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一個300㎡的花園,你會把它填滿各種花花草草,還是精挑細選、用心打造一個閒適的花園呢?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位來自成都的數學老師,如何以數學思維打造絕美的“減法”花園,又是怎樣用優雅的文字講述她對園藝的堅持與回報……

她的造園故事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我,總是走在一條自己認可的人生路上,對錯不管,快樂就行!”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作者:魏蓮




轉載自|花也後花園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一個種花十餘年的“花癡”經歷了四個階段:把花種死、把花種活、把花種爆、學會與花兒淡然相處。花園在成熟,而我,在成長。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玫瑰枸杞茶+風信子+粉色細格桌布,安詳靜謐



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香氣四溢的茶湯,從從容容地讀上幾頁閒書或者寫個千字小文,甚至,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乾脆就這麼半倚半躺地坐上一下午……

然而,像今時這般的閒適實在是來之不易。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在經歷了七年的坎坷之後我才越發明白,治理花園也要經歷從喜愛到狂熱、從狂熱到困惑、從困惑到思考,到最後痛下決心——該舍即舍、該棄即棄的若干階段纔算圓滿。

唯有給自己的花園做過“減法”的人,纔會有時間坐下來,邊喝茶,邊和大家聊天兒。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初入園藝

記得剛有園子的時候,我總是把花種死,花市一盆漂漂亮亮的花到了我家,要不了多久便香消玉殞。我爲此經常跑去花友阿靜那兒抱怨,而她總是淡然地對我說:“繼續種吧,繼續死吧,總有一天就不死了。”

阿靜,這個小我十多歲的長髮妹子算是我園藝入門的師傅吧。我們經常約着瘋狂地淘花、種花,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的奇花異草都種到自己的花園裏來。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那時候,我可無福享受一如今日般在花園裏焚香、沏茶、寫文章的好日子。花叢中那些突兀的枯枝總是剪也剪不完,讓我不得不一次次起身。

那時候,我日出而作,日落卻不能息,每天除了上班,還要修理花園,繁重的工作,總是幹也幹不完。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一日,表妹來訪。我倆一前一後在花園裏走了很久,突然她在背後幽幽地說:“老大,你還不到五十歲,怎麼看背影像個老太婆,你也太不在意自己的形象了吧!”

當晚睡覺前,我站在鏡前仔仔細細地打量自己,當看到鏡中那個圓肩、駝背、腆着肚子、略顯老態的中年婦人時,我才驚覺:這幾年,我的心思都用在“打扮”花園上了,全然忘記了打扮自己!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不,我要的生活不是這樣的!那一夜我失眠了,輾轉反側,最後做出決定:必須改變!可到底該怎樣邁出第一步呢?

我是一個數學老師,一個會種花的數學老師,一個具有較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女漢子,因此,遇到問題總能理性地思考、分析和解決。對,做減法!減掉難以服侍的奇花異草,減掉打理花園的時間,去健身,去舞蹈,去改變!

於是,從第二天起,我這個數學老師就把“化繁爲簡”的數學思維活用到了我對花園的打理中。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建造“減法”花園

我家花園有300多平方米,分爲幾個花池。要爲花園做減法,就要選擇恰當的花草,讓花園良性循環起來。於是,我先給花園確定總基調,再給每個花池選定主題。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考慮到光照、角度、整體色彩等因素,我先調整了高大的木本植物的分佈,讓各個花池中的木本植物都大顯其能,盡顯本色。

這樣一來,2月,貼梗海棠開到讓人溫暖;4月,木繡球的白色花球讓人陶醉;5月,楓葉紅似火;10月,藍紫色的巴西牡丹浪漫非凡……然後,我又分區、分片、分點地移栽、補種了宿根植物。最後,纔是當季(一年生)花草的運用。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經過這樣的調整,我發現每個花池裏僅剩下一小片區域的花草需要每季更換和打理,而且僅需更換一兩種應季花卉作爲主調,再佐以部分特色花草,便可使不同的花池呈現出不同的效果。

每年3月,成都還很寒冷,花園裏也依舊滿目蕭條。但此時,如果把多肉和球根搭配好,就足以讓這個初春的花園盡顯嫵媚。你看,黑法師高挑有範兒,而各種蓮花屬的多肉老樁在那些花器的襯托下亦顯得格外豐滿獨特。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十幾個小球組植而成的垂筒花能從12月一直盛開到次年4月,幾十枝紅色的花,長長久久地開着,既沒蟲害,也沒病害,讓人心生感動。

蘭花韭,也是一種早春花卉。當春回大地,萬物萌動,花園裏剛剛有了些許綠意的時候,它那藍色的花,就已有了沁人心脾的芳香,這種芳香讓我聞到了春給這個世界帶來的生機和希望。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4月到5月,花園到了最美麗的時刻。此時,我家的第一主打花——瑪格麗特開始登上舞臺。之所以選它,是因爲它極易扦插,長大之後能開出極具震撼力的花球來。

當年成都花市上並沒有這種花卉,我是用在花友貼吧裏拿交換來的小枝條扦插出來的。記得第一年,花園裏盛開的三種瑪格麗特引來了無數讚歎;而第二年,當我家的天竺葵在盆裏爆花的時候,我在鄰居眼裏儼然成了報春的“花仙”。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5月到6月,瑪格麗特和天竺葵漸漸退出舞臺,本地的繡球花粉墨登場,我的花園也迎來了最出彩的時節。我早摸透了繡球花的習性,如今它已經成爲我花園裏最驚豔、最皮實的一個品種。

今年,我又種了進口的“無盡夏”繡球,它的花雖美卻有遺憾,一遇大太陽,就算早晚都澆水,花球也會在下午打蔫兒,不如本土繡球有着“壯碩不懼”的品性。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6月到7月,特麗莎香茶萊開始盛開,一片片、一叢叢、一簇簇的紫色花讓人在漸熱的氣候裏得以靜下心來。

如果說碩大的繡球給人的感覺是驚豔,那麼細碎的特麗莎給人的感覺則是收斂,它們在視覺上給人帶來的舒適感是不言而喻的,一如《易經》裏的陰陽之說,常讓人有一種心滿意足的平衡感。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7月到8月,成都的氣候悶熱而潮溼,蚊蟲肆虐,我會減少停留在花園裏的時間。這時,自播的白色、粉色和紅色的鼠尾草會迎風搖曳,我就算遠遠地隔着玻璃,在飯廳裏也能感到它們普羅旺斯式的浪漫。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9月到11月,夏季開過的特麗莎會再次開出第N撥花來。爲什麼是N?因爲這取決於天氣,天氣好,一年就能開出四五撥花來。

在這個有着“秋燥”之說的時節,特麗莎的紫色足以讓我安靜;而它們多年生的本性又讓我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眼前的這片略顯奢侈的燦爛。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我很慶幸,如今,在花草的配置上,我已經從以前那個什麼都想要的“品種控”超脫了出來,這種超脫讓我明白:花草是爲花園服務的,而花園則是爲我服務的。所以,一個聰明的數學老師應該在花園中做減法,讓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那麼,我到底減掉了些什麼呢?


我減掉了從花市上買來的白色和黑色的塑料盆,精選出富有特色的陶盆。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減掉了許多月季,僅保留了粉色的“龍沙寶石”“藤小伊”和幾株歐月。放棄它們是因爲它們多刺且多病。

我戒掉了去花市看見奇花異草就購買的衝動。戒掉了對鐵線蓮的狂熱迷戀,在我看來,成都的氣候並不太適合種植鐵線蓮。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做好了花園的減法,我就有時間對自己的身體做加法了。健身和舞蹈給我帶來了形體和心情的改變。

如今,做完了“加法”的我一身輕鬆,而做完了“減法”的花園則清爽宜人。花園於我,已不再意味着辛勤的勞作,植物良好的生長狀態足以讓它年復一年地循環往復,自然而美好。這樣的“減法”花園常讓我想起做花園的初心。

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打造300㎡的“減法”花園


那麼,做花園的初心到底是什麼呢?


愛花?


爲什麼愛花?


因爲,愛花朵的美麗!


女人如花,唯有自己美麗了,才能信心十足地去面對和享受生活賦予女人的全部的愛!




明明是學數學的,偏偏喜歡文字。明明是愛花的花癡,偏偏在退休有大把時間的時候選擇了做減法,過上化繁爲簡的花園生活…

你也喜歡這個數學老師的“減法”花園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