但是每個人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當老師和家長髮現孩子壓力太大,承受能力又不是很好的時候,就應該及時修正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以減輕孩子的壓力。

三、自尊心受挫

這類孩子就是大家常說的脆弱、玻璃心,當被老師、家長痛罵或者痛打的時候,覺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屈辱,無法承受,就走向了極端。

青春期的孩子都特別愛面子,希望展示自己好的一面給大家,如果在大庭廣衆之下被人打罵了,因爲承受能力的不同,有些孩子會覺得無所謂,有些孩子會難受,有些孩子會走極端。

現在孩子們越來越經受不起責罵,在學校裏、在家裏,老師和家長都可以照顧到他們的自尊心,但是,到了社會上呢?社會這麼殘酷,孩子們的心理這麼脆弱,這始終是個隱患!那些在大學自殺的、走上社會後自殺的,根源在哪裏?

四、網絡遊戲

2008年,在新加坡,有9箇中學生相約一起跳樓,原因是遊戲裏面人死了還可以復活,他們想試一下是不是真的。最後,2個孩子一起跳下去,當場斃命,1個孩子想到了父母,沒敢去,還有6個看到那兩個先跳的孩子那麼慘,不敢跳了。

10年過去了,那7個沒跳的孩子都有了不錯的前程,2個跳下去的孩子給父母留下了永遠的傷痛!在中國,因爲遊戲自殺的孩子也不少。

有些孩子的自殺和網絡遊戲是分不開的,孩子始終是孩子,當一個遊戲裏面有人跳樓了,但是不會死,孩子就會想:真的是這樣嗎?就算別人告訴他那是假的,他們潛意識裏還會認爲是真的,並想去嘗試,這是孩子們的心理。

大人們可以分辨網絡遊戲裏的真真假假,但是,請原諒孩子,他們還太嫩,有些還分辨不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