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在《飛馳人生》裏“求贊助”橋段確有其事,2018年CTCC寧波站的比賽上,Leo車隊老闆李麟在自己TCR賽車上貼上了三個字:“沒贊助”,白色的車身,三個白色大字選的是微軟雅黑,一張圖片突破賽車圈,突破汽車圈,成爲一個公衆話題,甚至到了電影裏。

吳佩賽車隨筆系列——賽車找贊助就這麼難嗎?

要說李老闆也不是缺錢的人,又是GT車隊又是TCR車隊,還運營一支CTCC車隊,甚至還有個卡丁車賽車場,按道理來說不該缺錢吶!

我們總不能因爲熱愛,就讓千千萬萬個李老闆們硬着頭皮往裏投錢吧?一個圈子如果不能形成開放的、正向的、上下游的商業環境,再來一百個有錢的李老闆,恐怕也只是曇花一現。

吳佩賽車隨筆系列——賽車找贊助就這麼難嗎?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在卡丁車賽場出類拔萃的小夥兒家底兒不厚,他能不能像是舒馬赫、萊科寧或者漢密爾頓一樣,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成長爲璀璨的明星?一個良性的商業環境,是該讓那些有熱血有天賦的人找到職業機會,讓那些有投入有付出的人得到投資回報,而不是建立在一羣老闆們湊錢比賽的前提下。

說重了,網友們又該看不懂而罵街了,給大家科普一下一個賽車隊的商業模式吧。

我覺得賽車還是賽車,別給他強加太多的意義,它就是一項體育運動,一點兒也不肩負全民健身和小區普及的任務,這就跟馬術、高爾夫一樣,你要是從鄉間老農耕田、退休老幹部門球大賽的思維來強加它要社會公益,這有點難辦,咱還是聊點兒商業模式的東西好了。

吳佩賽車隨筆系列——賽車找贊助就這麼難嗎?

賽車隊就像是一個公司,從小混到大,同一個圍場裏也有強有弱,來錢的方式都差不多,但無非都是這幾種:贊助商贊助、車手付費、車隊周邊。一個成熟的車隊路徑應該是這樣的:

1、選擇有商業價值和高級別的比賽,比如這幾年選擇FE就是大勢所趨,或者運營WTCR也是個不錯的機會,國內在CTCC越跑越貴越依賴汽車公司的趨勢下,China GT也成爲很多車隊的選擇,因爲車手們也開始往這個圍場裏轉移了;

吳佩賽車隨筆系列——賽車找贊助就這麼難嗎?

2、選擇有競爭力的賽車,AMG GT是這兩年的熱門,不論是GT3還是GT4,簡單好開,上手就能開快,而且AMG官方有強有力的保障;前幾年是保時捷的911 GT3 Cup Car,這兩年大家發現與其花22萬歐元選擇Cup還不如選擇22.5萬歐元的蘭博基尼Trofeo EVO賽車,畢竟V10啊,而且保時捷需要更高超的駕駛技巧,往往就嚇退了車手;再或者GT4組別裏殺出的一匹黑馬——BMW M4 GT4,快得有點兒不講道理,即便是BOP加重也擋不住它的快。

吳佩賽車隨筆系列——賽車找贊助就這麼難嗎?

3、這時候就該找點贊助商了,會來事兒的車隊老闆會廣撒網,如果這是F1,贊助的對象可以是萬寶路香菸(還在贊助法拉利,但F1禁菸以後見不到任何logo了)、Jonhny Walker(酒)、桑坦德銀行、濰柴動力或者是博世。反正誰給錢都行,頂級的賽事IP大家當然搶着來,但如果這是一個弱賽事、弱車隊恐怕就沒這麼容易了,如果你去肇慶看看SEC,這裏豐富多彩的贊助可能是XX斷橋鋁門窗,或者是XX汽車維修,也有可能是某個足浴店老闆贊助了車隊82張中醫泡腳體驗券;在中國頂級的賽事China GT就會好很多,你能看到懂車帝的官方合作,也能看到MGM贊助Phantom Pro車隊的AMG GT4,再或者奧普浴霸贊助了亞洲極速車隊的阿斯頓馬丁賽車,格調高了就好辦一些,雖然很難,但好歹一堆牛啊馬啊,總歸比飛度好談贊助;

吳佩賽車隨筆系列——賽車找贊助就這麼難嗎?

4、可惜的是,這件事情不太好辦,所以很多車隊直接招募車手去了,有節操的車隊會要一份參賽簡歷,Offer只給比賽背景豐富的車手,當然也有遇到青黃不接的時候,這時候各個微信羣裏就暗流湧動,充當“拉皮條”的可能是車隊經理,也可能是媒體,也可能是機械師,火急火燎的時候能招到人來開車就不錯了,錢一交,上車就走。

賺久了眼前的錢,很多車隊反倒習慣了這種經營,找個大讚助商很難找,還得匹配傳播資源再請優秀車手來拿成績,算了反正有車手願意掏錢……久而久之,業務流的核心就成了這些升級打怪的車手付費,而車手們也迷茫:跑完今年,不知道明年私房錢夠不夠……

吳佩賽車隨筆系列——賽車找贊助就這麼難嗎?

所以說嘛,賽車是一項運動,把創始人解放出來一家創業公司才能做大,把賽車手解放出來一個賽事才能做大,贊助始終是要的,否則賽車如何發展起來?

NBA這麼厲害絕不只是因爲場上十個人扣籃扣得爽,讓羅納爾多付錢踢球這也不是世界盃的套路,商業的環境裏只有先把錢這件事情走順了,才能讓更多人合理參與進來。

比如F1的商業價值被老伯尼玩得很6,通過對F1的賽事轉播權,把賽車這項小圈子的行爲變成了大圈子的體育,甚至商業價值比NBA還高。有一年我們在上海賽車場二樓拍的幾段視頻被告知不允許用於商業用途,因爲沒授權,如果你要那就得獲得授權,說白了就是要錢。當然了,媒體會好一些,畢竟是在幫他傳播。

吳佩賽車隨筆系列——賽車找贊助就這麼難嗎?

F1製造了一屆一屆的明星,給那些還在付費跑比賽的男孩們(或者老男孩)樹立榜樣,讓他們知道一個車手的巔峯是可以這樣牛皮的,你要不要試試?要,那就來參與吧,張三你可以出力,好好練習當個車手;李四你可以出錢,八百萬歐元我讓你logo到處看見……

諾,路順了是不是?各司其職,各取所需。

這就是好的贊助了,深究起來中國人是不太熱愛這樣的商業贊助的,我請姚明代言還是找孫楊代言,不過是想快點兒獲得流量變現商業價值。但歐洲人的理解和我們會有點不同,詹家圖給我講了個故事,他的CTCC隊友Fantana回到歐洲老家,開了一場Party,講出自己的故事,募集到了幾萬歐元,大家都在社交網絡上爲他加油,也爲自己有過的夢想加油。

吳佩賽車隨筆系列——賽車找贊助就這麼難嗎?

多美好的一件事啊,其實細想起來,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歐洲人都是這樣的,他們崇拜騎士精神,也願意資助藝術家。那些天才們就像是今天的創業者,講出自己的BP,總有投資人覺得這孩子很棒:我覺得你的想法很酷,原諒我不能做到這樣,那我就盡我綿薄之力來助你實現理想吧!錢你拿走,作品能不能歸我?

你想想,路德維希修個新天鵝堡不知道是不是爲了給瓦格納寫歌劇,是誰養着米開朗基羅畫畫創作的?斯特拉文斯基都那麼窮屌絲了還能獲得Coco贊助呢。

吳佩賽車隨筆系列——賽車找贊助就這麼難嗎?

當然了,咱不能靠“貴族精神”四個字來騙取贊助,你要是董事長也一定身經百戰,看多了洗腦的PPT就不會把錢輕易交給別人。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遇到這種“求贊助”的PPT一般就幾個字:“車手先生,您能給我什麼?”

真尷尬,除了理想,賽車的確不能給你什麼呢……

而且這個理想還是“我的理想”,而不是“你的理想”。

這就尷了個尬,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接下來我該如何回答老闆的靈魂拷問,但今天這個局是可以破的。

賽車不是小圈子了,本週末上海China GT的坐席都滿了,傾盆大雨都有人打着傘看,這一幕我是感動的,感覺自己在表演一樣。微博和頭條裏收到幾十條私信,都是從高點從上往下拍的,說看見我在比賽了;當然按照慣例,也有不少是罵我的,他們是在直播信號裏截個圖罵我的,大意是賽車不過是自動擋什麼什麼的。越討論越真實,賽車以前和我們走得太遠,老聊點兒駕駛技巧賽事規則什麼的,看起來就不那麼性感,而現在這個生態正在發生變化。

吳佩賽車隨筆系列——賽車找贊助就這麼難嗎?

賽車場的門口,有個黃牛問我要不要票,我隨口問問你們平時也倒票嗎?他們說就F1和這個China GT比賽,人多,聲音大,好看,裏面還有展覽呢,好多品牌的展臺,車模,大長腿……

你看,多麼活色鮮香,在一些賽事IP裏,傳播已經開始形成,而商業的價值也就隨之而來了。細想一下:做場小活動招待費用也得一二百萬,一個品牌對賽車的贊助其實並非那麼貴了,在傳播鏈條裏,賽車贊助已經逐漸開始有了進去的理由。賽車適合一些高端的消費品牌參與其中,也能給到不錯的商業回饋。

吳佩賽車隨筆系列——賽車找贊助就這麼難嗎?

寫了這麼長一段,順便再不要臉地說一句:China GT上海站我贏了兩座保時捷組亞軍獎盃,車身上空餘的面積還挺大的,閒着也是閒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