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聽了遛彎老大爺一席話,北京副市長當場建議……

來源:長安街知事

今天上午,北京市副市長盧彥一行到大興舊宮檢查春季造林籌備情況。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在現場注意到,當盧彥一行在地頭聽取舊宮鎮城市森林建設方案彙報時,一位在附近居住的曹二鋼老人恰巧遛彎經過。聽說要建公園,老人挺高興,向衆人回憶起60多年前自己剛搬來時這地方的情景。

“那時還屬於南郊農場,到處都是水稻田,還有好多荷塘。夏天,又是稻花香,又是荷花香,美得很!到了晚上,青蛙呱呱呱叫一夜,不停!我在航天大院裏工作,那時單位還經常組織我們到地裏拔草呢。”老人已經85歲了,回憶起歷史上舊宮的田園美景和自己青春年少時的歲月,老人爬滿皺紋的臉龐都變得紅潤起來。

這片造林地,距離南海子溼地公園不遠,歷史上也是多河富水的區域,種水稻正適宜。但隨着氣候變化,地下水位在下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水稻種植漸漸退出舊宮;一座座村級工業大院拔地而起。近幾年,在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大背景下,工業大院全部關停,地面建築也全面拆除。今年,舊宮鎮計劃把這塊騰退地建成一處城市森林公園。

地頭展板上的舊宮城市森林建設方案顯示,公園佔地529畝,有林有水,有活動廣場,有連廊水榭。但是曹老爺子所說的稻田、荷塘,規劃方案裏沒有體現。

“老爺子,您想不想看到從前的舊宮?”盧彥問。

“那當然好了!我做夢還經常夢到呢!”老人說。

盧彥當場建議,大興區園林部門和舊宮鎮對這處城市森林公園的建設方案進行調整,“恢復一片景觀稻田,種上荷花,留住歷史記憶,也給曹老爺子這樣的老住戶留個念想。”

這樣的嘗試,在北京已有先例。海淀玉泉山下的北塢公園,在建設時就特地開闢了一畝稻田,以傳承當地數百年種植京西稻的歷史記憶。

“這是真事兒啊?”老人的問話裏飽含驚喜。

衆人都樂了。舊宮鎮鎮長莊衛華向老人打了包票,“您老放心,肯定能實現!等公園建好了,還要請您來驗收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