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第二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亞洲賽區決賽在日本東京大學山上會館舉行。去年大賽之後,40 個項目落地濟南,爲濟南發展再添新動能,嚐到甜頭的濟南,今年又新增加了賽區——亞洲賽區和國內賽區。把人才和項目“請進來”,只是“招才引智”的第一步,濟南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讓人才和企業更安心。

濟南創新“雙招雙引”思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讓創業更簡單,人才更安心

第二屆濟南新動能雙創大賽亞洲賽區決賽現場

濟南創新“雙招雙引”思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讓創業更簡單,人才更安心

第二屆濟南新動能雙創大賽亞洲賽區決賽現場

去年40個項目落地 今年新增亞洲賽區

相較於去年的創新創業大賽,亞洲賽區是今年新增加的賽區。

亞洲賽區有180個項目參與,其中有70餘個項目進入決賽,最終將有20餘個高端項目獲得7月份在濟南參加總決賽的資格。本次入圍比賽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大數據、生物醫藥、新型農業及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

亞洲賽區評審專家們認爲,這些項目比較符合濟南市的產業發展導向,大部分來自日本各地成熟的孵化器,具備全球較高的科研水準和技術含量,大多數已處於可產業化發展階段,市場前景非常看好。

不僅僅是新增了亞洲賽區,今年的大賽還新增了推介獎,對項目推薦單位或個人給予獎勵。其中,對決賽入圍項目的推介者獎勵0.2萬元;對決賽獲獎項目的推薦者獎勵0.3萬元;如果項目一年內落地濟南,推薦者將獲得1萬元獎勵。


濟南創新“雙招雙引”思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讓創業更簡單,人才更安心

第二屆濟南新動能雙創大賽澳洲賽區決賽現場

7月份將在濟南舉行總決賽,勝出的項目將獲得濟南市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以及各類基金的創新創業支持。今年落地項目的支持力度和經費資助強度將超越往年。獲獎項目一年內來濟落地實施轉化的,經專家論證後直接納入泉城“5150”引才倍增計劃,並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獲獎項目一年內來濟落地實施轉化的國內外頂尖人才或團隊,經一事一議,可通過項目資助、創業扶持、貸款貼息、股權直投等方式,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綜合資助和6000萬元的股權投資支持。

這不是濟南第一次舉行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去年7月20日至23日,首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 決賽在濟南舉行,最終參與到決賽中的有96個優秀人才項目,產生一等獎3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9個。去年參與比賽的項目中,已有40個項目落地。18個獲獎項目中,共有9個項目落地實施轉化,經專家論證後納入泉城“5150”引才倍增計劃,其中,濟南高新區5個,市中區3個,槐蔭區1個。

濟南創新“雙招雙引”思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讓創業更簡單,人才更安心

第二屆濟南新動能雙創大賽美洲賽區決賽現場

營商環境優化 “濟南速度”吸引人才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每一個落地項目都在感嘆“濟南速度”。山東紐特動力科技責任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耿直,去年帶着氫燃料電池車用直流變換器項目參加了比賽,一舉奪得高端智能製造領域的一等獎。

“速度太快了,幾乎沒遇到任何困難。”耿直說。7月參賽,8月便跟濟南市槐蔭區簽訂了落地協議,落戶德邁國際信息產業園。當月,山東紐特動力科技責任有限公司成立,11月左右廠房交付開始裝修,2019年初就搬進了新廠房。此後,又藉助於政府開通的綠色通道,進出口資質、外匯備案資質都很快獲得,幾天時間就辦完了全套手續。目前公司已經做成了幾筆樣品的出口交易。

這樣的速度並不是個例,劉德彬帶領的星象團隊,在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獲得三等獎,落地過程中不到兩個工作日就完成了公司註冊。“這樣的濟南速度,不僅讓泉城建設發展駛入高速道,也讓我們企業看到了更加廣闊的未來前景。”劉德彬說。

“濟南速度”的背後,是濟南營商環境的優化,放管服改革的成果。

去年8月,濟南出臺《關於開展十大重點任務攻堅戰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實施意見》;今年3月,濟南市人民政府又印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兩個文件在進一步深化濟南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優化政務服務、推動外商投資和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明確了具體要求。

除了速度,還有各項具有吸引力的政策。現在已經是山東尤瑞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企業法人的李子正,他的項目量子防僞技術就是在去年比賽中脫穎而出,已落地在濟南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

決定落地後,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安排專人負責項目跟進,積極進行對接,解決項目落地涉及到的工商註冊、辦公場所、政策兌現等問題。贏得李子正團隊芳心的,正是濟南高新區管委會的全流程服務體系。

“濟南從政策上、資金扶持上給了海外企業、人才、項目一個最大的發展空間。”李子正說。


濟南創新“雙招雙引”思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讓創業更簡單,人才更安心

第二屆濟南新動能雙創大賽歐洲大賽決賽現場

濟南發展十大千億級產業集羣 產業基礎配套好項目

事實上,要想吸引好項目落地,不光要有好的政策,還要有好的產業環境。

首屆大賽美洲賽區的落戶人才邱盟軒博士,如今已是山東凱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在濟南高新區藥谷產業園租賃了3000平米廠房。

打動邱盟軒的不僅僅是住房補貼、辦公場所補貼等政策支持,還有濟南產業園區對項目的配套。

邱盟軒的項目是全自動核酸熒光檢測體系系統構建,可以應用於傳染性疾病診斷、血液篩查、遺傳性疾病診斷、腫瘤分子診斷等領域。不過,該項目構建平臺需要有多重擴增技術平臺、免疫組庫技術平臺、多功能檢測技術平臺等的配套,同時希望能與IVD、分子診斷、基因檢測等相關領域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市場推廣等方面進行合作。

爲了幫助企業解決難題,濟南高新區生命科學城發展中心主任沙君明介紹,他們先後推動項目與艾克韋、博科、博思源等相關領域企業進行對接,最終促成該項目與艾克韋達成合作。艾克韋擁有的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基因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山東省基因組科學研究院等技術部門,爲項目技術成果在國內的落地提供必要的創新基礎和產業化條件。

在“智匯齊魯 科創未來”2019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院士懇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王小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院士專家最終能不能真正落地到山東,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除了環境之外,還有整個山東的本土產業,是不是能夠與新一代的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產業及時地匯聚在一起、結合在一起,這一點非常重要。

對於濟南來說,是同樣的道理。事實上,濟南提出大力發展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量子科技、高端裝備、生物製藥、醫療康養等十大千億級產業集羣。目前,濟南擁有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平臺、國家超算濟南中心、山東量子技術研究院、山東工業技術研究院等一大批創新平臺,正舉全市之力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

濟南創新“雙招雙引”思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讓創業更簡單,人才更安心

第二屆濟南新動能雙創大賽國內北方賽區決賽現場

人才政策讓人很驚喜 書記爲濟南站臺

談起濟南的人才引進政策,李子正似乎有說不完的想法。他稱,在這近一年的時間裏,他對濟南的人才政策還是感到很驚喜的,政府對人才的支持程度超過了他的想象。

早在2017年5月,濟南就正式出臺《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人才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又稱“人才新政30條”),是濟南現行人才政策的優化版、加強版、升級版,爲歷年來分量最重、含金量最高、集成範圍最廣的政策框架,在濟南人才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人才新政30條”涵蓋了人才管理體制和人才培養、引進、激勵、流動、保障等工作機制,無論是創新人才或創業人才、頂尖人才或基礎性人才,濟南都準備了“政策大禮包”,滿足各類人才、各具特色的實際需求。比如,對新引進或培養的國內外頂尖人才和團隊,給予最高1億元的綜合資助,這一力度前所未有,省內領先;再比如,爲高層次人才發放服務金卡,持卡可在創業投資、子女入學、保健醫療、交通社保、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享受到及時高效專項服務。

濟南出臺了一系列人才服務標準,整個體系共包含通用基礎、服務提供和服務保障三大部門,總計414項標準,切實做到了人才服務事項“一把尺子量到底”,大力營造引才聚才、重視人才的濃厚氛圍。

濟南創新“雙招雙引”思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讓創業更簡單,人才更安心

去年,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在首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決賽頒獎儀式上,向世界各地的人才拋出了橄欖枝。他提到,“當前,濟南正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期、關鍵期、黃金期。人才興則濟南興,人才強則濟南強。濟南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需要八方英才鼎力相助;濟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呼喚天下名士共襄盛舉;濟南創新創業的黃金時代,期待大家共建共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玉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