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騎豬騎士

韓國首艘3000噸級的KSS-III柴電潛艇於9月14日在慶南巨濟的大宇造船廠下水,韓國總統文在寅出席了下水儀式。該潛艇預計於2020交付韓國海軍,被命名爲"島山安昌浩"號。KSS-III潛艇配備了韓國國產作戰管理系統、聲納系統和AIP系統,全部9艘將分爲三個批次建造,每批次3艘,分別將於2020年、2025年、2029年交付。KSS-III潛艇將裝備射程達1500公里的"玄武"-3巡航導彈和射程超500公里的"玄武"-2B彈道導彈,第一批批次的6艘潛艇將安裝了3組雙聯裝共6具垂直髮射管,後6艘潛艇的排水量將超過3500噸並配備10具垂直髮射管,採用全電力推進系統和高溫超導電機。

▲"島山安昌浩"號下水儀式

韓國攻擊潛艇計劃(KSS)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項目分爲三階段, 最終將建立韓國海軍的攻擊潛艇艦隊。在 KSS項目之前, 韓國海軍僅裝備過微型潛水艇,只有有限的近海活動能力。第一階段(KSS-I)採購8艘德國209-TR1400型常規潛艇,209-TR1400型水下排水量1596噸,有8根魚雷發射管,攻擊能力強大,在水下能以4節速度航行400海里,最大下潛深度500米。第一艘在德國製造,二三艘由德國製造零件在韓國組裝,後續由韓國獨立建造,命名爲"張保皋"級,1993年開始服役,2001年全部8艘服役。第二個階段(KSS-II)韓國海軍計劃獲得9艘1800噸級裝備AIP系統的214型潛艇,搭載2單元120千瓦AIP模塊,水下續航在4節航速達到了1248 海里,在水下三週不需要上浮。首艇"孫元一"號於2006年6月9日在現代重工造船廠開工建造,共採購9艘,將裝備韓國自主研製的"天龍"巡航導彈和潛射版"海星"反艦導彈。2006年開始了第三階段(KSS-III),與前兩個階段相比,將採用韓國自主設計的方案。

▲"張保皋"級

▲"孫元一"級

KSS-III是在韓國引進的1800噸級的德國214型潛艇的基礎上進行放大得到的,沿用其外型設計和AIP動力系統。根據KSS-III計劃,第一艘潛艇將於2018年下水,經過兩年的海試,將於2020年底交付給韓國海軍,第二艘潛艇將在2022年底交付,最後一艘潛艇預計在2029年交付。2014年11月,第一艘KSS-III舉行鋼板切割儀式,於2016年5月鋪設龍骨。西班牙公司英德拉爲其提供了電子防禦系統(ESM)和"畢加索"水面感知系統,英國巴布科克將爲其設計和製造武器火力控制系統,薩基姆(現在的賽峯國防電子公司)將爲其提供了光電桅杆。側面聲納陣列將由韓國LIG Nex1公司提供。垂直髮射單元則由韓國斗山重工研製。AIP動力系統沿用214型的質子交換膜氫氧燃料電池,第一批次仍然採用傳統的鉛酸蓄電池,第二批次將改用韓國三星研製的鋰離子電池。

▲KSS-III想象圖

2016年4月25日,在朝鮮發射潛射彈道導彈後,國會立即舉行了聽證會。聽證會對韓國海軍反潛能力提出了一些重要問題。在回答有關韓國海軍是否正在開發對抗潛射彈道導彈威脅的能力的問題時,韓國國防部證實,KSS-III的第二批將在建造前進行重新設計,以對一些重要的能力升級。這些升級將使第二批潛艇在攻擊陸基戰略設施和執行反潛作戰方面具有更好的能力。

2018軍迷的大型線下聚會“軍武嘉年華”將於9月22日在北京舉行!我們爲你還原二戰軍營真實場景,並打造國內首場軍事音樂節。活動詳情及購票方式,請打開微信,搜索公衆號“軍武優選”即可獲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