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更多的是学知识,而非涨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获取和掌握!是以知识为中心来搭建的教育体系。

孩子放学回家,父母询问最多的问题就是:“今天学了什么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啊?”。

在学校,老师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检查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判断孩子的优秀与否!

于是,中国的孩子每天都围绕着知识打转,上课,作业,辅导班。周考,月考,期中,期末。

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知识学习和储备,研究显示:中国学生平均每天都要比美国学生多花两个小时用在学习上。这也就导致了中国孩子用于其他方面的时间减少。

当然这多出来的两个小时也是有意义的,中国孩子的知识贮备和掌握程度要比美国孩子强的多!

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一定比美国的孩子强吗?事实却不是这样,究其原因,是我们太过于注重于学知识,而忽略了涨能力这个问题!

我们很难出人头地,是因为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很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大脑会思考。“(The value of a college education is not the learning of many facts but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to think.)”

所以说,教育不光是学习知识,更要训练大脑的思维。也就是我们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有了知识,知道了是什么。

更要引发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怎么用?要让孩子有所思考,这样才能把知识学会,才能对问题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记忆。才会有自我的创新思考。

现在的孩子学习,接受的是老师和家长灌输的知识,是既定事实,是前人总结归纳出来的。而又由于我们太过于注重知识学习,以至于耗费了孩子大量的时间,他们没有时间去思考,没有时间去朝着某一个方向去探究。

这就导致孩子在学校拼尽全力去学习,可是还是没有形成自我的思考能力,孩子到了社会上,面对一系列全新的问题,就会变得无所适从,缺乏创新。也就很难出人头地!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想让未来孩子更优秀,我们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给孩子时间去思考,诱导孩子去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让他们去主动的探究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沦为学习机器

培养孩子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探究事物的根本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答案是让孩子多接触新鲜的事物,孩子接受能力本身就要比成人强的多,且他们的思维没有固化,这个时候就要让他们多多接触新的事物,新的知识。

给孩子天马星空的想象力

我们缺乏创新能力,是因为我们缺乏想象力,而想象力并不是天生匮乏,多数都是后天扼杀!孩子们对事物有自我的认知,尽管可能很可笑,很荒谬,但应该值得鼓励,而不是被父母和老师直接否定。

教给孩子学会思考

教给孩子学会思考,遇事多问几个问什么,多去刨根问底,当孩子没有问题时,我们可以去引导,去提问,让他们去进行探究,只有给孩子强大的思考能力,他们才能遇事不慌不忙沉着应对,才能更好跨越人生的坎坷和挫折,才能更优秀,更成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