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網友@貓總重新上路發佈視頻說突然感覺屁股有東西在爬,隨後鑽出了一條特別大的“蠕蟲”。在經過了四家醫院後,昨日,他終於在省疾控中心得到了答案,確認體內的成蟲爲牛帶絛蟲。今天上午,醫生將爲他進行除蟲,據說預計會有五米長。

9 月 16 日,廈門網友 "

罕見至如此程度

丁香園就趕緊號召

正在學習寄生蟲的醫學生來學習了 ~

醫學生們如同看到了寶貝

" 終於不是標本了呀!"

爲什麼感染絛蟲的如今越來越少了?

有人給出了答案 ↓

" 貓總重新上路 " 也在不停回想

自己究竟是如何感染上絛蟲的?

摘自 " 貓總重新上路 " 微博

首先個人衛生一直都有注意的,內衣褲襪每天都有更換,牀單被套也勤洗勤曬,並非某些網友所說因爲髒。

飲食方面可能是主要誘因,最近幾個月工作生活壓力大,我喜歡喫東西,遇到壓力的時候喜歡喫肉,最近兩個月尤其頻繁,潮汕火鍋大概四五次,重慶火鍋三四次,韓式烤肉兩次,日料壽司生魚片也經常喫,而且最近兩月出差頻繁,在外的時間也大多點外賣。而且閩南地區喜歡喫土豬土雞,不知道是否有檢驗檢疫的問題。

無論如何,敬告大家務必注意飲食衛生,儘量喫熟肉。我萬萬沒想到中學時候只有在教科書上纔看到的絛蟲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雖然現在的餐飲條件比以前好很多,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在今天上午發佈的微博裏

" 貓總重新上路 " 表示

在省疾控中心查出絛蟲 " 身份 " 後

醫生開了一些導瀉用的藥品

明早將進行除蟲

說預計會有五米長

他心裏還有點 ... 期待

女子喫了帶血牛排 體內長出 2.5 米絛蟲

近年來,廈門感染絛蟲案例十分罕見。2014 年,曾出現過一例女子因喫了帶血牛排而感染牛帶絛蟲的案例。

內褲上老是莫名其妙地出現灰白色的帶狀異物,李女士原本沒在意,突然有一天,她發現異物會動,嚇得差點暈過去。

第一醫院檢驗科周藝燕醫生看到標本後初步判斷是絛蟲的節片。和李女士詳細交流後,周醫生了解到,前幾個月,李女士到東南亞旅遊,飲食很不適應,期間還喫了帶有血絲的牛排。回國 2 個月後,李女士曾出現過上腹脹痛,她以爲是胃炎,喫了治胃炎的中藥後脹痛緩解,但內褲上常出現灰白色異物。

隨後,醫生對異物標本進行詳細檢查,發現了典型的帶絛蟲卵,最終確認李女士感染了絛蟲。第二天的糞便檢查,李女士的糞便中也檢出典型的帶絛蟲卵。經過驅蟲治療,李女士排出整條絛蟲,長約 2.5 米!

醫生提醒

醫生提醒,絛蟲(或稱帶蟲)屬於扁形動物門,絛蟲綱,種類較多,其中以豬帶絛蟲和牛帶絛蟲較爲常見。豬帶絛蟲長 2~4 米,牛帶絛蟲可長達 4~8 米。人喫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活囊尾蚴的牛肉或豬肉可被感染。囊尾蚴到達人的小腸,在膽汁作用下,囊尾蚴的頭節翻出,藉助吸盤吸附於腸壁,經 2~3 個月發育爲成蟲,蟲體頸部不斷生長幼節,後端的節片不斷脫落,可自動從肛門逸出或隨糞便排出。患者常有腹脹、腹痛,甚至消瘦、乏力等症狀。

醫生說,有些地方存在食生或半生肉食的習慣,容易形成流行。爆炒肉絲,煮或烤大塊肉,涮火鍋時不注意肉製品是否煮熟等,都有可能喫進活的囊尾蚴而感染絛蟲病。

改變不衛生的飲食習慣,處理生、熟食物的砧板、刀具分開,不喫生的或不熟的肉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記得,要喫熟肉

避免喫生肉哦! 原標題:驚!廈門一男子身體裏鑽出一條活蟲,他當場抓住!

責任編輯:柯金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