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赛萌/文

  

1

  

去了大学,没看到美女

  在广州住了好几年,由于工作忙碌,一直没能到处逛逛,尤其是广州的大学。

  在广州,有名的大学何其多,有历史的大学何其多,有美丽校园的大学何其多,有名师大家的大学何其多,有漂亮女生的大学又何其多……

  可惜,因为谋生之艰,一直难以抽出时间去各大学转转。

  三年前,曾受邀去广州外国语大学做过一次小型演讲;后来,公司又组织大家去广州美术学院看过一次毕业展。这是我在广州唯一两次走进大学的机会。

  由于这两次都是带着任务去大学的,前一次有学生接待,后一次有同事同行,都没办法由着自己的性子去慢悠悠地、毫无目的地闲逛,而且由于时间紧凑,没能细细感受校园里的氛围,更没办法细看校园里的漂亮女生。

  去了大学,没看到美女。想想,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2

  

陈寅恪故居,美女挡驾

  前几天,回了趟广州,又恰好没什么事,于是心血来潮,去了离家不远的中山大学逛了逛。

  据说,中大有好几个校区,我家附近的那个是南校区,位于珠江江畔,校园所在地亦称康乐园,是原岭南大学的校址。

  岭南大学原是教会学校,这里有一大批始建于清末民初的建筑物。漫步在校园里,举目望去,满眼都是欧式风格、中西合璧的红灰建筑,古朴典雅,大钟楼,怀士堂,永芳堂,陈寅恪故居,黑石屋,马丁堂,竹根标本园,明代乙丑进士牌坊等等。

  在陈寅恪故居前,我兴致勃勃地往里走,结果被两位漂亮的女生拦住,说陈先生故居今天不对外开放,让我过几天再来。

  真是不凑巧!对陈先生,我一直心生敬仰。

  1953年,中央历史研究委员会决定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准备请陈寅恪出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为此还特意安排陈寅恪当年的得意门生、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汪篯,带着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副院长李四光的亲笔信,南下广州,劝陈寅恪北上。

  陈先生提出了北上的两个条件:一是允许他领导的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不参加政治学习;二是请毛泽东或刘少奇给他开一个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在当时那样严酷的历史环境下,陈先生的答复真可谓惊世骇俗。

  对于这样的牛人,就算送上我的膝盖,也难以表达敬仰之情啊!这次游中大,本想能近距离看看这位大师曾经的住所,没想到竟被几个小女生给拦了下来。

  既然不让进,那只能掉头向别出走。好在中大校园足够美丽,这里绿树如茵,繁花争艳,芳草缤纷,还有数不清的各种热带植物,让我很快就忘了刚刚的不快。

  

3

  

体育馆,喊声震天

  走了一会儿,到了体育馆。

  除了几个老外在足球场打棒球,以及一小群男生在打篮球之外,其他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打排球,而且所有的观众和拉拉队都围在排球场外呐喊,其他运动场外则门口罗雀。

  我一边看一边想,难道排球是中大的校球,竟如此受欢迎?

  排球场上的对抗赛非常精彩,就连我这个门外汉也忍不住要驻足观看。赛场上,队员们并肩作战,攻守默契;赛场外,观众高呼加油,呐喊震天。

  看着看着,我很快就被现场热烈的氛围所感染。自从毕业之后,很少置身这样激烈的赛场,心头忽然一热,想想自己当年也是驰骋绿茵场的一名健将啊。

  然而,生活的摧残,职场的竞争,岁月的压迫,我一步步从一个如风一样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慢步缓行的准中年大叔。

  唉……人到中年,身不由己。看着赛场外那些年轻活力、青春曼妙的拉拉队员,我不禁又多看了几眼。

  当然,历经生活风雨的我,早已练就了动眼不动心的本领。年轻的姑娘再漂亮,那也是人家的女朋友,看几眼无妨,但至少能做到心无旁骛,更不可能想入非非。

  就这样在校园里里漫无目的地闲逛,很快就到了午饭时间。于是我信步来到食堂,顺便看看中大的伙食如何。

  

4

  

食堂打饭,偶遇热心女生

  不得不说,中大的伙食水平简直超乎了我的想象。不但远胜于我大学时代的伙食标准,就算与我之前在科技园上班时的工作餐比,也高出一大截。

  看着一排长长几十米的橱窗,荤菜小炒、时令蔬菜、高骨浓汤、馒头糕点、米饭面条……应有尽有!

  我知道广州是吃货的城市,但我没料到中大竟然也是“饭桶”的学校。太不可思议啦!我不得不感叹,作为一名中大的饭桶(学生),那该是何等的幸福啊!

  突然,我眼前一亮,原来广州的校园里也有我们湖北的热干面!看到了家乡的特产,我不禁又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

  那时候,我可是每天早餐一顿美美的热干面啊。有时起床晚,为了怕老师点名,一边提着刚刚从早摊上买来的热干面,一边急急忙忙地往教室里赶。

  可是,中大的食堂并不对外开放,没有饭卡,就算想吃也买不到,我悻悻地走出了食堂。刚刚走出来,我又有些不甘心,于是又折了回去。

  在打饭窗口,我把头伸了进去,问打饭的大叔,给现金行不行,被大叔一口回绝。

  于是我又跑去办卡的地方,问校外人员能不能办临时卡。对方是个胖胖的中年大妈,看着我说,校外人员不准在食堂就餐,我再问,大妈就不搭理我了。

  没办法,无计可施地我在打饭窗口前徘徊很久。最后,我鼓起勇气,拦住一个看起来比较内敛羞涩的小女生,跟她说我是校外人员,想买一份热干面,让她帮我刷一下卡,刷卡的钱我用微信转账给她。

  没想到那位满脸青春痘的女生还挺热心的,不但答应我的请求,还跟我说中大的热干面不好吃,让我换别的。我跟他说,我不过是怀念家乡的味道,只想尝尝热干面,并不求填饱肚子。

  

5

  

舞会门票,男生争抢

  吃完热干面,我一边回味着刚刚的味道,一边慢悠悠地出了食堂。

  刚出门就被眼前的场景给愣住了。

  放眼望去,在食堂外的空地上搭着两排长长的彩色帐篷,许多学生社团正在这里举办活动。刚刚经过的时候由于一门心思想着吃饭,竟然没注意到。

  我一边走一边看,空地的右边是舞蹈社团为接下来的圣诞舞会在做宣传。舞蹈社团的帐篷外面设置了很多小游戏,参与者通过玩游戏赢积分,拿到一定的积分之后便可领一张圣诞舞会的门票。

  在舞蹈社团的帐篷前面,很多男生在排队等着参与游戏,几个身材高挑的女神级校花在一旁维持秩序。看着这些男生一个个焦急而又认真的样子,我不禁哑然失笑,看来中大的单身狗比例也不低啊。

  相比于舞蹈社团前面的喧嚣和热闹,左边的读书社就有些冷清。

  读书社这边的活动是文史知识问答,每答对一题就能赢得一个积分,累积一定的积分之后便可获得一本相应的书籍。

  我在奖品处看了一下,赠送的书籍多是西方哲学类,间杂有几本前秦诸子和历史杂谈,其中最火的是佛洛依德,几乎都被领完了。

  

6

  

庄子不爱女人,却研究修仙

  因为对文史类的问题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就在问答游戏那里驻足观看了好一会儿。其中有一道选择题,问下面这句话讲的是谁?

  “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其中前面三个选项分别是洛神,娥皇,巫女,最后一个选项是姑射神人。

  答题的男生完全不知所以,就试探地说,应该是A吧,原文像是在描述一位美女。

  我当时也不知道答案,但我感觉原文很像庄子的话,似乎还是从《逍遥游》里节选的,但原文似乎又是在描述一位美女,而庄子不是曹植和屈原,对女人似乎不感兴趣。

  于是我提醒他,应该不是A,这话不想曹植说的。答题的男生扶了扶眼镜,看着在一旁观战的我。

  我耸了耸肩,说我也不知道答案,但我很确定不是曹植和屈原的话,所以A和C可以排除,要不你选B吧。

  那男生看我分析得头头是道,就非常信服地选择了B。结果答案却是D。

  原来,这话的确是选自庄子的《逍遥游》,但说的不是女人,而是修仙,所以选姑射神人。

  被我误导,男生很郁闷的看着我,我也只能在他异样的眼神中落荒而逃。

  

7

  

不是游记的游记

  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走看看,不知不觉已到了正午一点多了。

  忽然,手机响起!是母亲催我回家吃午饭的电话。

  可是,偌大的中大校园我还没逛完,可母亲却不管这个,催促我赶紧回去吃饭。于是,我只能在还未完全尽兴中离开了中大校园。

  在回家的车上,我不自觉地刷起了微信,忽然看到一条未读消息,原来在食堂帮我书饭卡的妹子给我留言了!

  看完她给我的留言,我不禁会心一笑,看来中大果然名不虚传,不仅校园大,女生的胆子更大……哈哈!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借眼前之景,发思古之幽情,浇胸中之块垒。前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后有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就算到了近代,也有毛同学的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我不是诗人,没有观沧海的豪情;我不是士人,没有大江东去的情怀;我不是伟人,没有恰同学少年的意气。写这篇零零碎碎的游记,不过是因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如今心有所感而已。

  游中大校园,我或许有思古之幽情,比如站在陈寅恪先生故居之前的那一刻,但这幽情也稍纵即逝,毕竟历史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中大,我何须再发思古之幽情呢?

  在这里,我看到了参天的大树,看到了古老的房子,看到了年轻的学子。当然,这次依然没看到令人念念不忘的美女。不过,这次的我却不遗憾了。因为,我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以上,一篇不是游记的游记,望读者诸君帮忙分享!

  作者:胡赛萌,以历史的视角分析商战,以商业的逻辑解读历史。约稿、合作请加我的个人微信:husaimeng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看更多精彩)

  拒绝女色励精图治 却被逼入绝境的亡国之君

  为了报仇 两千年前的他发出了国际追杀令

  中国的那些有钱人有多悲惨?不信来看看…

  吴京跟李连杰之间的差距,不止一个太平洋

  中国的英雄们为什么都是性冷淡?答案是…

  输不起的战争:刘强东的铁腕,马云的杀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