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高科技设备陆续亮相,这在军事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战结束后,各国并没有迅速摒弃传统思维,美苏等国固然非常重视研发高精尖武器装备,并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但以坦克、火炮为主的重装甲部队仍然在各国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正因如此,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然保持着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重装甲部队,而一些传统陆军大国也从未放弃研发新一代主战坦克,就连美国这样思想前卫的国家,也一直在打造最先进的主战坦克,M1A2主战坦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钻地弹

由此可见,过去的武器并不一定落伍,只不过,相关国家必须对其更新换代,并依据不同的作战环境打造更加专业的武器装备,大家都知道,现代战争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天下,无论是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战机空袭以及海上演练,导弹似乎都是主角,不过,精确制导、精准定位固然重要,但对目标形成最有效杀伤的仍然是弹头部分,基于此,各国一向都非常重视弹药的开发。

钻地弹

截至目前,各国已经研制出了特殊弹药,譬如,集束炸弹、燃烧弹、白磷弹以及云爆弹等。对于加装这些弹药的弹头来说,军方的要求是,弹头一旦触地,就必须引爆。但是,有一款弹药却特别讲究,它就是钻地弹。

美军最早提出了钻地弹的设计理念,上个世纪70年代,美军迫切需要一款能够直接摧毁敌方地下防御工事的弹头,基于此,美国军方最终将目光转向了M110自行火炮,他们在该火炮203mm的大口径炮弹中加装了特殊弹药,并最终达成了钻地30m的预期目标。

钻地弹

毫无疑问,钻地弹不能一碰地面就爆炸,如果那样的话,损失弹药不说,还会影响战场效果,进而危及整个战局,事实上,钻地弹最重要的功能包括两方面,第一,尽可能深入地下;第二,准确定位地下目标,并将其摧毁。因此,钻地弹一般都会采用两种引信,美军GBU-28钻地炸弹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钻地弹

首先,负责提供推力的引信在钻地弹接触地面后,立马就会在地上炸出一个大洞,并推动钻地弹深入地下。等弹头到达指定位置后,负责引爆的引信就会触发钻地弹,并准确击毁敌方军事设施。抛开前者不谈,惯性延时引信的研发进度直接关系到钻地弹性能的发挥。美军目前使用的延时引信,基本可以达到不提前或者滞后引爆弹头,归根结底,只要数据对了,钻地弹摧毁目标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