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新京報快訊(記者 魏帥)9月20日下午,在剛剛開幕的2018新京報大國匠心致敬禮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表示,工匠精神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結合。科學精神就是求真,這個是一點假不了的,假工匠是幹不出好活來的。人文精神,就是精益求精、高度負責。所以工匠是值得人敬佩的,也是在於這樣一種精神。一個社會發展物質很重要,經濟基礎也很重要,但是一個社會絕對不能沒有精神支柱,一個社會如果沒有精神支柱,這個社會就會垮塌。

杜祥琬認爲,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工匠,社會進步離不開工匠。工匠精神首先是工匠,工匠就是有專業技能,而且有獨到的絕活、獨到的功夫,這對於我們的社會是非常寶貴的。這裏面既包括一些傳統的絕活,比如景德鎮瓷器,很多精美的東西離不開手工;也有一些現代的絕活。

工匠精神其實離我們很近。杜祥琬講述道,強激光實驗中要用到一面特殊的非球面鏡,這面鏡子在運輸至試驗場途中出現損壞。在試驗場領導介紹下,我去拜訪了一位當地的老師傅,在說清楚這面鏡子的特殊意義後,這位師傅用了幾天時間將這個鏡子趕了出來,保證實驗的成功。

杜祥琬表示,希望今天的活動能夠讓我們國家有更多的工匠,也給工匠更多的尊重,讓我們這個社會更好地弘揚工匠精神,讓我們這個國家能夠早日走在世界的前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