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逆、五識、五葷、五衰、五根、五神通、五體投地,佛學硬知識

佛學中的:五逆、五識、五葷、五衰、五根、五神通、五體投地,現在便來依次爲大家介紹:

五逆、五識、五葷、五衰、五根、五神通、五體投地

五逆

指五種極惡的行爲。又名五道罪、五無間業、五無間罪或五不教罪。即殺父、殺母、殺同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殺或作害。其中前四是身業,後一爲口業。造此五罪必墜無間地獄受苦,故稱五無間罪、五無間業。又因殺父、殺母是違逆恩田,其他三種爲背逆福田,故稱五逆或五逆罪。

五識

即五種心識。唯識宗立八心王,前五識爲眼、耳、鼻、舌、身,這是有情的五種感覺器官,是依於眼等五根,而生出的五種認識作用。

一、眼識:依於眼根,緣色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二、耳識:依於耳根,緣聲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三、鼻識:依於鼻根,緣香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四、舌識:依於舌根,緣味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五、身識:依於身根,緣觸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

五逆、五識、五葷、五衰、五根、五神通、五體投地

五葷

也叫“五辛”。(本草綱目菜部》“蒜”:“五葷即五辛,爲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煉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墓、胡荽爲五葷;道家以韭、薤、蒜、芸墓、胡荽爲五葷;佛家以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蔥爲五葷,興渠即阿魏也。”按興渠葉似蔓菁,根似蘿蔔,生熟味皆如蒜;慈蔥即蔥;茖蔥即薤,形似韭。

天地不正之氣所生的食物味重氣毒,喫了會傷五臟六腑:修道人心平氣和,主清淡不重口味,所以戒喫!

一、蒜:傷心躁火氣,喫多心神容易散漫不振;二、蔥:傷腎耗水氣,喫多情緒不穩驚慌難安;三、韭:傷肝克木氣,肝火旺盛容易動怒傷情;四、薤:傷脾困土氣,脾胰不順經常煩惱憂鬱;五、興渠:傷肺蔽金氣,肺勞經常出悲觀心態。

五衰

天人五衰,佛家用語,意指天界的天人在壽命將盡時,所出現的種種現象。五衰又有大五衰、小五兩種。天人壽命很長且有大能,一動念萬般華衣美食隨處湧出。

佛教認爲:衆生六道十界輪迴,不會水恆存在於一界一成不變,天人壽命雖然很長可至一劫但也有盡頭,之後因疏於修行還要進入輪迴,墮回人間乃至地獄。

五逆、五識、五葷、五衰、五根、五神通、五體投地

五根

指眼、耳等五識所依之五種色根,又稱五色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根。亦即司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之五官及其機能。以此五者加上意根(心),則稱爲六根。

五根除能取外界之對象外,還能引起心內五識之認識作用,因具有此等殊勝作用,故稱爲”根”。又五根系由物質而成立者,故又稱五色根。數論派有五知根之說,其中身根又作皮根。

五神通

五種神通,具稱五神通。指修四根本靜慮所得的五種不可思議的神通。

第一、天眼通:又名天眼智證通或天眼智通,謂超越肉眼的所有障礙,可見常人所不能見者。

第二、天耳通:又名天耳智證通或天耳智通,謂超越肉耳的所有障礙,可聽聞常人所不能聽到的聲音。

第三、他心通:又名他心智證通、他心智通或知他心通,謂可洞悉他人之心念。

第四、宿命通:又名宿住隨念智證通、宿住智通或識宿命通,謂能知曉自他過去之事。

第五、身如意通:又名神境智證通、神境通、神足通、如意通、神通或身通,謂可點石成金、變火成水、飛行自在、變現自在的能力。

五逆、五識、五葷、五衰、五根、五神通、五體投地

此五通加上漏盡通則成六通。五通通於凡聖,漏盡通唯無學聖者所得。《菩薩處胎經》中有一偈:“凡夫所得通,猶如諸飛鳥,有近亦有遠,不離生死道。

佛通無礙法,真實無垢穢,念則到十方,往反不疲倦,以慈念衆生,得通無掛礙。仙人五通慧,轉退不成就,我通堅固法,要入涅槃門。”

五體投地

佛教禮法之一。又作五輪投地、投地禮、接足禮、頭面禮、頂禮。本爲印度所行之禮法,據大唐西域記卷二所載,印度所行之禮敬法共有九種,其第九種即五體投地,爲所有禮法中之最殷重者。

其後佛教亦沿用此一禮法,並以之表禮敬之最上者。所謂五體,指兩手、兩膝、頭頂等,亦稱五輪。其行禮之法,先以右藤着地,次下左膝,再次兩肘着地,兩掌舒展過額,其後頭頂着地,良久一拜。除實際之投地禮外,一般亦以此語表示對他人極度敬重推崇之意。

五逆、五識、五葷、五衰、五根、五神通、五體投地

五逆、五識、五葷、五衰、五根、五神通、五體投地就爲大家介紹到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