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劇透預警!!!

對於商業系列電影來說,續集往往起着整個系列的決定性作用。它在第一部的基礎上作出延展挖掘,場景特效和戲劇衝突都加量加強的同時,拓寬故事和人物空間,併爲可能的未來續作進行鋪墊。

就像上週上映的《玩具總動員4》,1995年的第一部是很獨立的動畫作品,但是第二部延展出了更廣闊的玩具世界,也挖掘出了更深層次的玩具-主人關係,對人物的心理刻畫也超過了普通迪斯尼動畫片的深度。這也是爲什麼《玩具總動員2》至今都被很多海外影評人與媒體認爲是整個系列最重要也是最好的一部。成功的例子還包括《終結者2:審判日》《侏羅紀公園2》《驚聲尖叫2》《黑客帝國2》《諜影重重2》《蝙蝠俠:黑暗騎士》等等。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上週上映的《蜘蛛俠:英雄遠征》也是一部續集電影,儘管這已經是蜘蛛俠系列的“第三次續集”。前兩次分別是

2004年山姆·雷米的《蜘蛛俠2》,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以及2014年馬克·韋布的《超凡蜘蛛俠2》。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在《蜘蛛俠:英雄遠征》中,故事緊接《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在沒有了鋼鐵俠的世界,被寄予厚望的彼得·帕克是否已經足夠成熟能擔下重任,成爲下一個鋼鐵俠式的英雄人物。

先表個態吧。我認爲最好的蜘蛛俠續作,並不是這一部《蜘蛛俠:英雄遠征》,也肯定不是《超凡蜘蛛俠2》,最好的,當然是,2004年的《蜘蛛俠2》。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或許有朋友會覺得,這有啥好比較的,爲什麼非得分出個勝負?

其實《蜘蛛俠2》和《蜘蛛俠:英雄遠征》之間有着太多的相似之處,比如後文會提到的完全相同的情節設置和角色刻畫,以及兩個導演都是恐怖片出身,《蜘蛛俠2》會有山姆·雷米的恐怖橋段私貨,而《蜘蛛俠:英雄遠征》則是爲了照顧青少年市場繼續走青春片的路數。

2004年,那個時候距離漫威宇宙的正式建立都還有四年時間,影片中的特效奇觀滿足於蜘蛛俠在紐約的樓宇之間飛來蕩去,以及章魚博士在高樓上的爬行。如今再看這些特效,雖然已經是十多年前了,但並沒有顯得特別過時或者落後,因爲山姆·雷米始終堅持讓特效作爲敘事或者動作戲的輔助,從沒有喧賓奪主。

片中場面最大特效最精彩的一場戲莫過於蜘蛛俠和章魚博士在高速行駛的紐約地鐵上大戰,而這場戲最大的看點並不是特效本身,而是蜘蛛俠和章魚博士的打鬥,調度精準清晰,兩人一招一式一攻一守,幾乎如舞蹈般令人賞心悅目,因此就算電腦科技已經大不如今,但這場戲仍然魅力非凡。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10年後到了《超凡蜘蛛俠2》,就像後來很多漫威電影,將奇觀的任務放在了反派身上,電光人讓新一代的漫威觀衆大飽眼福,但是受限於失敗的劇本,這個反派完全就是繡花枕頭,就像《超凡蜘蛛俠2》這部電影本身,大家只是在看的時候覺得很爽,滿足於視效和俊男美女,但這纔過去了五年,就已經沒多少人還能記得了。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如今到了《蜘蛛俠:英雄遠征》,奇觀是什麼?

是威尼斯,是布拉格,是倫敦,是神祕客創造出來的幻像。異國奇觀其實是好萊塢非常偷懶且老派的做法,尤其是片中彼得·帕克從荷蘭警局出來,外面像農村一樣,滿是熱情友好的荷蘭農民,試想要是這場戲發生在中國,又該被罵了。這種戴着好萊塢濾鏡的歐洲旅遊奇觀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是奏效的,然而如果非得拍異國風景,可以參考一下最近幾部《碟中諜》,城市/風景不僅僅是故事發生的舞臺背景,而是融入到敘事中的。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蜘蛛俠:英雄遠征》中的威尼斯、布拉格以及倫敦,完全可以替換成巴黎、柏林以及巴塞羅那,劇本都幾乎不用作太多改動。

至於神祕客創造的幻像,的確有其創作的理據。在片中,神祕客認爲,現在的人們什麼都會信,所以給他們製造一個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幻覺,他們就會信。這個其實是在進行自我諷刺,因爲漫威電影其實就是在給觀衆創造幻覺,鋼鐵俠、雷神、美國隊長、銀河護衛隊等等,都是虛假的,但是觀衆願意在短暫的兩個小時中去相信。所以在《蜘蛛俠:英雄遠征》中,神祕客就像是漫威導演,甚至漫威總裁,始終在幕後,爲了創造出一個新的超級英雄,操縱着一切。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這個反派其實挺有意思的,但只是理論上來說。因爲這仍然是漫威時代的一部漫威電影,是一部需要用比第一部更強更大更刺激的奇觀去取悅觀衆的續集電影,所以影片用了大量特效打造神祕客的奇觀,並在最後奇觀被破解後,讓蜘蛛俠上演了一場滿眼CGI沒人能看清楚的無人機大戰戲。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蜘蛛俠:英雄遠征》到最後成了它塑造的反派,試圖用大量虛假的特效說服觀衆蜘蛛俠足夠強大能成爲下一個鋼鐵俠。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但是蜘蛛俠是否需要那麼多特效呢?

再次回到《蜘蛛俠2》中,那時的蜘蛛俠是一個近身格鬥能力強,善於充分利用周圍的物體以進攻或防守甚至逃生的角色,這就直接導致蜘蛛俠無法獨自挑戰過於強大的對手。然而這就是漫威電影如今最大的問題之一,他們認爲,反派必須要特別強大,甚至要讓觀衆一度認爲,我們的英雄根本不可能戰勝這個反派,成爲影片最大的衝突和懸念,但在最後這些反派卻都像是紙老虎一樣,輕鬆被我們的英雄主角擊敗,留下無數“反派弱爆了”的bug。但其實本可以不用這樣的。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蜘蛛俠:英雄遠征》中的神祕客其實始終就在自導自演,並沒有特別邪惡,但電影擔心他不夠邪惡不夠壞,於是設置了讓他情願犧牲無數倫敦市民甚至威脅同夥生命的橋段;

反觀《蜘蛛俠2》的章魚博士有強大或者邪惡到要毀滅地球的地步嗎?並沒有,相反還是一個特別悲情的人物。《蜘蛛俠2》並不需要一個紙老虎來嚇唬觀衆,而是把衝突完全建立在蜘蛛俠身上,他的掙扎和抉擇,到底是要普通生活?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還是成爲一個所謂的英雄?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這是漫畫英雄電影中第一次出現如此深度的人物挖掘。

有趣的是,這也是《蜘蛛俠:英雄遠征》少有成功的地方。《蜘蛛俠:英雄遠征》幾乎沿用了《蜘蛛俠2》的人物設置和刻畫,比如女主角都發現了蜘蛛俠的真實身份,比如荷蘭弟飾演的彼得·帕克仍然面臨在青少年生活和成爲鋼鐵俠接班人兩者之間的抉擇。雖然15年後這樣的英雄人物刻畫已經是老生常談,但至少仍然是清晰奏效的。同時延續上一部的青春片氣息,也是《蜘蛛俠:英雄遠征》非常有觀衆緣的獨有特點。

這部史上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值得載入影史

總的來看,《蜘蛛俠:英雄遠征》不失爲一部合格的消暑大片,作爲一部好萊塢商業大製作應有盡有,也圓滿完成了漫威宇宙任務,爲之後更多的續作作了鋪墊。

但最好的蜘蛛俠續作,在我心中仍然是2004年的《蜘蛛俠2》,拋開其立足影史的開創性地位不談,山姆·雷米精準高效的執導能力在整整15年後仍然是後來者無法企及的,這是無論用多少塑料特效都無法換來的。

畢竟特效會過時,幻象會破滅,但是導演能力,是會永遠留在影史的。

-----------------------------------

另外,我在陀螺電影的影迷羣裏發起了一場投票:

“《蜘蛛俠:英雄遠征》值幾分?”(5分制)

最終統計出票數前三的是:

43.2%羣友給了《蜘蛛俠:英雄遠征》3.5分

21.6%羣友給了《蜘蛛俠:英雄遠征》3分

12.2%羣友給了《蜘蛛俠:英雄遠征》2.5分

本文爲作者 陀螺電影 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如作者有特別標註,請按作者說明轉載,如無說明,則轉載此文章須經得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影視工業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 https://107cine.com/stream/11179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