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被四川省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洪雅五月臺會”,是該縣民間在每年農曆5月自發組織的一年一度傳統城隍廟會及“酬神賽會”,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旨在通過祈福、巡遊等活動祝福國泰民安。目前,該縣以申報國家級非遺爲重任,繼承傳統、弘揚技藝、發展創新,圍繞“臺會產業”這一獨具洪雅特色的旅遊品牌思路,長期開展五月臺會(城隍廟會、臺會巡遊)活動。

“鑼鼓響,臺會美,人兒俏,城隍老爺出巡啦……”6月29日,爲期3天的四川眉山市洪雅縣“五月臺會”巡遊活動啓幕。當天,洪雅城鄉熱鬧非凡,《三岔口》《牡丹亭》《臥冰求鯉》等9臺栩栩如生的臺會巡遊及城隍祈福等活動,吸引了上萬民衆和遊人駐足觀看,感受“非遺”魅力。


眉山:我們的節日 “五月臺會”耀洪城 “非遺”魅力展四方


巡演途中,《牡丹亭》《賣油郎獨佔花魁》《化蝶》等臺會,以傳統戲劇文化題材爲主,依託歷史故事進行展演,凸顯出洪雅“五月臺會”的“高、驚、險、奇”等特點。每臺會即是一折經典戲劇片段,在大小不等的八仙桌上,能工巧匠們用竹、紙和綢緞紮成各種事物和景物,然後選用少男、少女裝扮成戲劇中的人物,高立於臺上,和着樂器,和各種文武故事情節與表演,凝固其中,讓人印象深刻。


眉山:我們的節日 “五月臺會”耀洪城 “非遺”魅力展四方


“自從看了《中國影像方誌》洪雅篇—— 民俗記中關於‘五月臺會’的介紹後,我就想現場一睹其風采。得知今年臺會剛好在週末舉辦,我就帶着孩子特地乘車過來看了。”成都遊客王婷告訴筆者。“今天的臺會太好看了,不枉費我一大早起來。”自攀枝花的沈先生,在網上看到臺會預告後,帶着家人驅車5個多小時趕到了臺會現場。“‘五月臺會’就是我們洪雅人的一個特殊節日,我年年都要帶着家人來看。”洪川鎮市民王浩說,今年的臺會設計得更巧妙精美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還新增了體現洪雅特色的“瓦屋仙蹤”。


眉山:我們的節日 “五月臺會”耀洪城 “非遺”魅力展四方


眉山:我們的節日 “五月臺會”耀洪城 “非遺”魅力展四方


據悉,洪雅縣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名間藝術之鄉”。作爲被四川省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洪雅五月臺會”,是該縣民間在每年農曆5月自發組織的一年一度傳統城隍廟會及“酬神賽會”,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旨在通過祈福、巡遊等活動祝福國泰民安。該縣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10大類。多年來,全縣堅持“保護爲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求真務實,紮實推進,使該縣的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截止目前,洪雅縣已成功申報省級非遺保護項目4個,市級非遺保護項目11個、縣級非遺保護項目18個,公佈了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9人、縣級代表性傳承人31人,建有傳習所4所,非遺博物館2個,市級生產性保護基地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示範基地1個。並建立了洪雅非遺數據庫 ,基本形成了省、市、縣、鄉四級非遺保護保護體系。


眉山:我們的節日 “五月臺會”耀洪城 “非遺”魅力展四方


目前,該縣以申報國家級非遺爲重任,繼承傳統、弘揚技藝、發展創新,圍繞“臺會產業”這一獨具洪雅特色的旅遊品牌思路,長期開展五月臺會(城隍廟會、臺會巡遊)活動。積極探尋經濟效益引爆點,使其更好地服務洪雅旅遊事業,服務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開創“文化+旅遊”相結合的全新活動模式,更加重視傳統文化挖掘,創新表演方式,辦出活力、辦出特色、辦出成效,既豐富羣衆文化生活、延續傳統民俗文化,又打造成風貌的展示窗口、對外交流的平臺、文旅融合的品牌,吸引更多人認識洪雅、走進洪雅、喜愛洪雅,爲“一地三區”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

來源:四川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